靈璧:扶貧驛站復工生產忙

3月2日上午,靈璧縣禪堂鄉禪堂街西一公里處的眾邦養殖合作社,花園式的合作社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中心水泥路筆直通向遠方,路兩側的牛棚顯得很壯觀,靠路邊的牛棚外側還栽有月季花、石楠等花木。牛棚裡一百多頭牛在悠閒地躺著、站著、吃著……這個合作社是禪堂鄉河北村的扶貧驛站,在這裡可以“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社長李光明介紹,在疫情防控期間,合作社黨支部和全體員工按照鄉指揮部的要求,每天對牛舍、料庫、藥房、道路進行消毒,現廠內貧困工人復工率60%以上,企業基本正常運轉。合作社給工作人員每天發口罩,消毒室正常啟用,保證工人無菌進廠、無菌離廠,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本廠進行傳染。李光明說:“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我們絲毫不敢怠慢,一方面要一天兩三遍搞好棚內外消毒,保證人畜安全,一方面還要關心與指導貧困戶在這裡就業,這樣既能解決勞動力過剩的農村現狀,又能增加群眾收入,實現貧困戶穩步脫貧。

走進禪堂鄉河北村扶貧工廠,工人們正在打掃牛舍,翻曬飼料。在這裡就業的,大部分都是本村的群眾,還有一些鄰村的群眾。這裡優先錄用貧困群眾,讓他們既能就業掙錢,又能方便回家。

靈璧:扶貧驛站復工生產忙

在眾邦牧業合作社工作的貧困戶張紅巖高興地說:“我是2019年4月份來的,一個月給我增加收入1千多塊錢,也不耽誤做家務、接小孩。”吳興躍說:“我在眾邦牧業務工,一天8小時,喂喂牛、打掃牛舍,一個月兩千多塊錢,還能照顧老人。”

說到今後的打算,李光明說:“下一步我們扶貧工廠疫情防控不放鬆,廠裡的生產也要上去。將進一步加快發展,完善產業鏈條,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提高母牛數量,同時還將謀劃建設鄉村休閒農業、牧場旅遊觀光園示範點,讓更多的貧困戶積極參與,獲得更多利益。” (趙英美 劉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