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所有縣域申報省級森林城市創建

廊坊所有縣域申報省級森林城市創建

其中6個縣(市、區)申報國家級森林城市創建,是全省申報比例最高的設區市

截至4月23日,全市春季已造林19.53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全年18萬畝以及市制定的全年19萬畝的任務目標,實現了全年造林任務春季一季完成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孟憲峰)銀杏、北美海棠、金葉複葉槭……4月21日,記者走進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牛駝鎮北王起營村京雄城際鐵路生態廊道綠化現場,只見新栽植的苗木成方連片,蔚為壯觀。“我們把造林綠化與創建森林城市有機結合,目前已申請進行國家級、省級森林城市兩級同創。”固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主任科員劉亞平說。

河北廊坊所有县域申报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風景如畫的大廠書畫院公園。 通訊員賈珺攝

2019年11月,廊坊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成為河北省率先榮膺國家森林城市的平原市。在這一基礎上,今年,該市10個縣(市、區)全部申報了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其中6個縣(市、區)同時申報國家級森林城市創建,是全省申報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全覆蓋、申報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比例最高的設區市。同時,該市還在全省率先啟動森林鄉鎮、森林村莊創建,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同創,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莊三層聯創的良好局面。

廊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馬江水介紹,按照創森總體規劃和國土綠化規劃,廊坊堅持走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下功夫,抓重點、抓特色、抓效益,傾力打造首都生態涵養區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今春,廊坊重點攻堅“三環”“兩沿”“一區”,即環京津雄、環城鎮、環鄉村,沿道路、沿河渠和南部三縣低窪鹽鹼地、糧食產量低且不穩農田以及地下水壓採區,採取春季造林與上一年度秋冬季聯動的方式,在秋冬季提前完成土地流轉、苗木訂購等前期準備工作,有力推動重點區域的造林綠化。截至4月23日,全市春季已造林19.53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全年18萬畝以及市制定的全年19萬畝的任務目標,實現了全年造林任務春季一季完成。

堅持高水平規劃,廊坊市聘請國家森林建設頂級設計單位,編制了《廊坊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廊坊市國土綠化規劃(2018—2035 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綠色空間專項規劃》《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規劃體系綠色空間專項規劃》,努力做到與北京、天津、雄安新區生態規劃一張圖、生態建設一盤棋、生態保護一張網。

為解決錢從哪裡來,誰造林、誰管林、誰受益問題,廊坊市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場化造林綠化機制。他們以政府統一規模流轉土地,再成方連片交給造林公司、植樹大戶的方式,推動規模高效造林;採取大戶承包、農民合作社、政府獎補、企業捐助等多種模式,形成財政資金引導、社會多元投資的造林資金保障機制;加快集體林地產權模式創新,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吸引公司、企業、大戶等社會力量參與造林綠化。

河北廊坊所有县域申报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近日,志願者在京雄城際高鐵(永清段)東側植樹。 通訊員劉向攝

4月21日,京唐高鐵大廠站玉蘭廣場上,棵棵玉蘭錯落有致,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今年這裡主要栽植了白玉蘭、紫玉蘭和二喬玉蘭,用來打造玉蘭觀賞園,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大廠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造林綠化股股長吳瑩說。

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下功夫,廊坊市以人大立法形式,大量選種國槐、銀杏、白蠟、法桐、金枝槐、欒樹、油松、櫻花樹以及蘋果、梨、桃、葡萄、櫻桃等高檔園林綠化和經濟樹種,主導樹種已經由楊樹轉變為白蠟、國槐等樹種。堅持生態林與經濟林發展相結合,大力發展林苗一體、木本花卉、名優特新果品等經濟林,全市經濟類林木種植面積達到124萬畝,佔全市林地面積的38%。同時,努力打造大廠回族自治縣萬畝銀杏林、千畝櫻花林、玉蘭觀賞園,霸州古韻疊翠、田園牧歌等一大批造林綠化精品亮點。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