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日本讀賣新聞有點出息

請日本讀賣新聞有點出息

日本讀賣新聞中國總局長竹內誠一郎拋出一篇文章,題目是“‘不能道歉政黨’的自作自受”,呼應中國應當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暴發負責的極端主張,宣稱北京的格局“矮小化”。

文中還一方面斷言中國的政權沒有承載民眾的信任和託付,一方面指責中國政府煽動利用民族主義,以此加強對內控制。

這位竹內先生長期在中國工作,他在文尾表示作為見證了中國發展的一員,自己感到很可悲。

莫裝腔作勢。竹內目睹了中國抗疫的全過程,請他憑著良心說,前前後後中國抗疫作為一個整體與美國和歐洲的意法英西比起來,應該打個高分還是低分?

眾所周知,美國已經有兩萬多人死於新冠肺炎,那幾個歐洲國家除了英國接近一萬死亡,其他全都死亡一萬多或者接近兩萬,它們人口最多的美國只是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他國家都大體是湖北省的人口規模,而中國的疫情一共造成了3300多人死亡。請問竹內先生,是美國政府和那些歐洲國家的政府更應該向他們的國民道歉,還是中國政府更應該那樣做?

華盛頓掀起了狂推“中國責任論”的輿論戰,這既是美國當前執政者推卸抗疫不力責任的伎倆,也是對中國進行戰略抹黑的構陷。個別美國盟國開始策應華盛頓的這一行動,竹內先生大概是嗅到了新的風向,急於要站隊了吧。

武漢一開始對公眾的信息通報和組織抗疫行動都不夠及時,中國有迴避這個問題嗎?武漢和湖北省的主官都已被解職,這難道不是態度嗎?然而有一個事實是西方刻意要埋掉的,那就是武漢當初對新冠病毒處在逐漸認識的過程中,而西方國家對武漢如此明確的教訓拒絕汲取,對中國的抗疫經驗更是抵制、輕視,它們誰的陷落需要中國為之道歉?

作為日本的一名媒體人,竹內除了展示政治立場,還有對事實的起碼尊重和對邏輯、公理的應有恪守嗎?

至於中共執政的合法性,就用不著竹內先生操心了。中共走上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舞臺,這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託付。中國在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衰敗、屈辱之後,迎來了國家強盛、民生被根本性重塑的嶄新時期。中國人民支持共產黨領導,一位常駐中國的日本記者如果連這一點都搞不清楚,我們只能說他在中國白待了。

全中國人民對國家的抗疫是高度滿意的,武漢人民因為看到了在歐美髮生的嚴重得多的人道主義悲劇,對抗疫過程也有了與一兩個月前完全不同的認識場景。竹內在其文章中引用了一名武漢人的話,以證明武漢輿論的整體消極性,他居然不知道,中國人喜歡發牢騷,這與人們對大是大非的區別是不矛盾的。

由於中央政府的正確決策,中國從武漢封城之日起就形成了兩大戰場:全國戰場和湖北戰場。全國戰場只用了一個新冠肺炎潛伏期就實現了拐點,隨即形成了全國對武漢和湖北的全力馳援,四萬多名醫務工作者從中國各地奔赴湖北,從而極大地降低了武漢的死亡率,加速了對病毒的遏制,最終實現武漢在封城76天后成功解封。

竹內先生應該有更高的思想格局,把真實的中國抗疫寫給日本公眾,告訴整個西方,而不是罔顧事實,看著西方老大美國的臉色寫稿子,在中日之間製造新的矛盾和衝突。請多有一點作為日本人的精神和思維獨立,多有一點作為日本人的骨氣。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讀賣新聞出息點,莫看著美國臉色說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