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巫峽雲巔風光美 大面山上紅葉醉

--巴東縣信陵鎮大面山攬勝


文//譚舉先田友奎龍茂泉 圖//譚德魁

“到巴西看足球,到巴東看旅遊”。如果你到過巴東縣信陵鎮大面山,才能真正領略“秘境巴東,壯美巫峽”的深刻含義。

總投資9.2億元的長江三峽巫峽口景區是全省金融優先支持的旅遊扶貧項目,共規劃面積83.5平方公里,重點區域面積2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巫峽口、大面山、鏈子溪、火焰石及周邊可開發景點,建成後對推動巴東全域旅遊、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峽光映巫峽


行走在巫峽雲巔

長江三峽·巫峽口景區是印在人民幣上(1980年伍圓版,第四套人民幣)的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巫峽東端出口,是第四套人民幣伍圓幣背景圖案所在地,長江第一拐,以壯美、曲折聞名。這裡群山疊嶂、峽谷幽深,這裡春有漫山羅錢花開、夏有長縹緲雲海升騰、秋有巴山紅葉絢麗、冬有層層銀裝素裹。

一週前的週末,巴東全國冬泳邀請賽的哨聲剛剛沉寂。秋末初冬,陽光躲在巫峽雲巔之上,時不時地從高天流雲的縫隙之中探出頭來,把長江巫峽邊的巴東山城烘得暖洋洋的。讓人總有一種想出去溜達溜達的衝動。於是,幾個朋友決定瀏覽大面山、徒步巫峽口。

從巴東縣城繞城線經老君坡一路向山上行進到達去大面山的旅遊公路,只有8公里。這裡已經比江岸海拔高程提升了600米左右,氣溫低了幾度,空氣格外清新涼爽,視野也陡然開闊起來。行進在這剛剛竣工的寬闊的柏油馬路上,微風迎面撲來,安靜而舒適。走在這“壁掛縣城”的頂上,一眼就能把巴東長江大橋和山城全景、巫峽口景區盡收眼底,真有一種行走在巫峽雲巔之感。

說話之間,我們一行走近“巫峽口景區”的牌樓,不遠處就是正在建設中的遊客中心和大型停車場,再往前一公里左右又有一座中式仿古牌樓,牌樓的正中鐫刻著金光閃閃的“巫峽雲巔”幾個大字。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長江第一拐

這裡有一個巨大的觀景臺,既可以俯瞰巴東江城,也可以遠眺巫峽勝景:遠山神女靜,巫峽帆影低;大河通江海,孤雁追風急。讓人有一種氣壯山河,豪氣沖天的感覺。藍天白雲下,被薄霧輕掩的巫峽帶著幾分朦朧感,陽光把天上的雲影投放在橙色的江面,遠遠看去彷彿印花彩帶平鋪在峽谷間。

拍照留念間,一個施工隊的帥哥很熱情地過來推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可以從這巫峽雲巔坐纜車到江邊了。聽罷有些激動,真想馬上領略一下“飛雲直下三千尺,疑似九天落玉河”的感覺。

不遠處,公路邊一團紅色的火焰一下子吸引了大夥。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棵高大的柿子樹。這棵柿子樹樹幹至少有20米以上,秋風已經把她的衣衫剝的一絲不掛,嫣紅色的落葉在地上鋪成了厚厚的氈子,只等你去上面打滾兒。那掛滿枝頭的千百個殷紅的小燈籠,就象少女霜紅的臉蛋兒,在微風中美目流盼,恣意撩撥著過往行人;抑或更似那朱唇點點,召喚著你去勇敢地親她一口。

邊走邊看,經過半個小時18公里車程,終於來到了大面山頂。這裡就是中國攝影家協會著名的攝影基地。是觀巫峽雲海、賞三峽紅葉、覽長江磅礴、攝峽江落日、俯視長江巫峽大拐彎、鳥瞰巴東新城全景的最佳地點。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峽江風光旖旎


一覽眾山醉紅葉


來到還在建設中的轎子巖玻璃棧道和蘑菇型的玻璃觀景平臺。在這裡,遠可眺望直面而來的萬里長江,面對千山競秀的雄渾巫峽,近可以俯瞰鬼斧神工,奼紫嫣紅的大面山全景。讓你立馬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心靈震撼,立馬就產生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從這裡居高臨下,大面山主山脈重巒疊翠,時有異峰突起,怪石林立。自上而下依次有觀景臺、望江亭、龍頸寨、龍頭山4處觀景平臺。雖然直線距離只有1000米左右,但上下落差不下500米。觀景臺之間雖都有人行梯道相連,但數十個回頭線的“之字梯道”十分陡峭,崎嶇難行。同行的幾個人過去來過,大多最遠只走到龍頸寨觀景臺,也就是全程梯道的三分之一處。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漫山紅葉開遍

但這次大家興致很高,決定要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走完全程,不留遺憾!於是我們就毫不猶豫地順著梯道往山下走去。

一路江風撲面,紅葉夾道,邊走邊拍,好不愜意。不一會兒就來到了自上而下的第二個觀景臺-----望江亭。

這裡地勢十分險要,因此亭子很小。但在這裡卻可以把山脊兩邊的紅葉看個夠。放眼山脊兩面隨風而動的紅葉海洋,時而如天上的虹霓,時而如海上的紫雲,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據考證,大面山紅葉以一種叫黃櫨的灌木為主,黃櫨樹幹粗如筆筒,兩三米高,葉片圓而光滑。入秋以後,黃櫨葉內的花青素增多,氣溫的下降又使葉綠素遭到破壞而消失,因此綠葉變成了紅葉。

深秋初冬之際,一片片緋紅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攀上大面山,一株株,一簇簇,東躲西藏,點綴期間,恰似一個個含羞待嫁的土家少女,穿著喜慶的盛裝,猶抱琵琶半遮面地等待著遠方的阿哥。

置身“紅雨隨心翻作浪”的此情此景,正是唐朝詩人杜牧筆下《山行》的意境: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欣賞著紅葉,小憩片刻,我們繼續下行,不一會兒就來到了自上而下的第三個觀景臺----龍頸寨。

這裡其實就是又一個突兀而起的山頭。大面山自上而下每走幾百米就有一個異峰凸起的山頭,致使整個大面山主峰就像一個臥龍奔江的山體。很早以前,當地的山民就把這山叫做龍王山。

在這個半山亭裡,回首可以看到望江亭和玻璃觀景臺主峰,也可以看到“疑是銀河落九天”銀灰色的高空玻璃棧道,還可以看到主峰東側絕壁千仞的垂直山體,十分壯觀,令人震撼。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巍峨大面山

從亭中俯瞰,能看到峽江南岸巍然屹立的三峽文物“三峽縴夫石”:

屹立大江岸,

不懼風雨摧。

縱然終生傷,

甘為縴夫累。

在此處遠眺,巫峽的恢宏壯麗盡收眼底。只有你來到了這裡,才能真正體會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聖潔意境。甚至,透過峽江上的浮雲,依稀看到那個億萬年望著“三峽縴夫石”等候縴夫歸來的“巫山神女”。也依稀聽到了“巴東三峽巫峽長,袁鳴三聲淚沾裳”的悲鳴。

據攝友介紹,要想在這裡拍出金色的江景,最好的拍攝時間是每年的4月和8月,太陽正運行到兩山之間,看這黃金滿江的景觀,真是太美了。

遙望“神女”龍頭山

其實,走到這裡,大夥已經感覺到小腿肚子有些發跳了。繼續往下走還有三分之二的行程。

從龍頸寨到龍頭山是先下300米左右再上300米左右,也全部是之字形梯道,而且這一段十分陡峭難行。大家差不多花了40分鐘才最終爬上了龍頭山。果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得山來景更寬”。當我們登上了龍頭山的風波亭時,放眼四顧,大面山、巫峽口、長江大拐彎,360度全景盡收眼底。這裡除與龍頸寨相連的很窄的一段山體外,其他三面環水,形同半島。而且,這三面離江面足有200米以上的高度,全是草木不生的絕壁。如果從這裡摔下去,絕對要到三峽大壩去找人了。置身此情此景,令人不由得記起巴山謠那首《七絕.巫峽隨想 》:

抬頭極目千山秀,

俯首推開萬里江。

縴夫鑿石遺勝蹟,

神女守望訴衷腸。

在這龍頭山的風波亭大約休息了半個小時,我們就原路返回。返程的路,真有一種“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感覺。一路走走停停,邊走邊拍。4000多步梯道,我們用了整整一個小時,才又爬上了巫峽雲巔。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峽江鎏金

再回首,已經不是下山之前的感覺了。已經沒有了來時的疑慮與忐忑。走過了8000步雲梯,賞過了人間仙境,有的是完成了一個壯舉的豪邁與完成了一樁心願的愜意。

入夜,在大面山農莊的觀景臺上,看散佈在大山裡的人家發出的星落棋佈般的燈光,如一顆顆小星星點綴在黑色的天空。觀景臺上的燈光引來無數趨光性小蟲圍著燈光飛舞,拖出的光軌形成以燈光為中心的閃動著的大圓環,真是十分的妙不可言!

行走在巫峽雲巔之上,遙望巫峽神女的千秋麗影,領略長江巫峽的雄渾壯觀,醉步在大面山漫山遍野的紅葉婆娑之中,你一定會由衷地發出絕對不虛此行的感嘆!

巫峽雲巔風光美,大面山上紅葉醉


來源:恩施日報(2020.01.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