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改變不了“人性的弱點”,不如去利用它去交易盈利


如果改變不了“人性的弱點”,不如去利用它去交易盈利

這是悟空問答上面一個朋友邀請回答的題目,我覺得很值得談談,所以準備藉助這篇文章,展開來寫。

交易首先是對人性建立“正確的認知”基礎上

人性的弱點是什麼,分門別類,總體可以分為這樣兩種:恐懼、貪婪。

所有一切的弱點,錯誤都會圍繞這兩點展開,在交易正確,贏利的時候,所有的投資者,無論是職業交易者、或是業餘交易者,都會變得貪婪,這並沒有錯,因為交易的最終目的是就是要“利潤擴大化”,不去貪婪怎麼可能放大贏利呢。

但是職業的交易者和業餘交易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前者是理性的看待利潤,等待賣出信號出現以後,就會選擇平倉,結束這筆交易,等待下一次買入的機會,而業餘交易者,則對這些選擇性的忽視,只關注自己的利潤還能不能再多點,價格會不會再上漲

如果改變不了“人性的弱點”,不如去利用它去交易盈利

提高認知,不斷接近交易的真相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調整,很多的投資者是不願意面對,甚至是迴避的態度,因為這樣會帶來利潤回撤,顯然這不是這群散戶交易者想要的結果,他們想做的就是賺錢,賺更多的錢,最好一夜暴富,一口能吃成個胖子,所以很多人大虧,也是因為這樣的心理。

恐懼則是在出現虧損之後,恐懼虧損,擔心虧的更多,當開倉初期出現一定程度的虧損時,其實這個階段,多數散戶是沒有任何“恐懼感”的,因為這個時候,畢竟虧損的幅度很有限,傷及不了筋骨,所以無所謂,等到再度走出反方向的行情,虧損擴大後,就會變得恐懼。

虧損擴大化,真正恐懼最大的時候往往來自平倉之前,那個時候,內心已經承受不了市場任何的波動,稍微再虧損一點,就會感覺人生灰暗,天塌了一樣,可能賬戶內連最後一點本金也保不住了,就會直接選擇全部平倉,不計代價的平倉,多數時候,行情會在這個階段迎來反彈。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交易者忍不住感嘆:我進場就下跌,我一平倉,就上漲,怎麼感覺像是被莊家盯著一樣?

剋制人性,能否通過“自我懲罰”來實現?

沒人盯著你,能夠盯著你賬戶的只有交易者自己。

這就是人性,看到贏利時,貪圖更多的利潤,當虧損的時候,卻會把原因歸結到市場。人性中的弱點,在自我認知不足、或者沒有真正達到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本質,試圖通過外在的條件來改變這種現狀時,可能會有效果,但這種效果一般都是收效甚微。

曾經我在一篇文章中,談過這種“自我懲罰”的行為,一個是雨中跑步、另外則是不按照計劃操作,或者錯了後不止損,直接互相扇耳光。

如果改變不了“人性的弱點”,不如去利用它去交易盈利

認識到錯誤接受懲罰,才能得到成長

雨中跑步是鄭州本地的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操盤手,早期在做期貨交易的時候,因為做不好,就會在下雨天去跑步,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堅持的勁頭,他自己說,他跑過很多次,在雨中跑步的時候,全身淋透,跑著想問題更明白,總結自己的不足也更清晰。

扇耳光則是上海的一個工作室,這兩朋友從鄭州學習後回到上海,坐對面,每天收盤後,對著開倉機會覆盤、總結錯誤,凡是出現不按照計劃開倉,或者開倉後錯誤的單子,直接互相扇耳光,扇到最後,臉都打腫了,幾天都下不了,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天天臉腫著做交易,肯定做的更差。

後來他們就放棄了這種模式,改為做錯了,給你對方錢,一次100,畢竟是真正的關係到切身利益,逐漸通過這種模式,兩人做的越來越好,逐漸就穩定下來了。不知道是前期扇耳光的作用,還是給別人錢更心疼,反正是目的達到了。

“雲止損”所帶來的後果

文華財經交易軟件上,有這樣兩個功能鍵:畫線下單、止損開倉。

如果改變不了“人性的弱點”,不如去利用它去交易盈利

所提到的“雲止損”,我想應該是第二種,直接開倉帶止損的模式,這種操作有其弊端,可能直接從表面上來看,發現挺好,進場錯了,還有止損單,不至於虧損過多。

但各位考慮過這樣的問題沒有,開倉是需要條件的,但止損同樣也是需要條件的,不是錯了就止損,這是炒單的做法,對於日內波段交易者,趨勢交易者來說,肯定不可能這樣來設置止損,因為進場是一個區域、或者一個區間,看的是將來更遠的利潤,所以這種止損就無法通過具體設置成多少個點位來進行止損。

還有,止損是講究有效的,有效意味著這筆交易的邏輯不存在了,或者失敗了才考慮止損,條件單止損的意思就是虧損到多少個點,說明這筆交易是錯的,然後砍倉。

止損的邏輯不能簡單的用多少個點來定義,這樣來說,如果使用“突破交易”開倉模式,日內動量交易的開倉,進場沒有走出來利潤就可以認定為這筆交易是錯的,就需要止損了,這種止損可能是原價,也可能是-1個點,那麼你怎麼定義這種錯誤,設置成-2個點,這又虧損設置的大了。

對於日內波段來說,一般會選擇當根進場K線的高、低點作為止損點,每一根K線的幅度都不一樣,你如何設置成5個點的止損條件單,那麼行情如果就虧損3個點說明開倉已經錯誤了,走不走?還有的時候,行情虧損了6個點,但這筆交易的買入邏輯還存在,你止損不止損?

所以試圖用交易軟件來約束自己,本質上就是一種行為性的懶惰。

頻繁交易的“根源”

頻繁交易,這種情況很多時候容易發生在初期進入到期貨市場的交易者身上,因為他們眼中看到了“利潤”。

很多從股票市場來到期貨市場的交易者,長期受“T+1”交易機制的約束,當看到這個市場,當日可以無限次的開、平倉,直接贏利就可以到手的時候,其實是很興奮的,遍地是黃金一樣感覺,隨意買一把,對了就賺了,然後就到手了。

正是這樣的心理,很多的交易者盯著價格的波動,不斷的開倉、平倉,買進,賣出,追上殺跌,交易的不亦樂乎,等到收盤後才發現,自己不但不賺錢,還倒虧了錢,即使是這樣,也不可能阻止這群交易者頻繁交易的行為。

如果改變不了“人性的弱點”,不如去利用它去交易盈利

期貨交易開倉是需要理由的

因為他們還認識不到開倉是需要理由的。

他們只會把虧損歸咎於對市場不熟悉,學習啥不都是需要交學費的,直到有天發現自己賬戶虧損過半,每天都在虧損的時候,才會真正停下來,反思這種行為。

這是第一種,還有一種原因也會帶來頻繁交易,

那就是“報復性的交易行為”,尤其是虧損之後,試圖撈回虧損的時候,交易就會變得極度的不理智,不夠理性,看到個機會,就買入,就開倉,虧了死拿,贏利了趕緊出,因為要補回虧損,所以一般獲利的單子都會平的很快。

這種交易,只會虧損的更多,越虧越大。無論哪種原因導致的頻繁交易,基本上最終都是虧損居多,有人可能會說,那麼炒單呢,不是頻繁交易嗎,為什麼他們是賺錢的?

炒單的“頻繁交易”和你的頻繁交易可是兩種不同的行為,炒單的頻繁交易是有條件,首先一定是順著日內的趨勢去炒,還有隻做盤口最薄弱的位置,利用大單量,或者關鍵的價位贏利,可不是通過交易次數來取勝的

不盯盤、不打開交易軟件就真的不會“頻繁交易”嗎

不盯盤、不打開交易軟件,我只聽說過有人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自己拿不住贏利的單子,擔心看盤多了,容易受到行情波動的影響,所以才會選擇遠離市場,盤中不看盤,只會是收盤之後打開,看看今天的走勢,完善下一個交易日的計劃。

如果改變不了“人性的弱點”,不如去利用它去交易盈利

等待正確的時機或許很無聊,但卻行之有效

不盯盤,不打開交易軟件,確實可以不用擔心“頻繁交易”。但同時還有個問題,也會錯失交易機會啊,你怎麼就能夠保證你每次打開交易軟件的時候,正好的開倉信號出現的時候呢?

如果開倉信號已經出現過了,你還追不追?如果還沒有出現,你是關閉軟件,還是盯著盤面,盯著又回到最初的問題上,看的時間長了,控制不住自己,從而進行頻繁交易。

我覺得這些願意不應是解決問題的根源,上面我分析了頻繁交易的兩個原因:

(1)賺錢時的慾望

(2)虧損之後的情緒化交易

那麼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從本質上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試圖通過別的模式來避開問題。

降低賺錢的慾望,你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認清交易的本質,多看看那些虧損的交易者都是什麼情況下才產生的虧損,從而避免這種行為的發生,虧損之後的情緒化交易,可以通過制定交易計劃,嚴格的覆盤來解決,這樣做可以實現即使你虧損了,也是按照計劃做的,是對的,你就不會試圖通過頻繁交易來挽回正常的虧損。


寫在結尾:認清楚交易的本質,藉助計劃進行行為性的改變,才是交易者控制自己最行之有效的一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