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漫遊奇境》:淺析兒童和成人世界中的荒誕之美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我小時候做過一個夢,每次我一進入夢中,就看見一個紅眼睛的兔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它一看見我,就朝著我狂奔而來,而我一看見它朝我追來,我就拼命的跑。每次它差點追到我的時候,我就醒了。

而這個夢追隨我直到高中,高中的時候我離開了家鄉,來到了縣城讀書。因為放月假的緣故,也很少回家。奇怪的是,基本上就沒有夢見過那個有著紅眼睛兇惡的兔子了。

這個故事有點荒誕離奇,小時候的我只感到害怕,不知道為什麼;長大後的我思考,兔子的追逐也許是我潛在的內心希望離開,也許是內心的一種渴望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愛麗絲漫遊奇境》講述的就是主人公愛麗絲7歲的時候做的一個夢,初看我為裡面的荒誕的故事情節而吸引,更為裡面的幽默語言而開懷一笑。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故事雖然荒誕,卻又與現實世界密切相關。原來,每個童話世界的背後都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顛覆和諷刺

作者劉易斯.卡羅爾是大師級的兒童文學作家,與安徒生、格林兄弟齊名。相對於其他作家多產,卡羅爾只寫了兩本兒童文學《愛麗絲漫遊奇境》和《鏡中世界》。他的這兩部作品流傳之廣,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

我國漢語言文學之父趙元任先生說,這是一部純藝術的妙在“不通”的“笑話書”,是一部“哲學的和倫理的參考書”。

而我最佩服作者的是,它用通俗的語言敘述了一個荒誕的故事,故事情節離奇曲折而又幽默風趣,有些情節看上去荒誕離奇,卻又邏輯嚴謹,引人深思。帶給人不只是心理上的愉悅,更帶給人一種語言上的如沐春風。

《愛麗絲漫遊奇境》:淺析兒童和成人世界中的荒誕之美

兒童世界中的荒誕之美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作者在寫作這本書的初衷是:取悅孩子

既然要取悅孩子,那麼就要符合孩子們的天性,要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孩子們則會喜歡閱讀。

所以,本書緊緊抓住孩子愛玩愛鬧愛幻想的心理,把孩子們喜歡好玩的事情用想象的空間盡情的展現出來。

怎麼個好玩法?

一開始文章就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主人公愛麗絲在同姐姐說話的時候不小心看見一隻穿著背心,上邊有口袋,還能從裡面掏出一塊表來的兔子。相信任何人看見了,也會像愛麗絲一樣奇怪,人都有好奇心,於是,愛麗絲跟著兔子跑,然後進了兔子洞。開啟了她冒險的旅程。

接著愛麗絲進了兔子洞以後,發現兔子洞的世界同現實世界有著完全的不同。現實生活中動物們都不會說話,而到了兔子洞裡,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說話。而我們的小愛麗絲是個小話癆,同動物們說話都是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就好像她同耗子講話一再講道自己家裡的貓,貓會抓耗子。耗子聽了被嚇得夠嗆,還有她同鳥兒講話也是講到自己家的貓會抓鳥,於是鳥兒們都匆匆離開。是不是很好玩?

更好玩的是兔子洞裡有個藥水,喝了可以讓人變小;吃一塊小蛋糕,可以讓人變大,真是太有趣了;還有一種蘑菇,吃一邊可以變大一邊可以變小。想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曾經做過這樣的變大變小的夢。

還有就是愛麗絲的淚水變成了淚池,自己因為變小了而在自己的淚池裡游泳。

《愛麗絲漫遊奇境》:淺析兒童和成人世界中的荒誕之美

趕快想象一下那種感覺,在自己的淚池裡游泳,你都無法想象那會是一種什麼樣好玩的畫面,而且你還會遇到很多動物,比如渡渡鳥,耗子,鸚鵡等等,還可以同他們說話。如果是我,我就想問問鳥兒飛到天上的感覺,問問耗子有什麼克服內心害怕貓的辦法,哈哈。

還有參加議員比賽、王后的槌球比賽,居然一點規則都沒有,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是不是特別放肆自由?

真的太佩服卡羅爾的想象力啦,讀他的作品,真的是一件非常輕鬆愉快的事情,跟著他想象的翅膀,感覺自己就回到了童年,回到那種無憂無慮而又自由自在的純粹天真的童年,感覺自己與愛麗絲一起在開啟這場冒險的好玩的旅程。

《愛麗絲漫遊奇境》:淺析兒童和成人世界中的荒誕之美

荒誕的世界裡,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

裡面最有趣的應該算是紅王后了。她的代表性的語言就是:剁掉他的腦袋!

作為王后來說,她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對於她的民眾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對自己看不順眼的事情隨時隨地發脾氣,動不動就要剁掉別人的腦袋。她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簡單而粗暴,那就是剁掉他的腦袋。

剛開始看時,以為要刻畫的是一個壞王后,可真正的把這本故事讀完,才發現,王后雖然每次都要剁掉別人的腦袋,可真正的執行的時候卻有點困難。也許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善和惡是涇渭分明的,一個錯誤的決定,她也有一千種方法可以讓它執行不了。

比如說王后喜歡紅玫瑰,三個花匠卻種了白玫瑰,本來他們準備用紅色的塗料把白玫瑰塗改成紅玫瑰,卻不料因為愛麗絲的上場而停止了工作,接著王后過來又被發現。王后對他們毫不客氣的說,剁掉他們的腦袋!結果愛麗絲把他們藏到了花盆裡。三個執行的士兵找不到花匠就走了。王后問,剁掉他們的腦袋沒有?士兵回答,他們腦袋沒了。

看到這裡,不由哈哈大笑,真的是太好笑了,王后下達的命令卻沒有執行到位。勇敢的愛麗絲用自己的聰明救了三個花匠的生命。

還有王后的槌球比賽,拿刺蝟當槌球,火烈鳥當木槌,還都是活的,士兵們彎下腰,手腳著地當拱門。因為沒有規則,沒有賽制,各位選手為了搶奪刺蝟而大打出手,結果,王后大約一分鐘就叫一次:剁掉他的腦袋!或者剁掉她的腦袋。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關了起來,定了死罪,只剩下了國王,王后和愛麗絲。

說真的,還真的難以想象王后的槌球比賽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這個比賽會有怎樣的瘋狂。

書中是這樣描述的:比如說吧,下一次我該打進那個拱門,可拱門正在場子裡那一頭散步了——這會兒我本該打中王后的刺蝟,它看到我的刺蝟來了,就拋開了。

真是暈了醉了,我想這應該是歷史上史無前例的荒誕的比賽了。沒有規則,東西都是活的,可以自由活動。想想,既好玩又瘋狂。

紅王后這個角色也這個讓我想起西周的周厲王,當時他為了不許百姓議論他,議論朝政,於是派人監視他們的言行,誰議論他,就把誰斬首。於是,他抓了很多人,殺了很多人,但還是沒有禁止的了。最後的結果不是他鎮壓了群眾,而是被群眾推翻了他的王朝。

看到這裡,我想這本書之所以同時吸引孩子和成年人,是因為它沒有以說教的形式來教孩子要怎樣怎樣,而是通過反常規的有趣的敘事,引起人們的思考。

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同時能夠引起孩子和成年人的共鳴。在收穫童心童樂的時候,也能夠從這個故事裡獲得感悟,從而能更好的理解現實世界的規則和制度的重要性。

紅王后要剁掉很多人的腦袋,但都沒有被剁掉。這說明在惡的同時,善也存在著,在殘暴的同時,仁慈也存在著;在放縱的同時,抑制也存在著。每個事物都是有兩面的,這兩個面都是在相輔相成的存在著。

《愛麗絲漫遊奇境》:淺析兒童和成人世界中的荒誕之美

荒誕中存在著真理

法庭審案本來是個嚴肅的事情,我記得看過《包公審案》裡面一開場就是呼呼的聲音,衙門的士兵用木棍點著地,口裡發出威武的聲音,整個衙門顯得嚴肅認真。

包公斷案的時候嚴肅嚴謹認真,會聽取申訴人的說話,也會聽取證人的說話,然後從他們的說話中找到漏掉,然後通過調查取證破案。

整個過程邏輯嚴謹,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讓犯罪者心服口服。

而在《愛麗絲漫遊奇境》裡,法庭的審判卻顯得荒誕無比。

一般法庭上就會要提供證據證人來進行指證。但是這裡卻是很荒誕的是,三個傳召的證人並沒有指證紅心傑克偷吃了水果餡餅,而這三個證人也是兔子在花名冊上隨意找出來的。

你講荒誕不荒誕?三個隨意找的證人來證明一個人有罪?這難道不是作偽證嗎?更可笑的是三個證人居然都沒有指證傑克偷吃水果餡餅一事,帽匠說自己一直在家喝茶,都沒有功夫洗杯子;一個是公爵夫人家的廚娘,拒絕提供證詞;還有一個愛麗絲因為身高超過一英里,國王要把她趕出法庭。

最後兔子提供的一張紙,紙上寫著一首莫名其妙的詩,也能夠作為證據。而傑克說紙上沒有簽名,不能證明是我的。而國王卻是,你沒有簽名,只能所明情節惡劣,不然的話,你就會像個正人君子一樣簽名。

看到這裡,不由得哈哈兩聲。神聖不可侵犯的法庭變成了一個荒誕世界的存在,每個人都不像在審判,反而在作秀。最荒誕的是國王有二十多次要陪審團進行裁決,而紅王后居然說先判刑後斷案。

還真是個大大大的笑話。刑都判了,頭都被你剁掉了,再斷案還有意義嗎?

7歲的愛麗絲再也看不下去了,氣憤地說,胡說八道,哪有先判刑再斷案這種事。

是呀,小孩子都懂的道理,為什麼紅王后等卻不懂呢?他們不是不懂,只是在炫耀他們手中的權利,只是拿著手中的權利任意妄為,而這樣妄為的結果就是連小孩子都會起來反抗。

其實在生活中,像紅王后這樣手中有點權利就任意妄為的人也大有人在。記得曾經在官方網站看到過這樣的一個事情。說是有個村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利,如果有人要他辦事就要先送禮,不送禮就不辦。

還記得《小歡喜》中,本是助理的小金,通過裙帶關係把童文潔從副總監的位置上拉下來,自己坐上去之後,不是故意當所有人的面罵她,就是把已經做好的東西要她重做。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權利只是一時的,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又能保你自己的權利永世不變,你又能保證你自己永世都做得好嗎?我想,誰也不能保證。

所以說,看似荒誕的故事,卻藏著最深刻的道理。看似荒誕,實則現實;看似現實,實則荒誕。而這,也是對當時的英國司法最絕妙的反諷。

《愛麗絲漫遊奇境》:淺析兒童和成人世界中的荒誕之美

最近看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塵埃落定》,裡面就用傻子的視角去看待藏族末世的土司王朝。一般書裡都喜歡寫聰明人,而這裡寫的卻是一個傻子,顛覆了人們的傳統的想法,看似傻,卻又不傻,每到關鍵時刻,總能做出最聰明的決定。

比如當所有人都在種罌粟的時候,他種糧食,結果那一年,罌粟太多,價格下跌,而糧食沒有,饑荒遍地,很多土司不得不拿出錢來買糧食。而傻子把糧食價格提高到十倍,同時熬粥賑濟,於是其他土司的幾千人全都投奔到了他的部下。並且還開啟了做生意的市場。

還有傻子的哥哥用戰爭想要征服其他土司,而傻子卻用禦敵的堡壘變成了市場。

所以說,有時候的傻,是聰明,有時候的聰明,是傻。

就好像《愛麗絲漫遊奇境》,擯棄了當代的說教,而採用荒誕的手法來講述故事,聲情並茂,輕鬆愉快,看似沒有講什麼道理,可真正的讀下去,真正的在笑過之後,留在你腦海中的,深入淺出的是和非,善和惡早已經分明。

王小波說,夢具有一種荒誕的真實性,而真實具有一種真實的荒誕性。而這種真實是愛麗絲漫遊奇境所要反映的荒誕美學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