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消除,是"李逵"還是"李鬼"?

昨天小房講了一下徵信的作用以及用途,今天講一下徵信逾期消除是真是假。真在哪裡,假在哪裡,如何區分真假。

今天在光明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現在的徵信消除行業是假的,還舉例說明了一下,說看見一些帖子失信後寸步難行,找到我記錄清零等類似標貼的文章,點進去之後會看到微信號,QQ號等聯繫方式,添加後對方就會報價,基本上是按不良記錄的條數來收費的,一條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且文章中提出某某經過銀行工作人員的一通電話,沒有掉進“洗白中介”的套路中。工作人員告訴某某信用記錄是無法未經授權的他人之手或通過交錢抹去的,且即便有不良信用記錄也不意味著銀行就不一定不放貸,若近期還款習慣良好,此前又非惡意逾期,銀行會在評估後決定是否放貸、利息多少。

這句話小房給大家解析一下,也就是說可以經過授權抹去,還有就是銀行不會主動給我們打電話,這樣的例子少之又少,而那些說可以消除收費的人員一般的大型公司是會給需要消除的人員簽訂具有法律效應的合同的,而非口頭約定。

根據規定,個人信用報告中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可親自或委託代理人向徵信中心提出異議申請,若有客戶向銀行提出異議申請,且確實是銀行存在過失,此不良記錄消除才是正當的。

所以徵信消除是真的,且合法合規!

徵信消除,是

徵信消除,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