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己亥歲末,庚子新年,一場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捲全國,永城未能倖免。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地處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作為河南省“東大門”、東引西進的“橋頭堡”,永城沒有退路,必須築牢防線、守住陣地,務必堅決打贏!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永城上下萬眾一心,黨群眾志成城,集全市之力與時間賽跑,以最快速度有效掌控疫情,以最快速度診斷救治患者。

  3月1日,隨著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全市14名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實現清零。目前,我市已連續31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疫情形勢總體可控向好。

  高位推動 果斷出擊

  打好疫情防控“主動仗”

  疫情緊急,刻不容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市委、市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迅速行動、果斷出擊,科學部署、防控疫情,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織起了一張科學防治戰“疫魔”的天羅地網。

  1月21日,我市成立了疫情防控聯防聯治領導小組;十二屆市委六次全會專門就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動員全市上下迅速統一思想、清醒認知,堅決做到“四個一切”,構建了全市系統防控體系。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1月22日,市委書記李中華、市長高大立深入市人民醫院、德上高速永城站出入口,檢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強調要切實築牢疫情防控各道防線,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1月23日,李中華書記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深刻分析全市疫情防控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1月24日,正值除夕,李中華書記來到鄭徐高鐵永城北站,看望慰問值班值守人員和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勉勵大家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切實築牢疫情防控各道防線。

  與此同時,我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總指揮、市長為第一副總指揮、分管副市長為常務指揮,衛生、交通、公安等19個市直單位和29個鄉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疫情防控指揮部,明確“一辦十組”組織架構及各自職責分工。

  疫情洶湧而來、不斷升級。1月25日,大年初一,我市啟動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成立了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

  正當萬家團圓時,一場保衛永城人民群眾的抗“疫”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面打響——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全市所有縣處級領導幹部,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放棄假期,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堅守崗位,不懼危險,“疫”線指揮。

  全市1788個基層黨組織、4.6萬餘名黨員積極響應市委號召,挺身向前,勇挑重擔,執銳上陣,奔赴抗疫一線。

  全市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各界捐資捐物,疫情防控力量愈發磅礴,群防群治防線越織越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越來越足。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由於我市謀劃早、上手早、行動快,疫情防控工作在全省做到了“六個率先”:1月21日,率先在國省縣鄉幹道設置卡點,率先關閉活禽市場,率先關停電影院、網吧、KTV等娛樂場所,率先對村組、社區落實封閉化管理;1月23日,率先關閉國家5A級旅遊景區;1月27日,率先組建PCR核酸檢測實驗室,與美康醫療合作,成為全省第一個擁有自主核酸檢測能力的縣級市。

  聯防聯控 嚴防死守

  打好生命安全“保衛戰”

  生命重於泰山。“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是這場阻擊戰的核心要義。

  在疫情發生以來一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中,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層層布控、嚴防死守,與疫情抗爭、與病魔較量,全力以赴打好這場阻擊疫情的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衛戰!

  物資是防控之基,千方百計保障。市財政撥出專款近2000萬元,並積極向上爭取醫療、生活物資,積極聯繫購買渠道,採購醫用防護服、N95口罩、醫用口罩、護目鏡等醫療物資,現已儲備各類防護物品4.57萬件、消殺物品1966件、藥品9675支(盒)、醫療設備237件。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為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順暢通行,市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迅速響應省、商丘市有關工作部署要求,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國省幹道出入口開闢綠色通道,確保承擔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且持有應急運輸通行證的車輛在我市實現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便捷通行“三不一優先”。

  與此同時,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扛起責任作表率,為生命守護,為民眾擔當,築起了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在城區,根據《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規範小區樓院出入管控的通告》規定,115個小區207個散居片全部實施“兩證一掃一測”管控措施,用科技手段築牢我市疫情防控網。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在鄉鎮,進一步加強對進出入人員的檢測防控,持續做好外來人員的檢測隔離,建立完善主動報告、鄰里報告、村(社區)基層組織檢查報告等機制,由村(社區)幹部和村醫包保到人,每天早晚兩次體溫測量,密切關注其身體狀況,如有發熱等異常情況撥打120,由救護車輛送至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在交通卡點,設置了11個卡口,對全國各地來永人員進行信息採集、體溫測量、登記在冊;2月21日凌晨,我市撤銷10個省、市、鄉道交通卡點,僅保留鄭徐高鐵永城北站新冠肺炎信息採集點,交通卡點累計檢查車輛71919輛、人員148886人。

  時間就是生命,與“疫魔”的較量必須與時間賽跑!

  醫護人員,是戰鬥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的“逆行者”。疫情出現後,我市一面抓疫情防控,一面診斷救治患者,廣大醫務工作者無懼危險,挺身而出,用生命去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他們穿著嚴密的防護服,看不清彼此的臉龐,但一句“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是為了誰”,打動了每個人的心。

  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定點診治的傳染病醫院從農曆大年初二決策到初四的組建完成,在短短3日內建成具備200個隔離單間、400張床位的永城版“小湯山”,為實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救治,做到發熱患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有效切斷傳染鏈搶佔了先機,提供了保障。

  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我市把做好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篩查、隔離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統籌、整合四家二級甲等醫院的醫療資源力量,第一時間組建市級專家組1個、救治組3個、重症救治組1個,由158名醫生、540名護士組成應急備戰梯隊力量,統一指揮、統一調配、資源共享,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專業力量保障。

  精準檢測是阻斷疫情傳播第一關。我市以核酸檢測為重要手段,加大核酸檢測力度,結合CT影像、臨床症狀、血檢指標,做好疑似病例、武漢返鄉發熱人員、密切接觸人員中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斷,送商丘檢測481人次,自行抽檢1188人次,累計抽樣檢測1669人次。

  此外,在健康教育方面,我市加大對傳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依法防控,提高人民群眾自我防護能力。利用村級大喇叭傳達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發放宣傳單和返鄉人員一封信等40餘萬份,利用《今日永城》報、漢興網、永城電臺電視臺、移動客戶端等媒體手段廣泛普及科學防護知識,引導群眾正確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和防護能力。

  “不聚會、不串門,出門戴口罩,進出勤洗手……”經過多日來的有力防控和科學宣傳,“除非必要不出門、除非必要不就醫、除非必要不進城”已成為全民共識。

  共抗疫情 共謀發展

  打好統籌協調“總體戰”

  2月26日,永城市2020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大會在市經開區舉行,此次集中開工復工重大項目39個、總投資177.3億元,吹響了全市有序復工復產的“集結號”。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生產一線也是戰“疫”前線!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連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疫”線指揮,帶頭多次深入重點企業和民生企業,調研疫情防控工作和復工復產情況,並從組織建設、責任落實、制度完善、排查隔離、消毒消殺等方面給予具體指導,現場解決企業提出的困難問題,動員有關部門和企業擰成一股繩,凝聚起戰“疫”復產的強大合力。

  在農民工集體返崗復工交通運輸保障工作方面,我市下發了《關於做好農民工集體返崗復工交通運輸保障工作的通知》,做到出發有組織,健康有監測,運輸有保障,運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全力保障農民工集體返崗復工交通運輸安全、有序、及時、順暢,更好地支持服務我市農民工安全、便捷返崗,滿足企業復工復產需求。

  黨旗在飄揚,黨員在行動。我市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組建“黨員突擊隊”,負責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對武漢、湖北等疫區返鄉人員、密切接觸人員進行全方位、拉網式排查,確保不漏戶、不漏人,全部建立臺賬,明確專人負責,確保“一人一檔隔離到位”,有效控制傳染源頭。完善宣傳發動、全面排查、群眾舉報、檢查督導等系列制度,由黨員擔任專項工作小組長,進一步強化餐廳、廁所、電梯、澡堂、通勤車輛等公共空間管理,紮實做好出入登記、體溫測量、消毒消殺等工作,切實斬斷傳播鏈條。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推行“六辦”服務,助力復工復產。實施政務服務“網上辦”、隨時隨地“手機辦”、重點項目“優先辦”、緊急事項“預約辦”、問題訴求“熱線辦”和雙向快遞“郵寄辦”。對符合條件企業提出的復產復工申請,嚴格開工程序、簡化開工手續,依託政務平臺、電話預約、便民APP等實時受理,由防控指揮部會同部門集中辦公、集中驗收,原則上限時辦結,不超過24小時,做到“不出門、不見面、網上辦、效率高”。

  落實政策,緩解資金難題。針對發展困難的企業,我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月26日,全市企業新增貸款4.6億元,續貸10.1億元,表外融資4.8億元,確保疫情期間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金融保障。

  截至2月26日,全市規上企業579家,復工復產421家,復工率72.71%,達產率80%;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56家,復工復產185家,復工率72.27%,達產率85%。全市規上企業返崗人數33372人,其中規上工業企業返崗人數28967人。

  同時,全年擬推進重大項目162個,總投資60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1.7億元。這些項目體量大、發展質態優、關聯度強、涵蓋領域廣,對於推動永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社會民生,加速形成助推永城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新引擎,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支撐、注入新活力。

  

將戰“疫”進行到底 堅決守好河南“東大門”

  在春耕生產方面,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組織推動農村復工復產,指導農民搞好麥田管理,印發技術意見100份、明白紙1萬份,發送微信(短信)7000人條次;指導搞好春耕備播,組織發放農資運輸綠色通行證150個,引導農資經營戶送農資下鄉;搞好蔬菜生產和市場保供,開展技術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菜農和超市對接,確保“菜籃子”“米袋子”“飯桌子”保供穩價。

  行百里者半九十。雖然經過艱苦努力,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是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越是在最吃勁的時候,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越要有共克時艱的毅力。面對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我們絕不能鬆懈,尤須持續用力,務必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堅決將戰“疫”進行到底,守好河南抗疫“東大門”,為贏得這場鬥爭的全面勝利繼續頑強拼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