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文|湖畔嶺下


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一段時間以來,“走出你的舒適圈” 成為了網絡上熬出來的一鍋很香的心靈雞湯。

人們喝了這碗雞湯後,彷彿都要爭相跳出自己現有的舒適圈,逼迫自己去成長,去打拼,去戰勝困難。

誰要敢說我就想呆在舒適圈裡,那不好意思,你,在別人眼裡就跟鹹魚沒有區別。

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不過,我還真就認識這樣一條鹹魚,一個一直呆在自己舒適圈裡的人,人家照樣把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他是我認識的一個熟人,也算是我家的一個親戚吧。


年輕的時候,他就在我們本地一個很大型的國有企業上班,因為天賦好,文筆還不錯,所以廠裡的新聞稿之類的都會請他執筆,也算是能賺一些除了工資以外的外快。後來,由於廠電視臺的需要,他被調去當了臺裡的編輯,當時也算是很好的工作了。


在老家這樣的三線城市中,除了上班外,就是回家做做飯,平時的休閒生活主要是和朋友們打打麻將、KK歌、喝喝茶、釣釣魚等。

至於工作上是不是要再前進一步,從來沒有想過,多少年了,廠子效益也走下坡路了,工人下崗了一批又一批,只是還沒有倒閉。

他呢,還是一直在廠電視臺做編輯,日子倒也過得悠閒自在,你能說他不是一直呆在了自己說舒適區嗎?


但是,他的兄弟們就不一樣了,自從四弟在北京開了公司,積累的資產多得數不清以後,他的二弟和三弟先後都進京謀生來了,當然也是越混越好。

這時候,家族裡很多人包括他的妻子都要他放棄現有的工作去北京打拼,能背靠弟弟這顆大樹,怎麼也好乘涼啊。


但是,他都不答應。他認為自己現有的現狀就很不錯。

房子雖然只有一套也不算大,但是至少住有定所;工資雖然不高,但是過過日子還是小有盈餘;工作不管好賴自己還是可以得心應手;生活的圈子不管大小,都是自己熟悉有交情的朋友。

他說,我可以很舒適的過好每一天,每天沒事喝喝小酒,何必一把年紀了還去北京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折騰呢。

後來,也就沒人勸說他出來打拼了。

他的女兒在此之前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浙大,畢業後,在北京一家銀行工作,小姑娘是學金融的,工資高不說,還理得一手好財,憑自己幾年的努力,就在北京買房了,雖然不算大,但是對於一個單槍匹馬的女孩還說,也是很不容易的了,要知道,這是全憑她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啊,更重要的是,孩子還是一個非常懂事的美女。


一個快滿60歲的人,人生也走過快一大半了,接下來就是進入退休生活,工作、生活、家庭和養老都沒有任何壓力,接下來的人生也不會有什麼可預見性的波瀾,他完全有資本呆在自己的舒適圈,不用去過那種焦頭爛額的日子啊。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盡相同的,或許有的人,你不打拼就始終走不進自己的舒適圈,有的人,努力了一段時間也可以走進自己的舒適圈,但是有的人,也許一輩子也難走進舒適圈。


人與人之間性格和天賦的差異,也造就了個人舒適圈的不一。

有的人覺得努力工作、拼命打拼是自己的舒適圈;

有的人認為一輩子去雲遊四海、浪跡天涯是自己的舒適圈;

有的人搬個小凳子,家門口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是自己的舒適圈,但不管怎樣,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舒適圈。


還記得大概十幾年前看過的一檔電視節目,一個湖南的男孩寧願放棄自己月薪萬元的工作,也要去過那種風餐露宿的騎行旅遊生活,一走就是好幾年,他覺得坐在辦公室裡寫代碼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嚮往雲遊的那種自由不羈。這算是跳出了舒適圈還是走進了舒適圈呢?


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還有我們所熟知的漫畫家朱德庸,4歲就拿起來畫筆,25歲就在臺灣成名。很多人畫畫或許要經歷很長的刻苦的過程,但對於天賦異稟的朱德庸來說,畫畫反而是他最拿手最開心的事。


成名後的他,完全可以有辦法賺取更多的錢,但是他不採用,他說,“人不可以太貪婪”。


本來可以找助手一年出五本漫畫書,但是,他始終遵循畫畫要使自己快樂的初心,每一筆一劃都由自己親自描繪,以此來貼近自己內心和靈魂,所以,導致兩年才能出一本書,他認為只有這樣,獲得的成功才最有意義。


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現在的朱德庸,每天曬曬太陽,喝喝咖啡,在心情最好的時候畫一下漫畫,生活嘛,過得悠閒而自在。


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還有我們熟悉的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蔣勳,在73歲那年遠離都市,來到池上,搬進60年曆史的小院生活,每天日出而起,日入而息。

早上去長滿荷葉的池塘邊散步,在農家豆花店買一碗豆花做早餐,傍晚,欣賞夕陽落到山邊的美麗,平時留連於老書店看書逗貓,沒事攝影畫畫,閒來和農民溝通當地文化,把日子過成了最美好的樣子。


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你看,蔣勳爺爺是不是最終還是選擇活在自己的舒適圈呢?


他說,人這一輩子只要有陽光、空氣和水就能生存,沒有什麼是不能放手的,不要等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抓著某些東西放不了手。


人生一輩子不長,能一直做讓自己舒適的事,過讓自己舒適的生活,足矣。


走出舒適圈,意味著你要承受各種壓力和焦慮,誠然,人生這一輩子,我們應該還是會有一段走出舒適圈去換取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日子。

但是,至於好到什麼程度,何時是個盡頭,我們完全可以自己拿捏好,不要讓壓力和焦慮伴隨我們一輩子,那是極划算的。


當我們“進步”太快的時候,只是讓少數人得到了財富,多數人得到的,不過是心理疾病罷了,想通了也就想通了。


反心靈雞湯|一直生活在舒適圈裡的人,後來怎樣了


因為,我們從最初的走出舒適圈,原本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能走進另一個舒適圈,並遵循自己內心的意願去生活,不讓自己過著貶值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