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文|湖畔岭下


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段时间以来,“走出你的舒适圈” 成为了网络上熬出来的一锅很香的心灵鸡汤。

人们喝了这碗鸡汤后,仿佛都要争相跳出自己现有的舒适圈,逼迫自己去成长,去打拼,去战胜困难。

谁要敢说我就想呆在舒适圈里,那不好意思,你,在别人眼里就跟咸鱼没有区别。

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不过,我还真就认识这样一条咸鱼,一个一直呆在自己舒适圈里的人,人家照样把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他是我认识的一个熟人,也算是我家的一个亲戚吧。


年轻的时候,他就在我们本地一个很大型的国有企业上班,因为天赋好,文笔还不错,所以厂里的新闻稿之类的都会请他执笔,也算是能赚一些除了工资以外的外快。后来,由于厂电视台的需要,他被调去当了台里的编辑,当时也算是很好的工作了。


在老家这样的三线城市中,除了上班外,就是回家做做饭,平时的休闲生活主要是和朋友们打打麻将、KK歌、喝喝茶、钓钓鱼等。

至于工作上是不是要再前进一步,从来没有想过,多少年了,厂子效益也走下坡路了,工人下岗了一批又一批,只是还没有倒闭。

他呢,还是一直在厂电视台做编辑,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你能说他不是一直呆在了自己说舒适区吗?


但是,他的兄弟们就不一样了,自从四弟在北京开了公司,积累的资产多得数不清以后,他的二弟和三弟先后都进京谋生来了,当然也是越混越好。

这时候,家族里很多人包括他的妻子都要他放弃现有的工作去北京打拼,能背靠弟弟这颗大树,怎么也好乘凉啊。


但是,他都不答应。他认为自己现有的现状就很不错。

房子虽然只有一套也不算大,但是至少住有定所;工资虽然不高,但是过过日子还是小有盈余;工作不管好赖自己还是可以得心应手;生活的圈子不管大小,都是自己熟悉有交情的朋友。

他说,我可以很舒适的过好每一天,每天没事喝喝小酒,何必一把年纪了还去北京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折腾呢。

后来,也就没人劝说他出来打拼了。

他的女儿在此之前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浙大,毕业后,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小姑娘是学金融的,工资高不说,还理得一手好财,凭自己几年的努力,就在北京买房了,虽然不算大,但是对于一个单枪匹马的女孩还说,也是很不容易的了,要知道,这是全凭她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啊,更重要的是,孩子还是一个非常懂事的美女。


一个快满60岁的人,人生也走过快一大半了,接下来就是进入退休生活,工作、生活、家庭和养老都没有任何压力,接下来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可预见性的波澜,他完全有资本呆在自己的舒适圈,不用去过那种焦头烂额的日子啊。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尽相同的,或许有的人,你不打拼就始终走不进自己的舒适圈,有的人,努力了一段时间也可以走进自己的舒适圈,但是有的人,也许一辈子也难走进舒适圈。


人与人之间性格和天赋的差异,也造就了个人舒适圈的不一。

有的人觉得努力工作、拼命打拼是自己的舒适圈;

有的人认为一辈子去云游四海、浪迹天涯是自己的舒适圈;

有的人搬个小凳子,家门口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是自己的舒适圈,但不管怎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舒适圈。


还记得大概十几年前看过的一档电视节目,一个湖南的男孩宁愿放弃自己月薪万元的工作,也要去过那种风餐露宿的骑行旅游生活,一走就是好几年,他觉得坐在办公室里写代码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向往云游的那种自由不羁。这算是跳出了舒适圈还是走进了舒适圈呢?


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漫画家朱德庸,4岁就拿起来画笔,25岁就在台湾成名。很多人画画或许要经历很长的刻苦的过程,但对于天赋异禀的朱德庸来说,画画反而是他最拿手最开心的事。


成名后的他,完全可以有办法赚取更多的钱,但是他不采用,他说,“人不可以太贪婪”。


本来可以找助手一年出五本漫画书,但是,他始终遵循画画要使自己快乐的初心,每一笔一划都由自己亲自描绘,以此来贴近自己内心和灵魂,所以,导致两年才能出一本书,他认为只有这样,获得的成功才最有意义。


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现在的朱德庸,每天晒晒太阳,喝喝咖啡,在心情最好的时候画一下漫画,生活嘛,过得悠闲而自在。


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还有我们熟悉的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在73岁那年远离都市,来到池上,搬进60年历史的小院生活,每天日出而起,日入而息。

早上去长满荷叶的池塘边散步,在农家豆花店买一碗豆花做早餐,傍晚,欣赏夕阳落到山边的美丽,平时留连于老书店看书逗猫,没事摄影画画,闲来和农民沟通当地文化,把日子过成了最美好的样子。


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你看,蒋勋爷爷是不是最终还是选择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呢?


他说,人这一辈子只要有阳光、空气和水就能生存,没有什么是不能放手的,不要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抓着某些东西放不了手。


人生一辈子不长,能一直做让自己舒适的事,过让自己舒适的生活,足矣。


走出舒适圈,意味着你要承受各种压力和焦虑,诚然,人生这一辈子,我们应该还是会有一段走出舒适圈去换取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日子。

但是,至于好到什么程度,何时是个尽头,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拿捏好,不要让压力和焦虑伴随我们一辈子,那是极划算的。


当我们“进步”太快的时候,只是让少数人得到了财富,多数人得到的,不过是心理疾病罢了,想通了也就想通了。


反心灵鸡汤|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后来怎样了


因为,我们从最初的走出舒适圈,原本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能走进另一个舒适圈,并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去生活,不让自己过着贬值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