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山:“三力”築牢脫貧攻堅組織堡壘

重慶巫山:“三力”築牢脫貧攻堅組織堡壘

重慶市巫山縣各級黨組織深入實施抓黨建促脫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自覺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裡,用“三力”築牢脫貧攻堅組織堡壘,堅決高質打贏全縣脫貧攻堅戰。全縣貧困人口減至248戶66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14%。

提升組織“內動力”。嚴肅黨內生活。加強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嚴格執行“五務公開”(黨務村務財務服務法務)和村黨組織書記“雙述雙評”制度,紮實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強化組織生活紀實管理,讓組織強起來、立起來,成為戰貧堅強堡壘。加強後進整頓。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強弱項補短板提質量攻堅行動,採取縣領導掛點聯繫、鄉鎮幹部包村整頓、“第一書記”駐村指導方式,完成28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晉位升級。深化服務平臺。以便民服務中心為載體,統一設置“群眾諮詢、黨群服務、綜合服務”3個窗口,按照“六有”要求設置遠程站點,使其成為集政策宣傳、便民服務、事務辦理、黨員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黨務村務工作“綜合體”,既傳達了黨的聲音又成為社情民意的交流平臺。

增強頭雁“領航力”。選優配強帶頭人。深入實施“頭雁工程”,適時開展“政治體檢”,採取從“現任幹部中留一批、後備幹部中提一批、致富能人中選一批、返鄉人才中招一批、鄉鎮幹部中派一批”等方式,先後調整選配村黨組織書記43名, 63個村實現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佔行政村總數的20.6%。強化培訓提能力。在縣委黨校組織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2輪次,增強其脫貧攻堅、政策法規、集體經濟發展等專業素養;選派6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到煙臺掛職鍛鍊,實行返鄉工作“傳幫帶”,全面提高村級帶頭人能力水平。引領發展當先鋒。134個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集體經濟、合作經濟負責人,以農村“三變”改革為基礎,通過土地、林地使用權入股的方式,在紅椿鄉紅椿村、平河鄉龍潭村等10個村由村黨組織書記牽頭主動進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實現年集體固定收益10萬元,服務群眾有手段。

培築黨員“帶富力”。建立致富“家”。按照“應建盡建、能建必建”原則,推行“黨支部+”模式,把支部建在產業上,先後建立“支部+產業+農戶”“支部+合作社+貧困戶”241個,全面提升組建率、拓寬覆蓋面,做到有產業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有黨的領導。建立致富“路”。全縣4682名黨員圍繞“1+3+2”特色效益農業,在曲尺、大溪建設“中國脆李”示範基地32個,在大昌、福田建設“巫山戀橙”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在官陽、紅椿建設道地中藥材產業園3個,實現農產品零售額13.26億元,帶動24632戶建卡貧困戶穩定增收。用好致富“崗”。全面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先後建立黨員脫貧致富幫扶崗852個、黨員脆李核桃管護崗458個,黨員藥材種植示範崗214個,主動把黨員身份“亮”出來,形象“樹”起來,引導“土專家”“田秀才”進一步脫貧攻堅中發揮先鋒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