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鬆桃“336”模式預防和鞏固脫貧成果

人民網-貴州頻道

2020年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了24個縣(市、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松桃自治縣赫然在列。雖已獲批退出貧困縣序列,但該縣仍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踐行“五步工作法”,按照七個極工作要求、“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則和“76554”工作方法,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統籌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源,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探索“336”模式,以三個監測、三個預警和六個措施,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預防返貧,鞏固脫貧成效。

三個監測

監測對象。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不穩定脫貧,未脫貧戶、非貧困戶中的邊緣戶。監測範圍。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族,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監測對象規模一般為建檔立卡人口的5%左右,深度貧困地區原則上不超過10%。監測程序。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幹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

三個預警

攻堅隊員監測預警。村攻堅隊員、村支監“三委”委員、黨員、村民組長作為預警監測員,適時對轄區內可能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進行監測,提出預警信號。行業部門篩查預警。教育、醫療、住建、水務、民政等行業部門要常態化對管理對象進行篩查,對全縣可能存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安全飲水等無保障造成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進行監測,提出預警信號。幫扶人員聯繫預警。各幫扶責任人要及時走訪幫扶對象,對可能存在返貧風險的貧困戶進行監測,提出預警信號。

六個措施

產業幫扶。對具備發展產業條件的監測對象,加強生產經營技能培訓,提供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動員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帶動其發展生產。就業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加強勞動技能培訓,通過勞務公益協作、扶貧車間建設等,幫助其轉移就業。統籌利用公益崗位,多渠道積極安置監測對象。鼓勵監測對象參與農村項目建設。綜合保障。對無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進一步強化低保、醫療、養老保險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確保應保盡保。參因病、因殘、因災等意外變故返貧致貧的家庭,及時落實健康扶貧和殘疾人、災害、臨時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扶志扶智。引導監測對象通過生產和就業脫貧致富,對自強不息、穩定脫貧致富的監測對象,探索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倡導贍養老人,撫養殘疾人。防貧保險。監測對象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度縮減的,建立“防貧保險項目”實施救助。社會幫扶。積極創新幫扶形式,多渠道籌措社會幫扶資金,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提前採取幫扶和綜合保障各項措施,從制度上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楊智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