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平多支點鋪磚支架,專利技術賦能裝修市場丨投融界專訪王鴻香

投融界訊 有房就有家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買房結婚生子是每個人奮鬥的目標,而買了房就會裝修。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裝修迎來巨大的市場,有的人也意識到了已經到來的機遇和挑戰。

日前,投融界平臺上的湖南可調平多支點鋪磚支架技術轉讓項目利用專利產品鋪磚支架取代了混凝土,讓裝修變得更加環保、簡單。投融界專訪了的創始人王鴻香先生。

投融界:王總,是什麼原因讓您創業這個項目?

王鴻香:我目前的工作與房子有關,這樣就更便於我瞭解到關於房子進行裝修的困惑。一次裝修:消耗沙子水泥的資源大,並且給房屋增加的重量大,揚塵大且耗工多,還有不隔音、不環保等各種問題。

二次裝修:房子因住的時間長舊了、不適合現代審美觀了、佈局不合理等因素進行二次裝修,過程中最讓人煩心的是原來地磚廢料的處理、新鋪磚又要新的鋪磚基料,地面重新裝非常的麻煩。

基於以上的問題以及我自建新房的經驗,就想到了這個項目。項目技術環保、節省材料和人工、安裝方便,布電線、給水都不用開槽,還能隔音、防潮,為整體房屋減輕重量等,所以我就開發了這款產品並申請了兩項專利。

可調平多支點鋪磚支架,專利技術賦能裝修市場丨投融界專訪王鴻香

投融界:您可以介紹下可調平多支點鋪磚支架技術轉讓項目嗎?

王鴻香:我講講多支點可調平鋪磚支架的幾個特點。項目產品是可四方連續無限拼接的產品;產品的材質原料可用塑料、金屬、玻璃鋼、水泥等,多種規格,可以滿足不同客戶對各種材質、規格、場地的要求;調節支架的多個調節螺桿,使拼接在一起的支撐出一個水平面進行鋪瓷磚、木地板、複合地板等;調節支架的多個調節螺桿,能使支架離地達到所需要的高度,解決給水、電的問題等。

項目鋪磚支架主要功能是取代地面和瓷磚、木地板、複合地板中間的找平層的混凝土或龍骨架。

投融界:項目從什麼時候開始,目前發展到了什麼階段?

王鴻香:專利是從2019年10月開始申請,當月初審通過,2020年1月進入實質審查階段;2020年2月申請了新型實用專利,在年內證書將發到本人。產品的實樣已經成型並有了3D打樣的實物。

投融界:與其他同類項目相比,項目的專利技術有哪些優勢?

王鴻香:項目專利產品目前還沒有同類產品,只能是和現有的鋪瓷磚或者是鋪木地板的方式相比。其專利的優勢是:

1.環保且可節省材料:因為這種方法不使用沙子、水泥,從源頭上解決了採沙、採石的不環保問題;

2.節省人工:解決了現有的鋪磚方法耗工多,需要強勞動力的問題;

3.安裝方便:用本專利產品鋪地磚,安裝水電不需要開槽還給水電維修帶來方便,不會出現地面漏電現象;

4.隔音: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5.減重:能給房子減掉的一部分重量,跟現有的方法相比,僅有它的五分一;

6.防潮:是老年人或有風溼病者的福音;

7.隔熱保溫:因地磚與地面之間是支架架空的,隔斷了地面的溫度直接傳送到地板從而起到了很好隔熱保溫效果。

投融界:您為何會考慮轉讓此項技術?

王鴻香:首先,因為我是國家公職人員,又沒有經商的經驗,心中知道這是項目利國利民的好項目,希望儘快將項目產品成型進入市場;其次,本項目產品的市場空間巨大,我沒有強大的團隊,產品市場化後管控上有難度,所以考慮技術轉讓。

投融界:您如何看待項目所屬行業的市場前景?

王鴻香:市場前景我還是用數據做個分析吧!首先,我們回到環保這方面來講,比如一棟30層的樓房,每層4戶面積500平米,用我們的方法可以比現有的方法減重5分之4,每平方現有方法用沙子、水泥重量為50公斤,用本專利產品只有10公斤,可減重40公斤,一棟樓可減重達60萬公斤,對環境保護可是個不小的貢獻,這點將是政府支持的。

其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總計為235188.98萬平方米,我國房地產行業從2002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存量房屋的翻修需求逐步增長,未來有望成為家居需求的主要驅動力。假設房屋建成十年後進入翻修期,按此計算二次裝修帶動的家裝需求在2017至2022年間有望實現10.4%的年均增長,由此可以預測本產品的市場空間是非常的大。

投融界:您覺得哪些企業或項目獲得這個專利受益比較大?

王鴻香:我認為這是個非常實用的新產品,以下三個行業只要是具備相應的能力和資金,選擇接受這個新項目都將會獲得一本萬利,真正能享受到擁有本專利的受益:

1.裝修行業是必然的受益行業;

2.瓷磚生產商如果選擇本專利,可使自己的產品榮居行業的標準;

3.塑料製品生產商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生產的能力,生產產品的設備已經具備,啟動本項目時投入就會更少,獲得利益會更快。

投融界:能否介紹一下您的融資或轉讓需求?以及您對投資人有怎樣的期待?

王鴻香: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在有適合的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可以技術入股和專利轉讓。如果投資人合適也可以融資500萬至1000萬元,組建團隊一起發展,共贏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