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廉恥,當朝皇帝居然喊太監爸媽

話說自古以來吃皇家飯,一直是一個很熱門的行業。可是要在科舉制還沒有實施的漢朝,普通人要想做官吃皇糧得先過察舉制這一關。所謂的察舉制,就是你的“忠”“孝”感動的一縣的人哭得稀里嘩啦,你才算是有機會被舉薦,人們為了博取好名聲,就誕生了好多偽君子。到了政治黑暗的東漢王朝,察舉出來的都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所以大家都說“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推舉出來的讀書人,沒讀過幾本書;推舉出來的孝順孩子,他爸爸和他早就鬧矛盾分家了】”

所以當時普通人想吃當官的皇糧,基本上沒什麼希望。可以有一類皇糧,只要普通人狠下心就保證成。那就是東漢最吃香的公務員職業:太監。太監在當時火爆到什麼程度呢?聽漢靈帝劉宏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你就知道啦!漢靈帝說:張常侍是我的爸爸。趙常侍是我的媽媽。【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 盜賊蜂起。 《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不知廉恥,當朝皇帝居然喊太監爸媽

這張常侍和趙常侍是誰呢?原來他們都是皇帝身邊的太監,分別叫張讓趙忠。為什麼漢靈帝這樣倚重太監呢?竟然能說出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話語來?原來在劉宏十一歲的時候,漢桓帝劉志以36歲的高齡駕崩。大家一定很疑惑36歲怎麼能叫做高齡?其實如果你去翻一翻東漢皇帝的壽明資料,你會驚奇的發現36歲在東漢皇帝中已確實已經算高齡了。大多數皇帝不過是小孩子罷了。

先帝36歲駕崩,卻沒有留下一子半女,到底該立誰為皇帝呢?朝廷可是很著急的呀!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的廢立主要由兩派人說了算,一派是外戚。說明白一點就是老皇帝的皇后太后家族的勢力。另一派就是宦官。東漢時候宦官的權力特別大,可以左右皇帝的廢立。其實仔細想一想也就明白了,皇帝在位時最親近的人也就是這兩種人,這兩種人很容易從皇權手中得到權威。恆帝劉志撒手西去之後,他的皇后老婆大費周章,想要從中宗族裡面選一個聽自己話的好孩子。選來選去橄欖枝兒就落在了劉宏頭上。既然要選一個聽話的,那些能幹的就絕對不在考慮之內,那些沒名沒姓也沒什麼勢力的最好,挑來挑去找了一個宗法制度上算是皇帝的堂侄兒的劉宏。當時劉宏連個封號都沒有,只能乖乖做傀儡。

不知廉恥,當朝皇帝居然喊太監爸媽

老皇帝的皇后可謂是稱心如意,新皇帝是一個傀儡,自己正好臨朝稱制,她的計劃一一實現,可算是得意極了,而且這個人還算挺能幹,一時間把朝廷緊緊的控制在自己手裡。那這樣一來讓另一派不高興了,那就是太監群體。東漢時候的太監早就成了氣候,他們互相結成勢力參與朝政,操縱天子,形成很牢固的政治聯盟。老皇后想控制朝廷,所以早就看不順眼這夥太監了。

宦官中有一個叫曹傑的,當初是他帶著人去接遠在河南一帶的劉宏,他本想著自己也算是有擁立之功。新帝繼位也該提升一下地位。沒想到新皇帝是一個橡皮圖章,竇太后不但沒提升自己,反而還處處打壓太監群體。他越想越生氣越氣越急。正好在此時,大臣陳蕃提議削減宦官的待遇和數量。朝廷的矛盾很尖銳,可靈帝劉宏這個人懵懵懂懂啥也不懂,為了搶佔先機,太監們就發動了宮廷政變,他們把漢靈帝騙出來持劍開路,封閉了皇宮大門,逼迫尚書起草詔令,任命親信為黃門令;又從竇太后那裡強行搶來了玉璽,派出自己人剿滅了竇太后家族的軍隊勢力,又把提意見陳蕃抓起來,看守的太監連踢帶踹地罵陳蕃:“該死的老鬼,看你還能不能裁減我們的編制,削減我們的薪俸了!”當天便把陳蕃折磨而死。

漢靈帝經歷這件事情之後早就嚇得魂飛魄散,小地方的小門戶哪見過這個陣仗呀?一直以來只見的是竇太后耀武揚威發號施令,結果不曾想就這樣的人去樓空被趕下了臺。自己這身份低賤的傀儡,要是哪天別人動了什麼歪心思,殺了自己再找一個人當皇上·······

劉宏想起來就心驚膽寒,從此劉宏唯恐有人冷不防一刀結束了自己。人在害怕的時候就喜歡找靠山。希望有人保護自己。那找誰呢?現如今最有權勢的當然是太監啊!

太監們也知道皇帝要靠著自己,那靠著自己的前提是皇帝得心裡害怕,所以太監們經常營造一些恐怖的氣氛。今天慌慌張張的說不好啦,將軍造反啦!明天用神經兮兮的說壞了皇親國戚要密謀,反正這些聲音總是在劉宏耳朵邊繞來繞去。不停地嚇唬他的小小的心臟。終於有一天,曹傑親自上場,他上了奏摺彈劾十幾名大臣,結黨營私,請求殺掉他們。果然劉宏問也不問,直接點頭,十幾個人頭就直接落地。

不知廉恥,當朝皇帝居然喊太監爸媽

太監們殺的人越來越多,終於把朝廷安排成了自己的人。於是對劉宏說天下太平了呀!再看看我們的劉宏同志,已經是年滿20歲的大好青年,聽到這些好消息。高高興興的說:都是靠著你們,我才能享受著太平天下呀!他什麼也不用操心,整天就是吃喝玩樂,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太監們把持朝政,天下人民民生困苦,早就活不下去了,後面就發生了數次農民起義!

可劉宏心裡覺得,沒有這些太監自己怎麼過上這幸福的生活呀?他實在是太感激這些宦官了,以至於說出了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的千古名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