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惦記兒,給留五套房 兒不惦記娘,娘住院 半月兒不露面,心涼

家住哈爾濱的王大娘,今年68 歲了,這些日子被一件事壓得吃不好、睡不好,左思右想,拿起來放下,放下又拿起來,始終猶豫不定。最後,終於下定決心的老人撥通了媒體新聞熱線的電話。

老人想要諮詢的事情是,經過公證的遺囑能不能撤銷。如果可以,她想把自己過世後5套房產都留給兒子的遺囑撤銷!

經過媒體協調,公證處給予明確答覆:鑑於王大娘家的具體情況,遺囑可以撤銷。

娘惦記兒,給留五套房 兒不惦記娘,娘住院 半月兒不露面,心涼

王大娘膝下有一兒一女,老伴去世多年,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一雙兒女拉扯大。女兒麗麗大學畢業,在本市一家三甲醫院當醫生。女兒孝順又明理,是她真正的“貼心小棉襖。”

兒子曉峰則讓她沒少操心,高中還沒畢業就開始“混”社會。因為輟學的事,當時年輕剛強而又脾氣火爆的王大娘沒少打兒子,因此母子關係一直不太好。後來兒子娶妻生子,給她添了兩個大孫子,老太太非常高興,但母子關係一直沒有多大改善。

娘惦記兒,給留五套房 兒不惦記娘,娘住院 半月兒不露面,心涼

王大娘家住哈市郊區,5年前,家裡一塊土地被徵收,分到5套回遷房,王大娘和兒子各留一套自住,其餘三套房對外出租,所得租金大都用於支付兩個孫子的日常開銷。

王大娘家世代農民,“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考慮到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兒子家經濟條件不大好,兩個孫子花銷又大。2016年夏天,王大娘立下遺囑並做了公證:自己過世後,5套房產全部由兒子繼承。

當有人勸她考慮一下女兒的感受時,王大娘則很有把握地堅信女兒會理解自己。果然,女兒麗麗表態說:“只要老人高興,她願意咋樣都行。

剛剛得到5套房產保障的曉峰異常高興,因為他清楚,在這座省會城市裡,這是一筆不小的資產,足以保證他們一家今後衣食無憂。

娘惦記兒,給留五套房 兒不惦記娘,娘住院 半月兒不露面,心涼

為此,他經常帶著老婆孩子看望老媽。當年冬天,他還讓媳婦出面,花一萬多元給老媽買了一件皮草。勞碌節儉了一輩子的老人穿上皮草,心裡樂開了花,逢人就誇兒子兒媳孝順。

然而,王大娘高興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兒子兒媳的態度漸漸變了味兒,雖然同住在一個小區,兒子常常兩、三個月才來打個照面,想念孫子的老太太,時常站在窗前發呆。

今年除夕夜,老人無緣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只有女兒一家陪著自己過年,這件事讓老人心裡異常難過,兒孫近在眼前,在中國人家家闔家團聚的日子裡,兒子既不來接自己團聚,也不來看望自己,讓她著實難過了好些日子。

年後不久,王大娘摔倒造成腿部骨折,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兒子兒媳都沒到醫院看望一次。老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老人在家養傷期間,女兒每天下班後開車一個多小時來伺候老媽,而同住一個小區的兒子兒媳則很少露面。

越想越傷心的老人,終於下定決心:撤銷遺囑。她說:“我要撤銷以前的遺囑,誰給我養老送終,房子就歸誰。”

娘惦記兒,給留五套房 兒不惦記娘,娘住院 半月兒不露面,心涼

王大娘的遭遇警醒天下的父母,至少應該想明白幾件事:

疼愛孩子,並不意味著付出的越多,能夠換來的感恩越多。給予孩子資產的多少,與在孩子心中引起的感動沒有必然的聯繫。

恨鐵不成鋼的責罰,在有出息、明事理的孩子心中,喚起的是對父母苦心的理解和感謝;在不成器的孩子心中留下的是記恨與怨尤。

人老了,為兒女的付出切忌不遺餘力,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經濟上要留有自己的空間,這話聽起來顯得冷漠,卻能給老年人留下更好的生存空間。

天下所有的父母,當你們還能夠對孩子施加影響的時候,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永遠是最重要的。{文中人物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