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斷舍離”,學會這三招,你才會避免過猶不及

有一本暢銷書叫做《斷舍離》,它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

山下英子創作的生活類著作。它走進了人們的精神世界,讓大家開始學會去整理自己的物質世界。

書中她推出的概念是: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不要輕易“斷舍離”,學會這三招,你才會避免過猶不及

我的觀點是斷舍離的理念很適合處理不好生活空間的人,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掌握好“斷舍離”的度,避免過猶不及。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以下三點來闡述:

1. “斷”掉那些“不需要”,留下青春和愛的鼓勵

書中建議:“不需要的東西,沒有用的東西都不要買回自己的生活。”但是誰又能在有購物慾望的時候,及時控制住自己的慾望。

成年人是可以多一些定力去選擇的,可是孩子呢?如果她很需要買一個棒棒糖或者冰淇淋,家長就會覺得吃糖會壞掉牙齒,冰淇淋不養胃。

於是,他們會千方百計的說服孩子,不給買,可是孩子是多渴望能吃到啊,如果長時間這樣,孩子長大後會有一種缺失感。

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小主角威利·旺卡的爸爸是一位牙醫。為了讓他有好的牙齒,爸爸從來不讓他吃糖和巧克力,長大後,威利就瘋狂的吃巧克力,這種對巧克力的渴望和佔有延續到了成年甚至老年。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未完成情結”:

那些沒完成的事件、沒有解開的情緒、卡住的能量流動不起來,像塊淤血一樣堵在潛意識裡。

所以這種斷就要斷的恰如其分,如果不能滿足孩子,就要在其他方面給予關注,或者減少吃糖的次數,不要讓孩子永遠得不到。畢竟青春年華的時候需要很多關愛和鼓勵。

不要輕易“斷舍離”,學會這三招,你才會避免過猶不及

2. “舍”棄雜念和貪婪,留下真正的渴望和懷念

這本書風靡而來,各大媒體都出現了書評,引得好多網友斷舍離,我有一個朋友特別喜歡一條紅色的裙子,那是她結婚的時候為了回門宴買來穿的,因為款式比較特別,平時很少穿出去,一直放在櫃子的角落裡。

很巧的是,她也讀了這本書,於是,她在整理衣櫃的時候,就把這條紅裙子拿出來了,放在了要扔的一堆物品裡,可是要丟出去的時候,她又撿回來了。

猶豫再三,微信裡問我要怎麼辦?聽了她的猶豫,我就告訴她,留下吧,畢竟結婚只有一次,如果你的世界連美好的回憶和念想都留不下,斷得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需要斷得是繁瑣的雜念和不該有的貪婪。

不要輕易“斷舍離”,學會這三招,你才會避免過猶不及

“離”開壓抑的執念,留下人生的自由自在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盞燈,燈光下的暗影又留下多少不捨和執念,以前的我對於生命的概念僅限於感慨和旁觀,年齡太輕明白的太少。

而當我得知姥爺得了癌症的一剎那,滿懷不捨和心痛,常常夢裡夢到姥爺來到我的身邊,有時洗澡的時候不自然的淚流滿面。這種懷念壓得我很痛苦。

是的,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承歡姥爺膝下的快要模糊卻又深情的快樂時光。

我知道我緬懷的不僅僅是姥爺,更是緬懷我失去的童年、不能重返的歲月、和那些雲淡風輕,無憂無慮的日子。

慢慢的我發現:懷念是生活的儀式感,懷念會讓我們的內心更加祥和堅韌,而太過執意讓某些美好一直陪伴著,彷彿就成了一種執念。

在沒有癌症折磨的另一個世界裡,姥爺徹底解脫了,而我也要學會離開這種執念。過好自己的人生,這就是給家人最好的期待。

不要輕易“斷舍離”,學會這三招,你才會避免過猶不及


作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整理術,它是一種教人放下心中執念的理念,一種生活態度,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哲學。丟掉對物品的執著,不僅周身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內心也會從壓力中解放。這便是“斷舍離”的目的。”

達成這些目的需要我們要有選擇的智慧,清晰的自我判定,學會面對生活中的取捨,也不要丟失那些曾經的美好。

不要輕易“斷舍離”,學會這三招,你才會避免過猶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