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相隔一年泰坦科技科創板IPO再被受理,招股書和保薦機構有變

4月13日,上交所受理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其中,泰坦科技是第二次趕考。去年4月11日,該公司第一次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經歷了四輪問詢後2019年9月26日上會但被否。

根據科創板業務規則,申請被否之後六個月起,公司可以再次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距離首次申請獲受理一年後,泰坦科技再度向科創板IPO發起衝刺,擬募資5.35億元。這也是今年3月科創板上市申請新規落地後首單再次申報,引人注目。

&nbsp>

泰坦科技首次上會被否時的審議會議結果顯示,主要是因為公司未能準確披露業務模式和業務實質,未能準確披露其核心技術及其先進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的情況。

和前次IPO申報稿相比,泰坦科技此次申報稿主要對主營業務、主要經營模式、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採購和供應等方面進行了一定調整,對前次招股說明書中業務邏輯、不規範用語等進行了修改。同時,公司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更換為中信證券,首次IPO時的保薦機構光大證券變為聯席主承銷商(當時計劃融資4.15億元)。

泰坦科技專注於為科研工作者、分析檢測和質量控制人員提供科研產品及相關配套服務,並以科研試劑、科研儀器及耗材和實驗室建設及科研信息化服務三大產品體系對外實現銷售,已逐步成為國內科學服務行業的領先企業。

目前,泰坦科技仍在新三板掛牌,代碼為835124,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11.44億元,同比增長23.60%;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11.79萬元,同比增長23.68%。

首例,相隔一年泰坦科技科创板IPO再被受理,招股书和保荐机构有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明確了“3+5”的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很快上交所發佈《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指出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深度應用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如金融科技、科技服務等,也屬於科創板服務範圍。

招股書披露,泰坦科技屬於科技服務行業。公司符合科創板行業領域要求;並且滿足《指引》中3項常規指標,即符合科創屬性要求。

“一年後再來,泰坦科技計劃融資規模多了1億多元,且面臨的科創板市場更加寬鬆和明朗,第二次握手可期。”業內人士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