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知名企業高管性侵案養女案”紛紛擾擾,牽動著無數父母的心。

“性侵”固然可憎,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有一個被侵犯的情況總被人選擇性忽略,而這個問題恰恰是父母們造成的。

4月7日晚,杭州有一位母親報警說,丈夫和女兒正在房間裡面對峙,女兒還拿起了一把剪刀!

女兒今年讀大一,原本應該早早去了學校,但因為疫情影響,只能呆在家裡上網課。

網課是三點開始,兩點的時候女兒還躺在床上,父親就拿著手機拍了段小視頻發到了家庭微信群裡。


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女兒看了覺得很委屈,自己明明一直在家幫忙做家務,卻還是被父母責備,於是把自己關進房間生悶氣。

可誰知父親連門都不敲,就走了進來,甚至還掀了女兒的被子。這一下徹底點燃女兒的怒火,遂拿起剪刀指向父親,父親自然也不會讓步,於是就有了開頭的場景。

前面的先不說,就“掀開女兒被子”這件事,是一個正常父親應該做的事嗎?

大一女孩,最少也18歲了。這個年齡的少男少女,“性觀念”都已經初步成熟了,更妄論“性別觀念”。

但父親還把她當三歲的小女孩,無所顧忌。

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其實在現今社會輿論的影響下,爸爸們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很多時候也會刻意迴避開來。

比如給女兒洗澡,大多數家庭都是讓媽媽來的,而那種掀女兒被子的爸爸應該是少之又少。

這麼一對比,反倒是媽媽在對待兒子身體私密時,會表現的更加不在意。


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康熙來了》沒停播的時候,中國臺灣女藝人狄鶯經常會被請去做嘉賓。

伊能靜夠矯情了吧?但這位“主子”比伊能靜還要作。

有一次上節目,狄鶯聊到了兒子孫安佐,說兒子跟她關係特別親密,睡覺醒來抱不到媽媽,就要打電話發脾氣。

如果只是幾歲大的小孩倒也沒問題,但那時他兒子已經十幾歲了。

除此之外,她還透露兒子12歲才斷奶,15歲捧著她的X部睡覺,直到有次發現兒子有了生理反應,他們才分房睡。


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當然,這已經不是正常的母愛了,甚至稱之為“變態”也不為過。

但“媽寶男”不就是這麼來的嗎?

更奇怪的是,很多女性在談婚論嫁的時候不願意選擇“媽寶男”,但在有了孩子後,卻總想把他們培養成“媽寶男”。

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試想一下,如果男生走錯女廁所,和女生走進男廁所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

一邊是一群女生大喊“流氓”,然後把男生轟出去。


另一邊則是一個女生大喊“流氓”,然後捂著臉跑出去。


可能是這種固有的思維影響,導致父親和母親在對待孩子身體隱私時,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比如爸爸撞見女孩換衣服,會慌忙逃離現場,然後裝作什麼都沒發生。

但如果是媽媽撞見男孩換衣服,男孩不做什麼還好,要是男孩用什麼遮擋一下,則會換來一句“擋什麼擋,你媽我啥沒見過”。

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PS:像那種掀女孩被子的父親絕對是個例,而母親掀男孩被子的事情卻很常見

這在做父母的看來確實沒什麼,但對孩子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輕一點導致孩子“性別意識”淡薄,重一點可能會影響孩子健全的心理發育。

父母總希望能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一些,但親密並不意味著不用避諱。


女兒被父親掀被子:“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家長為啥總不懂?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從今以後,

我們一心陪伴、共訴衷腸,

共同進步、成為更優秀的父母!

點明六億心燈,幸福三億家庭。

私信一心明家庭教育,邀你加入《一心明家長研習社》!

一心明家長研習社,是一個純粹的集教育案例解析+教育話題研討+實操課程講解+家長問題

會診+學員實戰分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