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星區扶貧產業再添新秀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後梁·布袋和尚《插秧歌》

婁星區扶貧產業再添新秀

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很多人而言,春天是一個孕育希望的季節。眼下,由婁星區人民醫院和婁星區工商聯,婁星區雙江鄉坪底村合作社帶領貧困群眾培育的水稻秧苗齊刷刷、綠油油,長勢喜人,水稻田已平整,一切工作準備就緒,馬上就要開始插秧,播撒產業扶貧希望。

婁星區扶貧產業再添新秀

坪底村位於雙江鄉的西南端,民風淳樸,有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產業發展基礎,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119人。如何讓這些貧困戶增收,助力貧困戶順利脫貧,一直是婁星區工商聯、婁星區人民醫院扶貧工作隊心中的牽掛。春收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年,婁星區工商聯、婁星區人民醫院扶貧工作隊與坪底村村委會響應上級號召,遏制耕地拋荒,大力發展糧食生產。4月初,扶貧隊聯合村合作社,帶領貧困戶搶抓春耕備耕有利時機,以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為基調,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依託獨特的地理環境,引導集中流轉閒置土地的方式,打造產業扶貧水稻種植基地百餘畝,“目前這裡育秧30畝,準備種植早稻500畝,等早稻收割完,繼續種植再生稻200畝,其餘水資源豐富的稻田種植晚稻,約有300餘畝,這樣不僅可以帶動貧困群眾務工增收,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貧困戶還能從水稻扶貧產業中分紅,”坪底村村支書蔡初長站在育秧田中,一邊視察秧苗的長勢,一邊向我們介紹起產業水稻基地扶貧的計劃。

婁星區扶貧產業再添新秀


婁星區扶貧產業再添新秀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給錢給物只能救急解渴,興辦產業才能開流活源,沒有產業作為支撐,貧困戶脫貧增收就成了‘無源之水’,產業扶貧根本在於激發內生動力”婁星區人民醫院扶貧隊長易丹說。據瞭解,自婁星區工商聯、婁星區人民醫院扶貧隊駐坪底村後,十分注重產業扶貧,近年來,依託獨特的地理環境,結合當地貧困戶的情況,與村合作社共同打造了100餘畝黃桃基地,100餘畝黃金貢柚基地、80餘畝黃金李基地、140餘畝辣椒基地、佔地130畝的生態養雞場等。同時圍繞破解貧困戶產業發展帶動難、資金缺、難持續問題,婁星區工商聯、婁星區人民醫院全力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充分利用產業扶貧資金,積極探索貧困戶共謀產業共享扶貧成果新路。

隨著合作社扶貧產業不斷髮展和壯大,該村的貧困戶收入提高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也解決了,為全村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拉動作用。去年順利脫貧5戶15人。

(劉雪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