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水煮雞蛋時,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雞蛋是十分優質的食物之一,老少皆宜。即便是對於準備要添加輔食的寶寶而言,也可以把蛋黃當成輔食食材,營養密集能夠給寶寶提供更多的營養。成年人更是如此,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在每日魚、奶蛋白質充足的情況下,每天一個雞蛋是沒有問題。

為什麼吃水煮雞蛋時,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並且,在今年2月份中華預防醫學會發布的《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中,只要血脂水平正常,沒有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每天食用的雞蛋個數在3~6個為宜。

因每個人情況不同,如果你有吃素食的習慣,或者是每天的飲食都屬於蛋白質攝入不足,每天吃兩個雞蛋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為什麼吃水煮雞蛋時,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如果每天攝入畜禽肉類都超標,就要相應減少雞蛋的個數。而對於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人群,雖然在2016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取消了對膽固醇含量的限定,但安全起見,每天攝入膽固醇含量最好不超過300mg,每天吃半個雞蛋即可。同時,要注意高膽固醇的豬腦、羊腦、肥肉等美食。

那雞蛋怎麼吃最好呢?說到雞蛋的吃法可謂是多種多樣,蒸、煮、煎、炸樣樣都行,要說營養能夠保留最全面的還是水煮雞蛋。可近來,有些人發現在吃水煮雞蛋時,總能看到雞蛋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為什麼吃水煮雞蛋時,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出現這種現象後,大家需仔細看小黑點的位置,究竟是在蛋黃還是在蛋白上。如果是蛋黃有黑點,多是因為雞蛋在受精後的受精卵,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並且,黑點的面積不會很大,這種現象非常常見。

一旦蛋白上出現黑點,成片成片的出現,大家就不要食用了,很有可能是雞蛋出現變質後的結果。如果整個蛋黃都呈現出青黑色,多是因為煮雞蛋時間過久,蛋黃產生了硫化氫。食用這樣的雞蛋,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口感會差一些,但沒有安全問題。

為什麼吃水煮雞蛋時,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對於整個雞蛋烹飪的時間,只要大家在水煮時把雞蛋煮到10分鐘以上,蛋黃、蛋白都已經凝固,說明達到了滅菌的目的。

追求口感的人,則注意煮雞蛋的時間,把雞蛋冷水下鍋和水一起加熱,煮上10分鐘,燜上2分鐘,口感營養俱佳,還有安全保證。

為什麼吃水煮雞蛋時,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各位朋友,你發現過雞蛋蛋黃上有小黑點的現象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