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文 | 蘑菇

圖 | 來自網絡,向作者致謝


把孩子從自己的控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發現內心的聲音,通過自己的選擇走上符合自我的道路。這是我們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對於父母來說,如果有什麼事情比孩子獲得幸福更重要,那隻能是“教育”,並且大部分人都相信,教育和紀律有著相近的含義。

人們是如何讓孩子守紀律的?

為了讓孩子從小就要守紀律,人們很早就開始想辦法,而且確實也能想到辦法——體罰。

把“體罰”視作執行紀律的方式,自古便受到中西方文化的推崇。

如韓非《慎子·知忠》中的:“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

《學記》中的:“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這裡的“夏楚”,指的就是戒尺和教鞭。

“棒頭出孝子”的確切措辭則起源於薩繆爾·巴特勒的一首詩——

《Hudibras》(胡迪布拉斯)

《舊約 - 箴言》中的:“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驅除”“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新約》中的“上帝管教那些他所愛的人”等。

即便到了今天,雖說“體罰”的狀況已經幾乎絕跡,但為了“出孝子”,仍有很多家長抱著紀律不放,把訴諸於紀律的管教方式作為育兒的唯一手段和目的。

但是,效果怎麼樣?

“簡直亂套了,無論我說什麼,孩子就是不聽我的,就跟對牛彈琴一樣,說什麼都沒用。”

“不可理喻,沒收了她的電話手錶,乾脆就直接躲在房間裡哭,到現在還沒出來,也不跟我說話,我做什麼都不行!”

每一次以紀律為前提的溝通,都在考驗著雙方的耐性、脾氣、情緒、甚至是理智。

為什麼代代相傳的管教方式突然變得不管用了?

答案很簡單:時代的變遷。

我們正處於一個由服從權力的世界到人們普遍平等和尊重的世界的拐點上,這種改變勢必會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影響,家庭關係也不例外。

有鑑於此,一種與傳統完全相反的育兒理念油然而生,它是一種調整了原本訴諸於紀律的管教方式,將其轉變為以“尊重”為理念,“親子關係”為基礎的開放式育兒方法,並開始普及。

面對“傳統”與“開放”,在這個自由、權利和認知都在高速增長的社會,我們究竟該選擇哪種教育方式撫養孩子,才能讓他們成為快樂、自信和有責任感的成年人?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一、控制——傳統育兒方式的本質

“如果你不收拾好房間,我就不讓你看電視。”

“如果你聽話,我就帶你去遊樂場。”

這些話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有時候我們就像是紀律的執行者,向孩子發出各種命令,利用獎勵或懲罰,竭盡所能地控制著他們,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做到自己期許的好行為。

如果孩子抵抗,我們就愈發覺得孩子需要控制,所執行的紀律就越嚴格,直到孩子成為一個單純的傀儡,完全在外部動機驅使下行事,而不是遵照內心的指引為止——也就是我們心中的“守紀律”。

“紀律”本身是個褒義詞,但我們卻把它當成是控制孩子行為的一種工具。

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將會在不知不覺為以後的成長埋下了禍根,甚至會讓雙方都付出慘痛的代價: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1、剝奪了孩子表達情緒的權利

當情緒一直被壓抑得不到發洩,會造成什麼後果?

據英國《每日郵報》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已有約20%的未成年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鬱症,而其中,約有4%為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度抑鬱。

在本來就應該享受著陽光和快樂的年齡,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有哪位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安安穩穩,不哭不鬧?如果他發脾氣,我們就不讓他看電視。如果他敢頂嘴,我們就不讓他出去玩。

我們都忘記了,孩子也是人,也有表達和發洩情緒的權利。

但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覺得自己憑藉著年紀和經驗的優勢,站在金字塔的頂端,這就意味著在下層的孩子應該主動融入我們,而不是反過來。

因此,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只要孩子生氣、不開心,無論他們用什麼方式發洩,我們就會下意識地執行紀律。

孩子越鬧得厲害,我們的心情就越煩躁,在這種狀態下幾乎不可能再去體諒孩子,我們要的只是加大控制力度讓他們閉嘴。

我們不允許他們哭鬧,也不允許他們罵人、打架。

誰會無緣無故地去哭去鬧呢?孩子們一定是心情很差,或者遇到糟心的事情才會哭。如果不讓他們發洩出來,就永遠無法擺脫這些情緒。

壓抑情緒,不僅會讓孩子承擔抑鬱的風險,哪怕在長大以後,也不懂得該如何才能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會對他們的交際甚至是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2、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性

自從孩子出生那一刻,我們就開始隨心所欲地為他們的人生編寫著劇本,並把一生的時間都投注在這部“電影”上面,卻很少考慮“演員”究竟合不合適出演這個角色。

而身為唯一“演員”的孩子,碰到開明的“導演”還好說,起碼還能商量把“劇本”稍微改寫一下。

但大部分的“演員”卻沒那麼幸運,他們別無選擇:要麼放棄自我,繼續扮演劇中角色;要麼冒著被“冷藏”的危險,奮起反抗。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沒主見(失去自主性)”和“叛逆”。

孩子“叛逆”,身為家長還能接受到信號,可以及時地進行管教,真正最孩子影響巨大的,是失去了自主性。

正因自主性的作用凸顯需要成長時間,這恰好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孩子還在健康環境中成長的錯覺。

自主性越差的孩子,在父母眼中無疑是越“聽話”的,因為他們所有的行動都幾乎依賴於父母的意志。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失去自主性的孩子,容易人云亦云,導致在長大以後,往往往往會缺少一種很重要的觀念——是非觀,他們對於“正確”與“錯誤”之間分界線的概念很模糊。因此,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導致誤入歧途。

而且,這個影響很可能會延續到下一代。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3、惡性循環,讓孩子重新承受自己的遭遇

有想起過小時候父母是用什麼方法讓自己“聽話”的?

傳統之所以能成為傳統,是因為它有一種“魔力”,可以讓人毫不懷疑它所能帶來的價值。

早在原始社會就開始流傳下來的教育理念,已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想要一朝一夕改變,談何容易。

我們都是過去的奴隸大多都還沉浸在自己父母的影響下,從沒逃離過。

或許很多人會反駁:“我爸媽以前也是這樣教我的,現在還不一樣過得很好?”

其實,過得好不好,我們都不知道,問題的本質是你當時的感受。

回想一下你當時感受:被趕回房間、不能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能和朋友玩、最喜歡的玩具被沒收,有時候會被大聲訓斥、甚至體罰。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還能心悅誠服地向父母認錯、保證下次不敢並自動“聽話”嗎?如果真是這樣,恐怕是要被帶去接受精神治療的罷。

沒有人生來就是父母。父母是一種學習經歷,我們都在努力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父母,並在不經意間借鑑著自己父母的經驗。

小時候那種恐懼、無助、絕望的經歷,或許有很多到現在還歷歷在目,而我們現在又把當年受到的壓迫轉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甚至變本加厲。

我們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成熟,會長大成人,終會成為父母,而他們又會把自己童年時所受到的遭遇用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

相信我們都不會再願意讓悲劇延續下去。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二、尊重、接納、理解——“開放式”育兒理念的三部曲

就在我們正在為如何教育孩子被搞得焦頭爛額之際,有沒有發現在我們身邊總有些家長,好像特別擅長於應付各種情況?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就是這種人。

“你知道什麼是親子關係嗎?”在我向她請教的時候,她這麼問我。

“就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唄,還能是啥?”

她給了我一個白眼:“我的意思是,你跟你女兒現在是敵對關係還是同盟關係。”

“敵對?難道我女兒還是是我的敵人不成?”我笑道。

“你女兒可不一定這樣認為,她有心事,你知道嗎?”

“她從來不和我談心,有時候,我都感覺自己像是被她孤立了。”

“你們都太固執於控制孩子,在你們要求她做事情的時候,她就會感覺到是來自教官的命令,對於孩子來說這跟敵人的脅迫沒什麼兩樣,你會跟自己的敵人談心嗎?”她說道。

“不會,那要怎麼做?”

“盟友,成為她的盟友。”

“怎麼樣才能和她成為盟友?”

“可以嘗試先從尊重開始......”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1、尊重——為孩子們創造表達真實情感的自由空間

說到尊重孩子,我們大多的反應就是:“放任縱容孩子,屈服於他們的感受。”

那麼我想問一下,如果對一個同齡人表示尊重,也代表你需要屈服於他的感受嗎?

為什麼對於自己的孩子,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想法呢?

那是因為我們對於父母這個角色,總是過於認同,因此總習慣以自己的意識來衡量孩子的行為。

我隔壁住著一位小女孩,年紀和我女兒相當。讓我奇怪的是,幾乎每晚都能聽到她哭。

“你自己看看都幾點了,才做了這麼一點作業?”

“別磨蹭,快做,明天不用上學?”

伴隨著哭聲出現的,還有她媽媽的“命令”。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女孩來到我家玩,她媽媽有些事情先離開了。

在她媽媽離開後,小女孩瞬間放鬆了下來,我沒忍住好奇便向她瞭解了一下情況。

“有時候是不會做,有時候是餓了”,小女孩這樣說。

“作業不會做你可以問爸爸媽媽啊。”

“我說了,他們只會說我沒專心聽課,總是找藉口不認真做作業,後來我就不敢和他們說了。”

說到這裡,小女孩的眼睛有點紅了。我看著她,再看了一下自己的女兒,心裡很不是滋味。

其實,尊重孩子,並不意味著要屈服於他們的感受,而是要尊重他們的情感。

只有當我們把孩子放到我自己一樣平等的位置,而不是靠著自己的意識橫蠻地否定他們,才能為他們創造出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自由空間。

對於孩子來說,能有一個安全的空間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就不會認為我們是需要反抗的敵人,而是可以信賴的盟友。

他們會無所顧忌地向我們傾訴,一些負面情緒也能得到及時的釋放,而我們也能從中發現孩子的真實感受。

尊重孩子的情感,不但是親子溝通的基礎,更是為下一步的“接納”做了鋪墊。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2、接納——放棄完美的理念

每個孩子都想擁有一個完美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

但我們能成為一個完美的父母嗎?

那為什麼我們又會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呢?

上面說過,自孩子出生開始,我們就會把自身的意願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按照我們自己心中的“劇本”來成長。

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完美生活,因此,我們會希望自己最親近的人扮演這個生活中的主角。

我們往往會沉浸在自我的“完美劇本”當中,以至於我們無法給予孩子表達自我的空間。

我們的劇本大多是建立在無視孩子感受的基礎上,讓孩子遵循自己的“劇本”成長,表面上看是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代價卻是犧牲了孩子的自我。

“開放式”的育兒理念要求我們首先需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因為它式親子溝通的基礎,而尊重孩子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真實的自己。

我們之所以會創造出這樣的“劇本”,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大多都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正如我們不能接受孩子有缺點一樣,我們同樣很難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

在情感上我們很難接納有缺陷的“自己”,正如我們很難走出自己的“劇本”模式一樣。

而當我們一旦能接受自己的缺點,我們同樣就能擁抱孩子的“本來面目”,不會再怪責他們沒按照自己的“劇本”走,也不會再控制他們去實現我們信念當中的“完美人生”。

接納真實的自己,首先需要我們自身的成長,只有放棄完美的理念,承認並瞭解孩子自身的優缺點,才能更進一步地理解和支持他們的選擇。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3、理解——支持孩子的選擇,讓後果教育孩子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被開水燙了,是什麼時候嗎?

有一次去和朋友吃飯,她6歲左右的女兒學著大人的樣子給自己倒茶。

但是由於倒得太滿了,茶水溢了出來,把自己得褲子弄溼了不說,還被燙的哇哇大叫(還好當時的茶水也不是太燙)。

我想,當我朋友看見這種狀況時,肯定又會按照自己的“劇本”把孩子大說一頓。

但我朋友當時很鎮靜,她一邊幫女兒擦乾褲子,一邊安慰她說:“寶貝,別怕。你知道嗎,倒茶的時候要站起來,這樣你才能夠得著,而且你那茶杯擺得太靠近邊緣了,這樣水溢出來的時候就很容易燙傷自己,還有,倒茶的時候水壺要這樣拿,看到了沒,如果實在太重了,你可以叫媽媽先幫你倒掉一點水......”

我以為那純粹只是安慰小孩子說的話,以後肯定禁止小女孩再玩茶壺了,但她並沒有。她和我說,相信她女兒在剛才已經吸取了教訓。

我們所做的每一樣選擇,都會產生其自然後果,例如上面的小女孩,拿茶壺倒茶是她的選擇,把褲子弄溼和被燙了就是其自然後果。

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必須讓孩子從自己行為所造成的自然後果中吸取一些教訓,這是幫助他們成長的重要環節。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孩子的家庭作業,相信是不少父母的惡夢,我也不例外。

但一些孩子卻總能按時而又工整地把作業完成,我很好奇他們的父母是用什麼方法輔導他們做作業的,為此我特意請教了其中一位孩子的媽媽。

“我兒子之前做作業也是磨磨蹭蹭,而我當然不希望她因為沒完成作業而被老師批評,因為,每晚我都需要不厭其煩地輔導他做作業,你知道的,那根本就是一場戰爭”,她對我說。

“後來我覺得,我兒子自己本身就擁有完成作業的能力,他只是對我產生了依賴感,而這種依賴是因為自己的干涉形成的。”

她說道:“這樣下去對誰都沒有益處,他自己因為磨蹭而完成不了作業,那麼造成的後果就必須讓他自己來承擔,而不是由父母承擔,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要捨得讓他們吃一些苦頭,如果不讓他們經歷一些風險,孩子就無法學到東西。

無論我們怎麼告訴孩子後果的危害性,都不如他們親自“體驗”來的印象深刻。

水杯的水太滿,就會溢出來,這會告訴孩子,水不能倒太滿;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就會被老師批評,這會告訴孩子,作業要按時完成。

這都是孩子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後果能讓孩子學到東西,前提是我們不會強加干涉。

面對孩子的選擇,我們面臨的是耐心的挑戰,因為很多時候,後果並不是馬上就能給人教訓

例如,一些孩子可能要被開水燙幾次,才學會不把水杯倒滿。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我們可以預先告訴孩子,他們的選擇可能引發的負面後果,但如果孩子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那麼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後退一步。

讓孩子承受後果,讓後果教育孩子,讓生活成為孩子的老師。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三、後記——每個父母心裡都住著一個堅強的孩子

記得在女兒5歲的時候,在一次家庭野餐中與一個同學發生爭執。

她在學校經常與這位同學玩,彼此之間也算感情深厚。

看到這種狀況,我馬上便想上去制止,因為在我的“劇本”中,女兒必須與小同學們愉快地相處,而現在卻出了這樣的岔子,這是我不能容忍的事情。

在此我要感謝那位同學的爸爸,他及時制止了我的行為。

他對我說:“小朋友之間的爭吵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出現危險的狀況,我們就必須放手去讓孩子們去面對這些爭執,先把她們分開20分鐘,你什麼都不用做,只顧聽就行,然後一切就會解決了。”

我照著他說的話去做,把女兒拉到一個安靜的地方,期間女兒不斷地向我表達出內心的憤怒:“她搶我的玩具,我不想跟她玩了!”

我怕她因此失去了一個朋友,並對她以後的交際產生陰影,便解釋道:“或許她只是太喜歡你的玩具了,她肯定不是故意這麼做的。”

“不,她是壞人,還把我推到在地上,我不喜歡她了。”女兒對我的話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情緒。

在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她並不需要我充當一個“拯救者”,而是需要我和她站在同一陣線,理解她的感受。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語言都是多餘的,因為我們此時的意見會很容易扭曲孩子們對現狀的認知。

女兒一直訴說著她有多麼的憤怒,而我,只充當了一個傾聽者。

我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直至今天,儘管她們已經不在一個學校了,但依然保持著聯繫。

通過這件事,讓我感覺到:孩子的情感內心,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堅強,而這個堅強,則是建立在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允許他們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基礎上。

每個孩子都希望被理解,而不是控制。

一切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都是建立於真實的基礎上,它只跟“尊重”有關、跟“控制”無關。

憑藉以“親子關係”為基礎的開放式育兒理念,我們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能尊重和理解孩子自身的感受。

孩子會在這樣的氣氛中學會信任自己內心的聲音,這將幫助孩子的長遠發展而非近期目標奠下了基礎。

每個孩子都期望擁有一個理解自己的父母,每個父母心中都住著一個堅強的孩子。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我們不是雕塑家,沒必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中的樣子。

我們更像是一個“栽樹的人”,孩子就像是樹苗,我們不辭勞苦地挖了一個很深的坑,日夜照料,為的只是能讓它快快長大。

我們不必把它的枝葉修剪成自己心中的樣子,只需定期為它清除枯枝敗葉。

或許它能結出果實,也或許什麼都結不出,可是沒有關係,看著它們一天天成長為參天的大樹,這種滿足感會讓自己感到由衷的欣慰。

不再為孩子是否獲得成功或幸福而擔憂,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不再把孩子當成是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讓他們能夠發現內心的聲音,通過自己的選擇走上符合自我的道路。

這,或許就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

“我想要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的”,別讓孩子成為“紀律”的犧牲品

參考文獻:

《失控》:【美】沙法麗·薩巴瑞

《極簡父母法則》:【英】理查德·泰普勒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美】傑弗裡·伯恩斯坦

《被忽視的孩子》:【美】喬尼絲·韋布,克里斯蒂娜·穆塞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