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島石鎮:黨建引領善治 發起全速“總攻”

臨安島石鎮:黨建引領善治 發起全速“總攻”

島石鎮安置房項目即將“收官”

最是一年春好處。這幾天,在杭州市臨安區島石鎮,新二村的程樹正總是掩不住期待之情:他家是去年8月在“利奇馬”颱風中受災的585戶之一,如今,安置房鑰匙已然在望;仁裡村的周益民,同樣樂在心頭:今年,330國道臨安島石至苦竹嶺段改建工程將收官,這意味著,今後他往來浙皖經商更便利了。

當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狹路相逢”,島石鎮之所以能全面推進安置房和國道項目這樣的民心工程的全速“總攻”,得益於黨建引領下的基層“大平安”、善治“驅動力”。

“四官有約”定分止爭

黨建引領“接邊聯調”

為了讓百姓“小事不必出村、大事不用出鎮”,島石鎮黨委試水“四官有約”工作模式,每週二到週五,定期組織警官、檢察官、法官和律師進鎮入村,為基層群眾提供“私人訂製”式的法律服務。疫情防控期間,新橋村和大山川村村民因建陽光房引發了糾紛,入村民警聯合村“兩委”,和雙方約在家門口耐心調解、定分止爭,讓村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島石鎮黨委書記葉浩然介紹,“四官有約”是當地“接邊聯調”制度下的創新實踐之一,兩年來調處矛盾300餘件,保障邊界群眾的安居樂業。原來,此地方圓139.1平方公里,與安徽五鎮接壤,素為浙皖邊界重鎮,毗鄰百姓在山林地界上往往“眾口難調”。島石鎮黨委統籌部署,與鄰鎮積極對接,整合雙方的公安、司法、林業、村委、網格員等力量,黨員幹部帶頭,積極開展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出現問題絕不推諉、調解糾紛包乾到底,突破了行政區域的束縛,促進了疫情防控期間接邊地區的社會穩定,為複雜的邊界防控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讓黨旗飄揚在一線治理的前沿哨口。

群防群治組織有力

文以化人持之以恆

以黨建“指揮棒”為引領、多“聲部”聯動“彈奏”,島石在這一曲治理“交響樂”中,奏響了群防群治的雄渾之音。

疫情發生以來,在鎮黨委的有力發動下,社會團體主動迎戰,他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各村出動民兵1000餘人次,在全鎮29個卡口、16個行政村協助排查往來車輛5000輛次、人員7000餘次;公益組織“寸草心”黨支部的志願者們走村入巷宣傳引導、慷慨解囊捐贈口罩3000餘個……戰疫復工打“兩戰”,島石鎮黨組織團結凝聚了社會廣泛力量,共建共治共享推動一方水土有序發展。

有什麼樣的水源和土壤,才能孕育什麼樣的生命與生態。接邊聯調、群防群治的基層治理模式能在島石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正是因為當地黨委深刻認識到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在組織的大力引導下,“耕讀傳家”之訓在當地早已蔚然成風。在這個“中國山核桃第一鎮”139.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鎮村兩級黨組織妥善保存了“啟後堂”“孝友堂”等數十處星散各地的宗族祠堂,讓重德崇文更加深入人心。這一切,也為當地黨委的決策部署,提供了底蘊豐厚的文化支撐。

打“兩戰”,島石鎮以黨建引領善治、驅動重建的全速“總攻”,實績實效可圈可點,善作善成有章有法。在新的征程裡,這一曲基層治理“交響樂”,必將更為動人心絃。

(圖片由島石鎮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