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夫妻事被孩子撞見,媽媽的回答讓人佩服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無邪的,作為白紙的他們經常會有十萬個為什麼,對著大家有各種的好奇,但這些好奇的答案有時候讓大人很難啟齒回答,畢竟他們問者無心,可是回答的人從不知如何為他們解答,尤其是父母之間在做羞羞的事情時,被小孩子問起來,只會讓父母瞬間面紅耳赤,不知如何作答。

最近劉女士也遇到這種尷尬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六歲兒子要分床分房睡覺,這天晚上劉女士與丈夫將孩子哄到入睡之後,就回房間打算好好休息,由於擔心孩子半夜醒來會哭,所以夫妻兩人的房間都留了一個縫隙,就想留意孩子的情況。入睡之後,長夜漫漫夫妻兩人想要做羞羞事,正好孩子醒來看不到父母,於是抱著娃娃來到父母的房間,兒子好奇地問道:“爸爸,你為什麼欺負媽媽呀?”

“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夫妻事被孩子撞見,媽媽的回答讓人佩服


這一句話瞬間把夫妻兩人嚇壞了,幸好兩人的衣服還是整齊的,這時候劉女士起來抱著兒子回答道:“爸爸沒有欺負媽媽,我們兩個在講悄悄話,等寶寶長大之後就會明白的了。”這時候的兒子不再追問媽媽了,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回房間之後的丈夫直誇妻子好聰明,畢竟這種問題真的不知如何解釋。

其實夫妻這種事情很平常,但是對於小孩子而言,卻覺得很驚奇,為此不少的父母都很苦惱,是否應該給孩子講解這方面的啟蒙,別以為太早了,其實早點給孩子明白這方面的知識不僅能夠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同時還學會保護自我。所以通常建議父母在一歲之後,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6歲之前就要明白男女有別,有些事情千萬不能做。

“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夫妻事被孩子撞見,媽媽的回答讓人佩服


那麼在這方面,作為父母如何能夠避免遇到這種尷尬的情況呢?

1、適齡分床睡

孩子其實到了適齡就要分床分房睡覺,這個年齡段可以定在6歲的階段,有些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在3歲就給孩子分床睡,其實3歲之前的孩子心理還是很脆弱,過早分床睡只會導致孩子自小缺失安全感,為此6歲之後父母可以考慮與孩子分床睡,這樣能開始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同時也能避免孩子不小心遇見父母之間的羞羞事。

如何讓孩子更加適應自己的空間和房間呢?父母可以將房間裝扮的童話舒適,或者給孩子一個布娃娃抱著睡,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還沒有適應的階段,媽媽可以陪著哄孩子睡覺,等孩子慢慢去適應這個過程。

“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夫妻事被孩子撞見,媽媽的回答讓人佩服


2、性啟蒙教育不可少

現在的社會比較開放,導致不少的幼兒園小孩子已經明白“結婚”的意義,所以只要留心就會發現現在的幼兒園之間的孩子說話都是很露骨的,一方面是孩子不能明辨是非模仿的,一方面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避忌粗言穢語導致的,為此父母應該在孩子2到5歲之間就要開始性啟蒙的教育,這方面的教育越早才能學會保護自身。

不少家長都很尷尬,表示不願意與孩子這樣教育,其實女兒由媽媽教育,而兒子則是父親去教導,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身體構造,明白男女有別,同時明白一些行為不可以做,尤其是女兒,一定要及時做好性啟蒙,讓她們學會保護自身不被傷害。父母應該用一種樂觀的行為去對待,不然只會讓孩子內心很排斥。

“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夫妻事被孩子撞見,媽媽的回答讓人佩服


3、科學引導

其實孩子的世界裡,經常對各種的事情好奇,比如他們都會問:自己是哪裡來的?這個問題許多家長都不會回答,直接就說垃圾桶撿來的,曾經真的有小孩子因為這個問題離家出走,認為自己不是父母的,只是被撿回來的。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之時,千萬要注意巧妙回答,既不會傷害孩子,也能避開尷尬,讓孩子能夠明白繁衍這個千古不變的存在。

“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夫妻事被孩子撞見,媽媽的回答讓人佩服


作為父母的我們,在與孩子一起生活之時,應該避免一些尷尬的場景被孩子看到,比如秀秀事之時一定要避開孩子,或者上廁所的時候一定要隨手關門,文明的行為不僅教育到孩子,同時還讓孩子處於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成長,令孩子明白一些隱私不能被別人看到的,所以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是保護孩子的開始,這樣引導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或者身體部位不可以被其他人看的,這樣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