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典故,是詩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典故不僅可以使詩句表達更加形象,還讓詩句含蓄典雅,別有意趣。

“雙鯉”指代書信?“懷橘”指孝順父母?36個古詩詞中常見的文化典故,幫孩子讀懂詩意中華。

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1.詠絮才

《世說新語》載,東晉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句來比擬雪花飛舞,叔父謝安大為讚賞。後以“詠絮”或“詠絮才”稱讚女子善於吟詠。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曹雪芹《紅樓夢》

2.比翼鳥、連理枝

傳說中鶼鶼只有一隻眼、一隻翅膀,所以一定要兩隻鳥在一起才能飛,比喻夫妻。連生在一起的兩個樹枝,比喻恩愛夫妻。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3.蓴鱸

指家鄉風味,典出《晉書》:“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蔬菜、蓴羹、鱸魚膾,……”後人將思念家鄉、棄官歸隱寫作蓴鱸之思。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4.采薇

周武王伐紂,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周朝建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終於餓死。後以此比喻隱居不仕。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王績《野望》

5.長亭

古代驛站在路上約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送別。後“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柳永《雨霖鈴》

6.尺素

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代稱。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秦觀《踏莎行》

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7.請纓

漢武帝派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歸順。終軍說:“請給我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比喻殺敵報國。

漢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8.東山高臥

《晉書·謝安傳》載,謝安早年曾辭官隱居會稽之東山,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 東山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東晉重臣。

後泛指隱居。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李白《梁園吟》

9.柳營

指軍營。《史記》記載,漢文帝時,細柳營主將周亞夫紀律嚴明,軍容整齊。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細柳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鮑溶《贈李黯將軍》

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10.爛柯

出自任昉《述異記》。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幾個童子下棋唱歌,過了一會兒,發現斧頭全爛了,同時代的人都不在世了。比喻歲月流逝,人事變遷。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1.南冠

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國囚犯。後泛稱囚犯或戰俘。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駱賓王《在獄詠蟬》

12.汗青

古時寫字的竹簡,需先用火燒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13.青眼

相傳三國魏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憎惡的人,向上或向旁邊看;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後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

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14.畫眉

《漢書·張敞傳》:“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拊馬。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撫。”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

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

15.金烏

在中國古代神話裡,紅日中央有一隻黑色的三足烏鴉,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後以“金烏”代稱太陽。

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

典故:不能不知的文化!


16.樓蘭

漢代,樓蘭國經常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傅介子出使西域,用計斬殺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17.夢蝶

也稱“化蝶”。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夢到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亦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18.青鳥

傳說漢武帝七月七日在殿中,忽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來,東方朔說這是因為西王母要來了。後以此為傳信的使者。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轉自宋詞三百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