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如油的春雨和我所擔心的雨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

大家都知道春雨滴滴貴如油,農民兄弟的感受更深刻,尤其是早些年靠天種糧的農業!一一那就意味看當年的麥收有了指望。

現在的我,正在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春雨,拍打著玻璃,流下的條條水線。聽看不時傳來的滾滾春雷,沒有喜悅,竟然倒有一點點兒的擔憂。這場時斷時續的雨水,從清明前算起,巳經隔三岔五的下了好幾天!

但我的思緒,卻倒回了五十年前的一九七一年。

那是我上山下鄉當知青的頭一年春天,遇到了兩次倒春寒。頭一次是過了春分,一場普天蓋地的雞皮凍,哪兒都是滑哧溜的。第二次是過了驚蟄,又來了一場更嚴重的琉璃凍,大地上的一切,都被二三指厚的冰凌冰封成了千姿百態的琉璃世界!

老農們無不憂心忡忡的擔心。

雖然這兩次倒春寒的冰凍低溫,對小麥的青苗生長不利,但它總也算是天降雨水啊!

在其後的幾天裡,冰凍慢慢的融化在土壤中,滋潤著麥苗發達的根系。大田裡的土壤也被髮的暄乎乎的,一腳下去就是一個深深的腳印。麥苗兒就像那吃飽喝足,酣睡了一覺的頑皮孩童,被早晨燦爛的陽光照到了小屁屁,睡醒了伸一個大大的懶腰,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歡快著扭動幾下肢體,竟然迎風見長。一一返了青的麥苗拔節分櫱,晃著膀子往上竄。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展示著生命頑強的生存能力。

老農們也有驚無險的鬆了一口氣。

清明麥苗藏老鴰。

是說那麥苗長勢良好,清明時分就可隱藏老鴰了。我們當年的小麥,糞肥足,雨水大,長的比那還高。

尤其是挨著油菜花的那一片,我們知青都喜歡在晚飯後,三三兩兩的沿看田間小路走一遭,春風猶如絲巾拂面,醉人的油菜花香伴和麥苗青青的甜味,沁人心脾!

農民領著我們三百名知青,忙活在這六七百畝的土地上,管理施肥澆水,最後還得防倒伏。大田麥子長勢茁壯,豐收在望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隨著五月乾熱風的陣陣吹來,轉眼到了麥收季節,看著穗大籽多顆粒飽滿的麥田漸漸發黃,農民場長李乃春緊張的佈置安排人員,準備平整場地,收割的鐮刀,運輸的大車,揚場的桑杈、木掀,碾場的機械、石磙子,防火的水缸……。大家都很興奮,緊張的忙碌著,準備迎接收穫自已的勞動成果。

我的任務是午間夜間的看場,防火防災防偷盜。

收麥頭一天,大家雖然緊張慌亂,但還算順利。收割,裝車,運輸,碾場,揚場,上垛,入庫,都沒出現啥問題。

問題出現在收麥的第三天後晌,一陣大風吹過,天上陰沉的烏雲從西北壓過來。

俗話說:雲往北,一陣黑;雲往南,水漂船!

霹裡叭啦一陣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衣服溼透粘在身上,雨點打的人眼都睜不開!農場所有崗位上的人,就連養豬場的飼養員也都跑到打麥場上,冒看大雨用各種工具把碾好的麥籽堆在高地兒,裝布袋往倉庫扛。剛收進場的麥捆,連捆也不拆就整捆的垛上了大垛。不用動員的虎口奪糧!人人都知道下了大雨該幹什麼。

收麥第四天上午,天剛有點放晴,農民代表就指揮大家趕緊到場上攤晾麥子,搶打搶收。誰知沒到晌午錯,一片黑雲就又從西北攜風帶雨的漂了過來,我們趕緊把剛剛攤開的麥子,又重新垛了起來。地裡割麥子的人,也跟泥猴一樣把搶割的麥子拉了回來。一群女知青,腳上穿的鞋成了泥圪瘩,有人腳脖子被麥茬扎破了,流著的血和著雨水泥水往下淌。經過全場三百多人的努力奮戰,四個二三十米長的大麥垛給垛起來了。

大家站在泥地上淋著雨,苦澀的笑著鬆了口氣。

但是我們不知道,這雨它就連綿不斷的又下了五六天!

以後的幾天,都沒法幹活了。就我一人在場上的窩棚裡值班,雖然也加蓋了一塊塑料布,還披著一件軍大衣,仍止不住的哆嗦。

我多次看到農民場長李乃春獨自或領著幾個人打著傘,來場上查看麥垛的情況。到收麥第七天頭上,也就是下雨的第四天,我見他從麥垛中掏出一把帶穗的麥子,麥穗上的麥粒吐出了細小黃綠色的嫩芽。李場長的眼裡刷一下就湧出了晶瑩的淚花,他顫巍巍的哽咽著:老天爺,這可咋辦?!

下午農場的場部開了會,討論麥收的情況。在五十年前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能有什麼法子!只能聽夭由命。

在麥收的第九天,雨住了。沒有人召喚,全場的人都來到了麥場上,仰望著那四個怪異的麥垛,懂事的女知青們有的在暗自垂淚,男知青則沒心沒肺的看稀罕景兒。

麥垛內部已經黴變發酵發熱,一股酸腐的黴味隨著熱氣騰騰的白煙飄散著,麥杆麥穗都發了黑的麥垛,向外向上拱出一層密密的綠色麥芽,細細的有一拃多長,整個麥垛遠看綠毛絨絨的像個什麼怪物。很奇特的景象,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也沒再見過,……

那一年,眼瞅著豐收已經在望,差一點就到手的五六百畝小麥,只割了一多半,還有百十畝漚在了地裡沒有割回來。

割回來的也漚在了麥垛裡,最終打下來的一部分,人也不能吃,由公社牽頭調劑給別的生產隊當牲口糧了,給我們換回來點玉米麵、高梁面和紅薯面。大家揑著鼻子吃了一個秋冬,用這三種面合到一起蒸的窩窩頭。如果當天沒吃完,食堂第二天早上再用蒸籠餾熱,窩頭表皮飛開,一片片的張牙舞爪。這難以下嚥的窩頭更難吃了!你都想象不出來它的那種樣子!我們當時都把這種摻合面做的窩頭,叫做“五花的鱉肉”。

後來,引起了市裡領導的重視,一齊幫助農場解決這個問題:一,讓部分知青到父母所在系統的工當臨時工搞副業;二,用以工代賑的救濟方式,去修建淇河劉莊提灌渠的攔水壩;三,參加大白線道路改造的部份工程,以解燃眉之急。

天有不測風雲。那場大雨,在我心理上形成了陰影。多年來,每到麥收季節虎口奪糧的時候,我就格外的提心吊膽,生怕一個不小心,把到手的糧食給放飛了!

今年的氣候也很弔詭,應值得警覺!這不,在我寫篇文章的時候,窗外已經由連綿的春雨,變成了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

拍一幅窗外“陽春四月的雪景”,給大夥看看作結尾吧。


貴如油的春雨和我所擔心的雨


貴如油的春雨和我所擔心的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