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和尚寫了很出名的詩句,因為韓愈而成名,最終卻辜負了韓愈

小睡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很多次,唐朝的的詩歌和佛教文化都得到大力發展,因此湧現出很多詩僧,今天小睡要介紹的也是一位詩僧,“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這樣的名句就出自他之手,我們就來了解了解他的故事和他的這首名詩《題李凝幽居》吧。

這個和尚寫了很出名的詩句,因為韓愈而成名,最終卻辜負了韓愈

這個人叫做賈島,而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無本的和尚。有一天,他一邊騎著毛驢一邊思考著自己昨天所作的詩中用字有不妥之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賈島就這麼自顧自地前行著,完全沒有感到自己要碰到大事了。

就在此時,正好京兆尹韓愈也在出行,我們都知道韓愈當的是大官,肯定是隨從開道,鑼鼓開道,百姓迴避的。可是此時的賈島依然在思考他的詩,對這喧天的鑼鼓聲置若罔聞,於是就就一頭衝進了京兆尹的隊列之中。

老百姓衝撞了大關,在當時禮法制度森嚴的唐朝,這事情可大可小,全憑當官的心情。韓愈雖然人品道德為人稱讚,但畢竟是官差,怎麼也要有點兒官威,自然有些生氣。然而,他還是決定仔細詢問一番,當他聽說騎驢者是因為詩句中的一個字而惹禍,便饒有興趣地問是什麼詩,什麼字。賈島這才將《題李凝幽居》呈上: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這個和尚寫了很出名的詩句,因為韓愈而成名,最終卻辜負了韓愈

賈島自稱很滿意這首詩,但就是對“僧敲月下門”這句之中,到底是用“推”好,還是“敲”好,很難抉擇。韓愈不僅官做得大,而且還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對詩文當然也很有見地,最後韓愈建議使用“敲”字。

韓愈的理由有兩點,一是因為拜訪好友,而且正值深夜,無論怎麼樣也要敲門,這是最基本的禮貌。二是因為敲門自然就會發出響聲,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些許響聲正好是靜中有動,更有幾分情趣,更為生動。最後就形成了這首詩的定版,韓愈也幫助這首詩成了名,這個故事也正是“推敲”一詞的由來,賈島也因為此詩而成名。

這首詩的大意為:悠閒地住在這裡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園。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著山門。走過橋去看見原野迷人的景色,雲腳在飄動山石也好像在移動。我暫時離開這裡但是還會回來,按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

這個和尚寫了很出名的詩句,因為韓愈而成名,最終卻辜負了韓愈

因為此事韓愈對賈島十分賞識,希望他能還俗參加科舉考試,為國家做出貢獻。但是賈島一生,科舉考試屢戰屢敗,拿不出像樣的成績單,辜負了韓愈的一番栽培。更為重要的是,賈島為人太沒有城府,太愛抱怨。看到宰相裴度的豪宅,他寫出《題興化園亭》來嘲諷,惹得裴度大怒。另外,賈島在考場中寫出《詠蟬》被指認諷刺公卿,甚至還爆出他衝突過微服私訪的唐宣宗,這讓他的前程盡毀。直至後來韓愈病逝,也沒能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著實是可惜。

對於賈島,您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留言或者和朋友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