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把生育“二寶”提上了計劃日程。雖然“二寶”的到來能夠給整個家庭增添更多的幸福喜悅,但是在“二寶”到來後如何權衡好對待“兩寶”之間的愛,如何引導“兩寶”和諧相處,卻成為了為人父母們的必修課。

朵朵是鄰居家阿豔的大寶貝女兒,粉嘟嘟的小臉蛋和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格外惹人喜愛,再加上性格活潑開朗,日常待人接物上也都落落大方 、異常懂事,所以是街坊鄰里公認的好孩子。

然而自從阿豔的“二寶貝”兒子樂樂出生後,朵朵整個人卻呈現出360度的大變樣。性格上少了之前的活潑開朗,悶悶不樂成為了生活常態。

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就連阿豔也經常在與鄰里閒聊時,無奈的表示不知道什麼原因,朵朵不僅對自己突然不再像以前那麼親暱了,並且還產生了莫名的距離感。

一次阿豔帶著兩個寶貝在小區內的休閒區玩耍,只見她全程都抱著寶貝兒子並耐心的向他介紹著各種類型健身器材的樣式功能,反觀朵朵一直都是在獨自滑著滑板車,時不時望向媽媽和弟弟所在的方向,企圖換來媽媽同樣的關注與對視,但卻得不到任何愛的反饋,滿臉的失落剎那間肉眼可見。

由此,朵朵之所以在弟弟出生後性格大變的原因似乎有跡可循。相信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有了“二寶”之後,都會無意識的出現和阿豔一樣的錯誤- -即把過多的關注給了二寶,卻忽略了對大寶的傷害。

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家有“兩寶”時,父母的哪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呢?

對“二寶”過分關注

很多家庭在“二寶”到來後,都會以“二寶”年齡小為由,把更多的精力和愛投入到對二寶的關注和照顧中,自然而然對大寶在成長過程中投入的精力與關注就會相應減少。

然而父母的此般行為,會讓大寶錯誤的以為隨著“二寶”的到來,父母越來越不重視自己,也越來越不愛自己了,於是便會在內心對“二寶”產生不滿甚至厭惡。

不僅不利於“兩寶”之間的和諧友愛相處,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發展。

對“兩寶”區別對待;

很多二胎家庭,在“兩寶”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犯“區別對待”的大忌。“你是姐姐(哥哥)要讓著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比你小,這個玩具就讓他(她)先玩吧”等等諸如此類言語是很多二胎家庭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成年人尚且都會在“不患寡患不均”的區別對待中心生不悅,更何況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因此來自於父母的區別對待,容易引發“大寶”內心的不悅與不滿,甚至這些不滿與不悅,會在大寶的內心久積成疾,引發類似於“嫉妒”、“孤僻”“敏感”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問題的產生。

拿“兩寶”做比較

對於有“兩寶”的家庭而言,在兩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很不自覺的就會陷入對兩寶作比較的漩渦。或許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是為了兩個寶貝之間互相借鑑、彼此成長。

但是無論是“大寶”還是“二寶”,在聽到父母對自己的批評以及對對方的認可時,首先會下意識的對自己進行否認,其次,便會產生對對方的不滿。孩子還尚未成熟的心智會認為自己之所以受到批評,都是因為對方比自己做的好,如果沒有對方的存在,自己也就不會受到父母的批評指責。

因此當父母在“兩寶”之間做比較時,無異於為“兩寶”之間的關係埋下了不和諧的“種子”。

由此可見,對於“二胎”家庭而言,父母在兩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引導至關重要。為了孩子身心健康的茁壯成長,合理的權衡好對待兩個孩子之間的愛、科學的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發展、妥善的維護好和諧的親子關係則是必不可少的。

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引導中,讓“大寶”對“二寶”的到來發自內心的主動接受;

如果“大寶”的年齡在1-2歲之間,那麼此時他們對弟弟(妹妹)的到來是沒有認知的。媽媽們可以借鑑親子畫冊等形象的圖示,幫助寶寶樹立兄弟姐妹的意識。

當“二寶”出生後,父母們不妨讓大寶參與到對二寶力所能及的照顧中,比如引導大寶拍拍“二寶”哄睡,讓大寶幫助二寶遞送一下玩具之類。

在此過程中不斷灌輸給大寶二寶也是家庭的一份子,爸爸媽媽會一直愛護陪伴著他們,幫助大寶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自己哥哥(姐姐)的意識,開心接受二寶到來的事實。

如果“大寶”處於對父母非常依戀的2-4歲年齡階段,父母們需要明白此時的大寶是很難接受和“二寶”分享愛的。那麼,為了讓“大寶”自然的接受“二寶”的到來並且不受到任何影響,作為父母就應當在懷孕期間就對“大寶”做好前期的引導。

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媽媽們不妨告訴“大寶”,即將有一個小寶貝到來,但是不會影響爸爸媽媽繼續愛他。並且直觀的告訴大寶,二寶剛剛出生後會比較調皮,所以需要爸爸媽媽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照顧。

在二寶出生後,不妨給大寶買一個她(他)心儀已久的玩具,告訴大寶爸爸媽媽會一直愛他和弟弟(妹妹)的,讓大寶明白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是不會隨著二寶的到來有任何減少的。

對於年齡大於5歲的“大寶”而言,他們對“二寶”的到來已經具備了自己的認知,媽媽們不妨讓“大寶”參與到對二寶到來的迎接中,強調“大寶”哥哥(姐姐)的主人翁意識。

例如讓大寶來挑選二寶出生後的使用物品,並在此過程中對大寶給予不斷的認可和鼓勵。明確的告訴大寶,二寶的到來不會影響爸爸媽媽對他(她)絲毫的愛,同時鼓勵大寶和爸爸媽媽共同期待二寶的帶來。

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在二寶到來後,為了不讓大寶感受到被忽視,父母可以定期與大寶溝通、陪伴大寶做遊戲、閱讀等。幫助大寶在建立自己哥哥(姐姐)“主人翁”意識的前提下愉快的接受二寶的到來。

有意識的培養兩寶手足情深意識;

《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在教育他的兩個寶貝兒子安吉和小魚兒時,如果兩個兄弟之間發生了摩擦,事後便會鼓勵他們互相擁抱並有意識的告訴他們“我們是兄弟”,而阿吉和小魚兒在節目中表現出的互相惦記和手足情深也打動了所有觀眾。

由此可見,和諧的“兩寶”關係離不開父母在日常教育中對兩個孩子有意識的引導,只有讓“兩寶”明白手足情深的意義,他們才能在彼此相處的過程中更加有愛和諧。

二寶出生後,大寶和二寶如何相處?該如何權衡大寶和二寶的愛?

在“兩寶”成長過程的教育中,不做任何比較;

在兩個寶貝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一定不要做任何的比較。不要因為對一個寶貝的認可“傷害”了另一個寶貝的心;亦不要因為對兩個寶貝的比較惡化了孩子之間和諧的手足關係。在肯定一個寶貝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對另一個寶貝的認可,讓兩個寶貝在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希望所有二胎家庭的爸爸媽媽們,都能夠妥善的處理好“兩寶”之間的關係,分配好自己對“兩寶”之間對等的愛。讓兩個寶貝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身心健康的茁壯成長。

關於二胎家庭如何處理好“兩寶”之間關係,權衡好對“兩寶”之間的愛,你還有哪些方法?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