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前幾天有位讀者跟我聊天,說了這樣一番話:“都說家庭是奉獻的地方,實際上是算計的地方,貢獻者自吹自擂,享受者挑三揀四,受苦者忍氣吞聲,想讓一個家和諧,實在是太難了。”

她為何要說這一段話?原因很簡單,她剛結婚就被催生,婆婆好言好語說盡,萬般承諾生下孩子後幫著帶娃。

她信了,按照約定懷孕了。

可如今孩子出生了,婆婆出點力就叫苦連天,稍有些育兒矛盾,就撂挑子不幹,揚言要“回老家”。

每次婆婆一提要回老家,即便是天大的矛盾她也會退讓,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有苦難言”的狀態,而什麼都知道的丈夫,不僅不出面勸和,只知道挑三揀四,今天嫌飯菜不可口,明天嫌衣服沒及時洗。

不得不說,這位讀者的經歷,是許多女人經歷過,或者是正在經歷的。

婆婆幫忙帶孩子,自吹自擂就算了,還不接受新式思想,動不動就威脅“看不慣我,看不慣我我走”,弄得家裡烏煙瘴氣。

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01 “婆婆動不動就說回老家,我在家一點意見都不敢有”

如今的婆婆,學聰明瞭,她們大多數已經學會不跟兒媳婦爭吵,因為吵架不僅傷身,還不一定能吵得過,她們學會用更加柔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簡單來說,就是罷工,不幹。

朋友小敏的婆婆就是這樣,小敏休完產假後要去上班,因為孃家離得遠,只能請婆婆來帶孩子。

一開始,婆婆滿口答應:“沒問題,交給我吧,我帶孩子的經驗很豐富。

誰知來家裡沒兩天,就開始擺臉色。

先是在飯桌上抱怨現在養孩子太嬌貴,那些輔食太複雜學不會,然後又說小孩白天也不睡午覺,整天哭鬧。

小敏以為是婆婆不習慣現代的養育節奏,心平氣和跟婆婆灌輸了許多育兒理念,告訴她無論是輔食還是孩子的某些行為舉止,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婆婆聽後兩眼一翻:“這麼多規矩啊,我看你們夫妻倆要是覺得我能帶,就帶,不能帶我也趁早走人,這些書書本本的,我一老太婆也搞不明白。

小敏眼看婆婆有些生氣,便用眼神尋求丈夫,丈夫說:“媽,你這是說什麼話,走什麼啊,你就按照你的方式帶吧”,說完嘆了一口氣。

婆婆略有些得意,看著小敏蔫蔫的神情彷彿在說:“看吧,我兒子還是向著我,不捨得我這麼辛苦。”

婆婆眼見第一次用“走人”威脅這麼有效,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任何事都不能不順著她,否則她就要甩手走人,時間久了,小敏一言不發,有苦難說。

小敏說:“誰讓我們倆沒空帶孩子呢,有求於婆婆,那有啥辦法,忍著點吧!有人看就不錯了。”

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02 婆婆之所以強勢,還是想當家作主

聽完小敏這樣說,我忽然想到了之前找我諮詢的讀者,她家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因為有求於婆婆,所以婆婆總是拿回老家威脅,逼得一家人都得圍著她轉,否則的話就什麼也不做。

雖說婆婆是長輩,可以要求兒子和兒媳婦伺候,但在平常日子中,一家人不就該相互幫助,在對方困難的時候搭把手嘛。

婆婆這樣不分時機就要走的行為,更像是在“落井下石”。

曾經有幸跟一位婆婆聊天,她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她說了這樣一番話:“噢,忙活了大半輩子,現在還要伺候孫子?我不想消停點享福?

現在我兒子的家他不能當家作主,是兒媳婦的天下,我那慫包兒子被媳婦治得服服帖帖,我不硬氣點,過去再受氣咋辦。

他們既然有求於我,就得乖乖聽話,要不我就撂挑子走人,他們愛咋地咋地。”

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我不禁失笑,問她:“那您這樣不怕兒媳婦討厭嗎?再說了,你們都是一家人,何必分這麼清楚。日常相處,不就該各退一步嗎?”

婆婆搖頭道:“哎喲,那可不一樣。以前在我們家,老頭子和兒子都聽我的,現在去了兒子家,硬要比兒媳矮一截。

她弄的那些事兒你不知道,天天照著課本養孩子,我一老花眼,做個飯還得考慮放幾克鹽,幾克糖,這不難為我嗎。”

然後她又補充道:“現在的小年輕都不行,按理說以前都是晚輩孝敬長輩,長輩說什麼是什麼,現在倒好,看他們臉色行事。我不愛看臉色,說我我就走,我又不欠他們的。

聽完婆婆這樣說,有一種很直觀的感覺:每個人都有道理,每個人也都很自私。

就拿帶孩子這件事來講,婆婆照看的是自己的孫子/女,按照科學餵養也無可厚非,但是她們也想有自己的晚年生活,所以就將氣撒在了兒媳身上。

她們堅信,在“總要有人犧牲”這個命題下,也總要有人受委屈,這個人不能是自己。

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03 家庭還是應該多溝通

婆媳之間一言不合就“撂挑子”走人,跟夫妻之間一言不合就離婚是一個道理,都很極端。

正確的做法還是應該多溝通,無論是婆婆還是兒媳,都放下些架子。

比如婆婆,先放下自己長輩的身份,別總想在兒子家當家作主,給兒媳立規矩。

再說兒媳婦,也該少些盛氣凌人的高傲,老年人不接受新式思想一貫有之,溝通的時候儘量心平氣和一些。

其實,我是比較懂兒媳婦的苦:“我說不生孩子,你偏催我生,生了孩子之後又不幫忙帶,說兩句還不樂意,我怎麼這麼命苦。”

有句老話叫多年媳婦熬成婆,一代人“欺負”一代人,惡性循環永遠不止。

婆婆是過來人,也是從卑躬屈膝的兒媳婦時代過來的,與其說要與兒媳婦爭個高低,倒不如俯下身設身處地的想想,別讓自己曾經受的苦,再加註在另一個女人身上。

相互理解這個道理,不僅要懂,還要做,否則的話,矛盾不僅會發酵,心結也沒那麼容易解開。

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婆婆動不動就要走的行為?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