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 何飛:應對下行壓力宏觀政策仍需逆向調節

應對下行壓力宏觀政策仍需逆向調節

——2018年三季度GDP數據點評

點評人員:

連 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何 飛(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事件:

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10月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

點評要點:

三季度GDP增長6.5%,首次跌出前12個季度6.7%-6.9%的增速區間,這表明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經濟增長穩中有緩,消費基礎作用則繼續鞏固。

1、兩大主因導致三季度經濟增速下滑

一是外部不確定性加大是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儘管從出口數據看,三季度外需較為平穩。前三季度我國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6.5%,加快1.8個百分點,順差14331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8.3%。但由於中美經貿摩擦升級預期不減,國內企業信心不足,投資佈局及生產經營受到干擾,同時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中國的股市和匯市也受到聯動影響。由此可見,外部不確定性加大是導致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重要因素。

二是基建投資增速下滑拖累經濟增長。從內需看,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1.1%。從單月看,9月消費增速同比增長9.2%,連續兩個月回升0.2%個百分點,這表明未來消費回升仍然可期。相比消費,投資增速尤其是基建投資增速下滑較明顯。從總量看,前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2.1%。從投資類型看,製造業投資增長8.7%,比上半年加快1.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6個月加快;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9%,增速繼續保持高位。基建投資是導致投資增速下滑的主因,前三季度基建投資增長3.3%,是2014年以來的最低增速,拖累經濟增長。

儘管三季度經濟增速出現下滑,但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仍是亮點。從產業結構看,產業發展持續升級,前三季度三產增加值增速比二產快1.9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1%,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高於二產12.7個百分點。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基礎作用繼續鞏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0%,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6.2個百分點;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從投資結構看,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9%,增速比全部投資快9.5個百分點。從貿易結構看,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3.5%,佔進出口總額的58.4%,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

2、四季度經濟增長怎麼看?

一是經濟增長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三季度企業“搶出口”現象較為明顯,應激式出口過後,未來對美出口放緩概率較大。同時,歐洲市場需求走弱、美聯儲加息導致新興市場波動加劇,都將對我國出口帶來影響,四季度貿易順差可能進一步收窄,預計全年外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負。雖然8月後宏觀政策趨向積極,加大基建投資補短板得到明確,四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探底回升,但全年增速可能大幅低於去年。更重要的是,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將繼續幹擾國內生產投資預期,在此情況下,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長為6.5%,全年實現6.5%的經濟增速預期完全有信心。進一步看,明年經濟將面臨更大挑戰,開發投資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影響可能在明年初集中顯現。

二是經濟具有韌性,消費具有平穩增長潛力。儘管內外部環境較為複雜,但中國經濟依然具有韌性。隨著去產能任務基本完成,部分行業增長勢頭有望回升。創新型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快速發展。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的出臺,將對消費起到提振作用。今年10月,新個稅起徵點正式實施,中低收入人群稅負降低,有助於擴大消費。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有望帶來新的消費熱點。同時,國務院新近發佈的《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將會對消費轉型產生更大的推動力。未來隨著政策逐步落地,消費需求增長仍有較大空間和潛力。

3、未來宏觀政策仍需逆向調節

為應對今年底和明年初經濟增長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逆向調節很有必要。預計未來宏觀政策將更有針對性,既會有一系列具體的短期政策,也會有相應的中長期應對舉措。

未來應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要加大基建補短板力度,在新技術佈局、城市更新改造、偏遠地區交通設施建設等領域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發揮好財政政策在擴內需方面的主導性作用,可考慮適當提高財政赤字容忍度,必要時可恢復至3%的赤字率,通過定向增加財政支出重點支持醫療、教育、環保、租賃住房等公共支出,著力緩解內需走弱壓力。此外,財政政策在引導和促進民間投資方面要發揮更大作用,為民間資本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引導和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重大投資項目。

穩健的貨幣政策總基調應當繼續維持,一方面,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應大幅放水,避免槓桿率出現新的攀升。在流動性合理充裕條件下,推動貨幣市場利率繼續適度下行,保持國債收益率水平在現有水平上下。另一方面,可適時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切實解決民營企業盈利不佳、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此外,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避免人民幣匯率出現持續單向貶值的走勢。

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重大改革,以全面擴大開放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加快推動減稅降費進程,繼續推進個稅及養老改革,提高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保證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速持續同步。在應對經貿摩擦方面,關鍵還是要堅定信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