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今年的“五一”,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勞動節。千千萬萬普通的勞動者,默默奮戰在復工復產的第一線,以時不我待的精神,不捨晝夜、只爭朝夕。

在技術攻關的前沿陣地、在脫貧攻堅的田間地頭、在重大項目的操作現場、在戰勝病魔的防疫一線,都有優秀的龍江兒女在砥礪前行、引領方向、敢為人先、業績斐然。

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臥車四機群機群長 孫兆亮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幾十年深耕崗位,錘鍊本領,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用“膽大心細”的“刀法”叫響“龍江製造”,一起來認識“刀客”孫兆亮。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哈爾濱汽輪機廠承擔著國家重點工程的汽輪機生產任務,這幾天,保護汽輪機“心臟”的軸承殼體加工工作讓大家犯了難。要在腔體內部進行精度0.02毫米的精加工,就像是蒙著眼睛在花瓶內壁雕刻,而且每次下刀準度都要達到頭髮絲的三分之一。

能挑戰這個難度的只有孫兆亮。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哈電汽輪機軍工事業部 臥車四機群機群長 孫兆亮

這時候就需要膽大心細!膽大就是敢於上刀,你看不見也敢幹活;心細是刀具裝夾的穩固性和程序的準確性要很高,如果這一個槽子幹壞了,其他工作再好它也是個廢品。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孫兆亮的底氣源於他近30年來一次次的“實戰”,手上的傷口好了又壞,他的“刀法”也越來越“精進”。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哈電汽輪機軍工事業部 臥車四機群機群長 孫兆亮

1990年我剛進廠的時候都是笨床子,靠手搖而且鐵屑亂崩。現在都是數字化管理,基本上不受傷了。我經常講一句話,這是“夏利換大奔”。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換上了“大奔”的老孫還不滿足,這些年靠著自己摸索愣是把它裝成“頂配”。不僅自主創新上百種工裝、夾具和刀具,還摸索著攻克了困擾行業專業領域多年的難題,將功效提升了70%,這項成果至今為公司節約3000多萬元。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哈電汽輪機軍工事業部 臥車四機

群 車工 孫洪彬

他教會了我們很多加工方法,他每次都能在一個新的事物上發現一些創新的東西。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至今,孫兆亮依然保持著平均每年30多項創新項目的紀錄,“孫兆亮操作法”、“孫兆亮創新小組”已經成為傳奇,可老孫並不滿足,他希望自己的“絕活”可以成為誰都能做到的“本能”。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最美勞動者|“刀客”孫兆亮:用責任與擔當詮釋“工匠精神”

哈電汽輪機軍工事業部 臥車四機群機群長 孫兆亮

我認為更大的責任是把所有人的水平都提升到像我一樣,甚至能夠超過我。我想把我們團隊打造成一支新型的產業工人大軍,來之能戰、戰之則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