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人征服江山?科爾沁代表的蒙古和清朝到底有怎樣的恩怨糾葛?

導讀:用女人征服江山只是一句俗語,這個和以科爾沁為代表的蒙古和清朝的聯姻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從海蘭珠到孝莊太后,從沒有一個嫁入滿清皇室的蒙古公主為自己的部族開過後門。她們似乎更遵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習俗,處處以愛新覺羅皇室利益為重。滿蒙聯姻是滿清對蒙古的三大國策之一,如果蒙古真存在用女人征服江山的話那就沒有其他"分封以制其力","崇釋以制其生"這兩項 滿清針對蒙古各部的政策了。所以嫁入滿清有作為的蒙古姑娘比如孝莊太后處處以大清利益為重,這點我們從《康熙王朝》之類的影視劇中情節就可以看得出來。蒙古各部和滿清的關係類似奚族和契丹國族的關係,比如契丹皇族耶律氏基本世代都和奚族聯姻。


用女人征服江山?科爾沁代表的蒙古和清朝到底有怎樣的恩怨糾葛?


滿蒙和親開始於蒙古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屬於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兒的封地,屬於蒙古東道諸王之一。明嘉靖三年 合撒兒14 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一系為躲避戰亂,率部遷徙到嫩江流域稱嫩科爾沁。一百年後,科爾沁首領和崛起的後金首領努爾哈赤正式結為盟友。盟友如何鞏固,聯姻就是最好的方式。從此開啟滿蒙長達三百多年的相互嫁娶的歷程,從後金開始到清朝結束滿蒙之間的婚嫁達到586次。被譽為科爾沁明珠的元妃海蘭珠以及孝莊太后都是科爾沁的美女,都嫁給了皇太極。通過聯姻滿清統治者把蒙古各部和自己的利益捆綁成為利益共同體,也成為維護滿清的支柱之一。


嫁入滿清皇室的蒙古美女都以婆家人利益為重,所以也不存在通過女人征服江山的說法。

蒙古和滿清貴族相互通婚維持著同盟關係,雖然有利益往來但是跟老百姓居家過日子類似出嫁的女兒往往還是以婆家的利益為重。孝莊從科爾沁蒙古嫁到後金,經歷了皇太極、多爾袞、順治、康熙幾代人孝莊都一心一意為了大清王朝。比如《康熙王朝》中準噶爾大汗葛爾丹派使者要求藍齊兒格格和親,藍齊兒跑到老祖奶奶孝莊太后那裡哭訴。她們的一番對話真實的表明了聯姻的關係:

你嫁給葛爾丹也是為了大清,你要知道你嫁給他不是為了當奸細。你要好好的愛他,你要為他煮飯,你要為他熬茶,為他生兒育女。他葛爾丹是蒙古人,你老祖奶奶也是蒙古人。老祖奶奶還年輕的時候就嫁給了和碩貝勒皇太極......無論我們嫁給什麼人都是為了大清國


用女人征服江山?科爾沁代表的蒙古和清朝到底有怎樣的恩怨糾葛?


而藍齊兒嫁給準噶爾大汗葛爾丹後也確實以家庭和丈夫為重,而葛爾丹也非常喜歡她、寵愛他,很快他們就有了自己的孩子阿密達。 在準噶爾和大清戰場對壘時雖然藍齊兒很痛苦,但是對結果也可以接受。隨著這只是虛擬的情節,但是從孝莊太后和藍齊兒這兩個聯姻對象的縮影身上可以看出所謂用女人征服江山的說法在滿蒙聯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蒙古各部與清朝的恩怨糾葛

說到滿蒙之間的恩怨就必須講到大清王朝針對蒙古的三大國策:”南不封王北不斷親","分封以制其力","崇釋以制其生"。第一條聯姻我們上面講過了蒙古姑娘嫁給滿清貴族,而皇家公主或者格格嫁入蒙古後,又繁衍大量的子孫後裔王公臺吉,他們都與清帝有甥舅或外孫外祖父等關係。所以說聯姻關係也能夠從兩方面牢固的維持滿蒙的關係。弓馬騎射嫻熟的蒙古各部正是人口基數較少的聯姻對象,在維持國家利益上滿蒙是一致的。


用女人征服江山?科爾沁代表的蒙古和清朝到底有怎樣的恩怨糾葛?


所以滿清不但可以抽調蒙古騎兵參與國家平叛,而且可以增加滿清自己威懾反對勢力的砝碼。清代的蒙古姻親集團成為清廷維持北疆、西北疆乃至內地安定的倚重力量。數百位皇家公主格格們嫁入蒙古貴族繁衍出的龐大貴族階層,由於親戚關係天然對於大清有著向心力。所以說滿蒙聯誼是清朝能夠維繫對蒙古穩固統治的可靠保障。


分封以制其力

指的是盟旗制度,簡單的說就是各部劃定草場和遊牧場所。放牧也不得跨界,否則就要受到懲罰。所以既不能越界遊牧,又不能南下劫掠蒙古各部對抗天災只能其希望與大清王朝的救助。況且由於沙俄侵佔西伯利亞更北部的遊牧部族再也不能南下草原作為新鮮血液補充,這就讓蒙古對於大清王朝的依賴度大大增加.

崇釋以制其生

指的是清廷在蒙古族中大力提倡喇嘛教。無論貧富每家均有人當喇嘛。蒙古各地都有喇嘛廟,喇嘛享有免除兵役、差役的特權。除此之外,喇嘛廟寺有廟產、領地。喇嘛不結婚且崇尚和平,所以此舉對於滿清控制蒙古部族的人口有重要作用。所以蒙古各部對於滿清的這項政策非常的反感。


用女人征服江山?科爾沁代表的蒙古和清朝到底有怎樣的恩怨糾葛?


小結:

類似奚族和契丹皇族聯姻方式的滿蒙聯姻不能造成用女人征服江山的結果,反而對於鞏固滿清貴族對於邊疆的統治有重大的意義。至於其他兩項滿清針對蒙古的政策不過是鞏固滿清統治的方法,這三項政策把滿蒙形成利益共同體維繫了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地位。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