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勇敢走出被体制化的生活

今天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被深深的震撼到了。终于知道了一部优秀电影是什么样子的,想对“体制化”一词来浅谈一番。

剧情简介

《肖申克的救赎》是由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主演,关于自我救赎和救赎他人的主题。在20世纪40年代末,年轻的银行副总裁Andy被控告谋杀妻子和情夫,被判处终身监禁。在一个叫肖申克的监狱里,Andy向“什么东西都可以搞到”狱友Red弄来了一把石锤。以石锤为契机,Andy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这鱼龙混杂,罪恶横生的监狱中逐渐找到了他的生存之路,Andy帮狱警逃税,帮典狱长洗黑钱,以此获得了监狱稍好的待遇。直到一次偶然,当年Andy弑妻罪行的真相逐渐被揭开,使得Andy开始实施自由和救赎之路的计划。

被体制化扼杀的人生

肖申克监狱里有个叫布鲁克的老人,他大概60几岁,他人生的50年都是在监狱度过的。布鲁克已经习惯了监狱里的生活,当花甲之年被释放出狱,布鲁克的第一反应是用刀指向狱中好友,以便能继续在狱中过他能把控的人生。在计划失败,重回社会后,出于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种种不适应,夜夜从恐惧中醒来的他,选择用上吊结束他最后的生命,并且刻下“布鲁克到此一游”。

布鲁克50年的监狱生活,俨然成了一个井底之蛙了。他在狱中,可以过得得心应手。出了社会,他却只不过是个年迈手脚不灵活,不中用,被人嫌弃的老人罢了。所以,布鲁克最终被迫走向死亡。

《肖申克的救赎》——勇敢走出被体制化的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勇敢走出被体制化的生活

被高高的围墙竖起来的监狱里,一开始你恨它,接着,你适应了它,时间久了,你开始离不开它,那就是被体制化了。而在布鲁克余下的生命里,离开了体制化的监狱,无从适应,终被扼杀。

《肖申克的救赎》——勇敢走出被体制化的生活

心怀希望,勇敢走出体制化的“监狱”

如果说,布鲁克是被体制化困住并且扼杀的人,那么Red则是勇敢冲破体制,给人生别样可能的机会。在Red假释出狱后,40年在狱中上厕所都要打报告,以致他回归社会后依然改不了这习惯,不仅如此,他也像布鲁克一样,每晚从恐惧中醒来,在他差点也要走上布鲁克的老路时,昔日已逃出监狱的老友Andy通过大树底下的邀请信让Red的人生有了希望。这是逃离体制化生活,重新开始人生新篇章的契机。而Red也成功勇敢的抓住了这个契机,这是令人感动的,令人敬佩的。

《肖申克的救赎》——勇敢走出被体制化的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勇敢走出被体制化的生活

监狱,待得太久,会让人习惯。其实纵观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在职场上,许多人干完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后,也不再学习提升自己。待在一个看似舒适安全的圈子里不愿意或者不敢走出来。残酷地说,这对自身以后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一个人必须心怀希望,勇敢走出舒适能掌控的环境。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勇敢走出被体制化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