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疫情下的眾生相,什麼是該信的?什麼是不該信的?我們該有自己的判斷”


這場疫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


我們曾經以為疫情本身是最大的災難,控制好國內、再防範好國外,就勝利了。


但最近,隨著國外疫情加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指責中國。


中國正在面臨艱難的國際處境,而這,也許是一場比疫情本身更復雜、更深遠的考驗。


中國到底有多難?我們又該怎麼辦?


我們應該知道,因為這和每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01

忽然之間,變天了


疫情發生以來,情況瞬息萬變。


最初它是健康問題。狡猾刁鑽的病毒,出其不意地擊垮了很多人。


很快,它又引發了經濟問題。為了應對疫情,人們幾乎不能工作、不去消費,全球經濟大受影響。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現在,更大的次生災害來了:新冠疫情,已經從健康、經濟問題,深入到了政治問題。


最近,美英法等很多國家忽然抱團指責中國,把中國推到了一個艱難的處境。


第一個,是美國。


早期還好。1月24日,特朗普還說:“中國一直在努力遏制新冠病毒,美國感謝中國的努力和透明化。”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類似的話,他講過不少。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但最近美國疫情加劇,特朗普和他的政府急需甩鍋,於是話鋒調轉,開始不斷指責中國。


說中國隱瞞疫情。

說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

說如果中國故意散播病毒,就必須承擔後果。

說中國囤積個人防護設備,從中牟取暴利。

說中國或許延誤通報疫情信息,目的是搶先一步生產疫苗,贏得國際商業競爭。

……


越來越汙水猛烈地潑過來,而且最近非常集中,美國CNN的一檔節目表示:特朗普決定指責中國。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決定”指責中國,這個詞很有意味。


通常,我們要不要指責一個人,應該是發自本心的,他錯了,我們就指責,沒有錯,就不指責。


而“我決定指責你”,那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利益衡量的,往往是“對我有利”,所以“我決定指責你”。


毫無疑問,特朗普此刻指責中國,是對他有利的,除了可以推卸他抗疫不力的責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美國疫情水深火熱,人們生活大受影響,不滿情緒越來越重。民眾除了對政府失望,也難免對中國有諸多不滿。指責中國,可以為特朗普贏得更多支持。


當然,不只美國。


最近很多國家都開始公開指責中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荷蘭、瑞典、巴西、加拿大……紛紛扎堆變臉。


比如德國。


德國總理默克爾此前一直稱讚中國的抗疫努力,但前幾天她口風突變,敦促中國在疫情上“儘可能保持透明”“提供更多關於疫情早期的信息”。


儘管這個表態比較委婉,但明眼人還是可以看出態度的轉變。


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德國《圖片報》,隨後直接炮轟中國“隱瞞疫情”“違反國際法”,應該賠償德國1490億歐元。很快,德國媒體紛紛跟進,“組隊”要求追究中國責任。


還有法國。


兩個月前,馬克龍總統說的是:對中國政府採取的有力抗疫舉措表示欽佩,對中方本著公開透明態度同各國合作抗疫表示讚賞。


但4月16日,他忽然換了說法,表示:中國在處理疫情中“存在灰色地帶,西方不要過分幼稚”、“顯然發生了一些我們並不知道的事情”。


還有英國。


3月30號,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在回應英國人對中國的指責時,說“我們和中國有很好的合作”。


而4月16日,在馬克龍發表言論同一天,這位暫代首相職責的外交大臣改口說:“毫無疑問,這場危機過後,我們和中國的關係不可能回到以前那麼好了,我們需要他們就疫情問題給出答案,病毒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不能及早阻斷病毒?”


類似這樣的“變臉”,最近頻頻發生,原因和美國類似。


一是這些國家疫情形勢都很嚴峻,民眾不滿情緒高漲,政府只好轉移矛盾,拉中國一起背鍋。


二是西方國家,或多或少對中國抱有偏見,甚至敵意。順風順水時,還能保持友好合作,一旦出現矛盾分歧,臉色立刻就不好看了。


之前有媒體報道過,國外出現了很多“向中國索賠”的聲音。


3月13日,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宣稱,要對中國政府發起集體訴訟。


3月24日,美國參眾兩院引入多項議案,要求向中國索賠。


3月31日,澳大利亞一議員稱“收回達爾文港和中國公司租用的農地”,作為“疫情賠償”。


4月4日,印度律師協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申訴”,向中國“索賠”20萬億美元。


4月5日,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在一份報告中,提出可以向中國“索賠”4萬億美元。


……


之前這些都還只是嘴炮,而4月22日,美國密蘇里州付諸了行動,該州檢察長真的提起了民事訴訟,向中國索賠。


他說:中國政府欺騙了全世界,未如實告知新冠病毒危險及傳染本質,在阻止疾病擴散上做得太少。

他們需要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


他同時指控中國“囤積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導致疫情惡化”。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現在,中國面臨多個類似訴訟,特朗普也說“相信這不是最後一起”。


最早聽到這種荒謬的“索賠”聲音,我還覺得應該只是個別人的瘋話,不值得關注。


而這幾天,“聯合聲討”“圍堵中國”的勢頭越來越猛烈。美英法等國,大有抱團“清算”中國之勢。


這讓人不得不重視起來,也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當年的八國聯軍,想到清政府被迫賠償八國聯軍4.5億兩白銀的屈辱。


中國還會像一百年前的大清朝那樣,任他們宰割嗎?割香港,割澳門,傾家蕩產賠銀子?

02

他們會得逞嗎?


當然不!


4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答相關問題時,說得很到位:


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可能在任何時間、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現。


中方同其他國家一樣,受到了新冠病毒的攻擊,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更不是病毒的“同謀”。


2009年,H1N1流感首先在美國確診並大面積暴發,蔓延到214個國家和地區,導致近20萬人死亡,有誰讓美國賠償了嗎?


上世紀80年代,艾滋病首先在美國發現並蔓延至全世界,不知給多少人造成痛苦,有誰找美國追責了嗎?


2008年發生在美國的金融動盪,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最終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有誰要求美國為此承擔後果了嗎?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是啊,幾乎一模一樣的事,為什麼發生在美國,你們就覺得理所當然,發生在中國,你們就要索賠?講不講道理?


之前捷克總統也回答過類似問題,他說:


“如果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最早在中國暴發就向中國索賠,那麼瘋牛病從英國傳播出去,我們應該向英國索賠;埃博拉病毒起源於非洲,我們應該向非洲國家索賠……陰謀論的說法是可笑而悲哀的。”


很多人可能看不懂這裡面的道理,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了,好比一個班級裡,有個同學感冒了,很快班裡其他同學也感冒了。


那麼其他家長可以拉住第一位同學說“你必須賠我們醫藥費”嗎?


不可以,對吧,更何況,第一位同學是怎麼感冒的,其他同學又是不是他傳染的,這些還沒有定論。


又何況,之前也發生過“一個同學感冒傳染全班”的事,從來都沒有人要求過第一個感冒的同學賠償啊。


所以,因為新冠疫情而向中國索賠,是很荒唐的事。


中國當然不可能讓他們得逞,甚至那些叫囂賠償的人,多半也知道他們不可能得逞。


就是說,“索賠”本身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或者說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他們為什麼要找我們索賠?為什麼不找美國H1N1流感索賠,不找非洲埃博拉索賠,偏要找中國索賠?


是隻有中國有錯,美國非洲都沒錯嗎?怎麼可能?


這背後,有特別複雜的故事。

03

他們為什麼針對中國?

先說說中國吧。


其實很多中國人並不瞭解中國,更不瞭解自古以來中國和世界的關係。


中國,從秦朝到清朝中期,近2000年的時間裡,基本上都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


中國從未長期地和另一國在平等的基礎上交往過,因為中國從來就沒碰到過大於中國的社會。


很長時間內,中國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在眾多方面都表現優越,是周邊國家學習的榜樣。


那時,外國使者見皇帝不是為了談判或談國事,而是“前來領受聖上的文明教化”。


皇帝也從來不與其他國家元首會晤,皇帝接見他們只是一種禮貌和恩德……


所以自古以來,中國在全世界的地位都非常之高,當屬皇家貴族。


只是200多年前,西方進入工業社會,迅猛發展,中國沒跟上這一步,才落後了。


因為落後,又捱了打,所以從領先大國變成了破落窮國,窮,日子就不好過,就被人看不起,就時不時受欺負。


所以當戰爭結束,社會穩定之後,中國自然是要拼了命地往前追。


鄧小平早就說了:“發展是中國的最大戰略,要發展,就要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否則兵荒馬亂的,我們就沒精力也沒心思搞科研,搞建設,對吧。”


所以鄧公還有兩句話,非常英明:


“如何處理發達國家對我們的強大戒心?——不要批評別人、指責別人,過頭的話不說,過頭的事不做。”


“外交活動要以趨利避害為主,不為自己樹立對立面,越發展越謙虛。”


為了贏得發展的時間,這些年中國付出了很多,忍下了很多氣,花出去了很多錢,向幾乎所有國家示好,不斷地跟全世界解釋、承諾我們不稱霸。


而這一切,換來了相對平和的國際環境,中國抓住機會,向前狂奔,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成就有目共睹。


1980年,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人還掙扎在溫飽線上,有自行車的家庭都很少。


現在,中國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小汽車,人們發愁的早就不再是吃不上飯,而是減不下肥。


這是1985年中國的城市街景: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這是三十多年後的中國城市: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其實不用照片,中國的每一個成年人,應該都能清晰地感覺到生活在迅速地變好。


很多人都覺得,社會發展、生活變好,這都是天經地義的。


當然不是。


這幾十年,大部分國家都發展緩慢,人們生活質量提升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中國,對比一下:


1970年,美國人的家庭裡,冰箱、洗衣機、電視、電話,普及率都超過了80%,連空調的普及率都接近40%,幾乎家家有汽車。


他們過著中國人完全不敢想象的生活。而現在呢?


2015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戈登在他的經典之作《美國增長的起落》裡寫道:“今天的美國人,在吃、住、行、衛生醫療等基本生活維度上,跟50年前沒什麼兩樣。而底層90%民眾的實際收入和財富值竟然是負增長的。”


再看我們。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GDP增長了170多倍,被稱作“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蹟”。


關鍵是,歷史上大國的崛起,通常都是靠侵略和擴張。


而中國是和平崛起,不對外侵略和掠奪,不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只是憑藉中國人的智慧、勤勞、不服輸,就硬生生地發展到了今天,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真的不容易,也真的了不起。


現在,中國這個一度落魄的貴族,沿著一條獨創的、充滿艱辛的探索之路,幾十年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盡力示好,終於重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重拾曾經的大國榮耀。


這讓中國人倍感振奮,但,這也讓有些國家深感威脅,地球就這麼大,資源就那麼多,而且中國和西方模式不一樣。


那麼中國強大後,會不會搶走他們的蛋糕?


這些年裡,西方國家眼睜睜看著中國快速發展,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只不過很少有人能看懂中國。


早期,美國的頭號敵人是蘇聯,美國極力要拉攏中國,一起對抗蘇聯。


而蘇聯解體後,很多學者對中國的看法非常不一致,既有“中國威脅論”,又有“中國崩潰論”。


很多人相信,中國的模式是走不遠的,不用管,中國自己就會崩潰。


前些年西方國家一直在“中國會強大還是會崩潰”這個論題裡,來來回回辯論,辯來辯去,中國越來越強大。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扛住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又扛住了。


這讓西方國家不得不擦亮眼睛,重新認識中國,於是中國威脅論,漸漸站了上風,而這次新冠疫情,中國首先爆發,但是又穩穩地扛住了。


這回西方國家是真的不淡定了,所以什麼集體索賠、抱團問責之類的歪點子就都來了。


美國和日本甚至有意資助他們的企業撤出中國,現在,美國已經把中國當成了頭號戰略對手。


他們不接受強大的中國和他們並駕齊驅,甚至連接近他們都不行。


就像一個班級裡,那個在班裡呼風喚雨的學霸,不願意看到第二名和自己越來越近。


最近,準備競選下屆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和拜登分別發佈競選廣告,不約而同地拿中國說事。


特朗普抨擊拜登對華友好,說:“美國必須阻止中國”“如果要阻止中國,必須阻止拜登”。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今天有多難


拜登則立刻回擊“特朗普對中國態度軟弱” ,雙方都爭著表示自己對中國更強硬。


這對中國,顯然不是個好消息,因為以中國現在的實力,真的還無法跟美國抗衡,中國還需要時間發展。


如果美國拉攏其他國家一起針對中國,遏制中國,那對我們的影響無疑會很大。


但是現在看來,之前那個相對平和的環境一去不返了,中國正面臨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國際形勢。


以後的路,恐怕要更坎坷了。

04

中國自身有沒有問題?

當然有。還不少。


你想想,一個國家在40年裡,大手筆地開疆闢土、突飛猛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怎麼可能不出現各種問題?


成長的代價不可避免,甚至還很大,但從全局上看的話,集中精力往前跑,還是很對的一條路。


我個人比較樂觀,比較相信中國在國力強盛、人民素質整體提高之後,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一個有錢有力量的國家,自然要尋求精神層面的進步,我們要有耐心,多給中國一些時間,不要急著追求一個完美的中國。


就像1970年,中國人會問:“為什麼我們這麼窮,美國人的汽車電視摩天大樓,我們何時才能有?”


在當時,沒有人能給出答案,但是如今,那些夢寐以求的東西我們都有了,而此刻,也有人在追問,美國的另一些東西,我們為什麼不能有?


眼下也無人能答,但我總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路是一步步走的,假以時日,該到達的地方,我們自會到達。


還有一點我特別想說:這個國家有問題,我期待修正,但我絕不期待別的國家來修正。


所有指望其他國家來把中國變更好的人,都是大傻子。


這個世界,雖然有合作共贏,有友好交流,有善意幫扶,但根本上還是一個叢林社會,競爭激烈而殘酷,永不停息。


就算中國模式跟美國一模一樣,美國也不會放任中國崛起,不打壓不遏制,和我們手牽手做好盆友


如果讓美國按照他們的意願修正中國,我們就可能淪為他們的盤中餐。


有句話說,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內部打破,是生命。


所以,我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傻兮兮地拱手相送,變成別人的食物。

05

大家都別吵了


一場疫情,讓國人前所未有地分成了水火不容的兩派。


支持方方和反對方方的。

支持陰謀論和反對陰謀論的。

支持中國支援外國的和反對援外的。

認為病毒起源美國的和認為不是的。

……


爭得不可開交,而且雙方都覺得自己英明清醒,而對方辯友全是傻蛋,我的總體感覺,就是很像那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一頭大象站在哪裡,盲人們伸手去摸:


摸到尾巴的,覺得大象長得像一根繩子。

摸到耳朵的,說是像扇子。

摸到腿的,堅稱像柱子。


誰說得對呢?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我們現在爭論的這些話題也是一樣,我們都不是專家學者,都對國家大事知之甚少,很難站在一個高度上,從全局看問題。


大部分人,都是在盲人摸象的狀態,看到了國家抗疫勝利的,就覺得祖國太牛了,無可挑剔,看到李文亮等等的,就悲觀失望,覺得沒救了。


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這都不是完整的中國。


我們都以為我們看到了所有,但事實上都只看到了這個國家一個極小的部分。


有太多重大的、關鍵的部分,我們聞所未聞,真實的中國,遠比我們所看到的要深刻、複雜。


而中國應該走什麼樣的路,更遠遠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清楚的。


所以,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理性討論,但千萬別以為自己絕對正確,更別整天上綱上線,你罵我小粉紅,我罵你恨國黨,甚至滿口髒話不堪入耳,這樣真的不好。


其實不管你是覺得中國好讚美中國,還是覺得中國不好批評中國,只要你的初心是希望中國更好,就沒有問題。


認知不同而已,沒必要非得爭個你死我活。


我最厭惡的,是那種對中國冷嘲熱諷、幸災樂禍的人,他們一邊享受著中國發展的成果,坐在空調房裡吃香喝辣,一邊盼著中國變壞,一出事就諷刺挖苦、看中國的笑話。


這種人,就該滾出中國。

06

我們應該做什麼?


前幾天,有個讀者給我留言,問“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我們中國人應該怎麼做”。


我覺得問得很好,所以今天寫了這篇文章。


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


每個人都做好自己。

你希望中國什麼樣,你就怎麼做。

你希望中國人都有素質,那你就做個有素質的人。

你希望中國人都愛崗敬業,那你就做個愛崗敬業的人。


而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好好認識世界,認識中國,學會從全局上看問題。


作為中國人,我們總要大體知道:


中國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中國為什麼要走現在的路?

中國的問題,怎麼修正?


如果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我們心裡都有數,就能少說很多傻話。不會妄自菲薄,也不會妄自尊大。


然後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國家現在內憂外患,真的很不容易,也真的很努力。


她有需要反思和改變的地方,但她更是我們必須珍愛和維護的祖國。


如果中國和其他國家發生衝突,我們必須團結一心,堅定不移地和國家站在一起!


作者簡介:李月亮,高人氣專欄作家,新女性主義者,紮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你要活成一束光》噹噹網熱賣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