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臨退休民警堅守一線 站好最後一班崗

數十年前,他們毅然從警,意氣風發,把滿腔熱血投入到公安事業。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把智慧和青春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用一顆赤膽忠心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寧,他們就是恩施公安老民警,一群即將卸下幾十年戰衣,但卻依然堅守崗位的可親可敬的人。

恩施:臨退休民警堅守一線 站好最後一班崗

辛亞峰:風雨兼程35載 不移白首之心

當眾多年輕人逐漸成為公安的中堅力量,他卻即將迎來人生的“花甲之年”。作為一名參加工作35年的老黨員,他從未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他不懼不退,衝鋒在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在護航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過程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建始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秩序中隊民警辛亞峰。

從大年初一至今辛亞峰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抗疫之始,他主動請纓到防疫卡點執勤,他說:“雖然我年紀大,但是身體不比年輕同志差,疫情防控任務這麼重,老同志不能退縮。”疫情防控檢查點的輪崗執勤時間是午夜和凌晨,所以他經常與深夜的濃霧、清晨的朝陽相伴。

“違法就要受到法律應有的處罰。”這是辛亞峰工作的宗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人流量增多,交通運輸秩序有序恢復,各類交通違法行為也有所抬頭。4月16日晚,辛亞峰在對一起酒駕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時,嫌疑人擔心扣分,欲向辛亞峰求情。辛亞峰當即果斷拒絕,表示自己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並對當事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我的一言一行都要對得起我所穿的警服。”辛亞峰常說。

為了保證轄區的道路通暢,辛亞峰每天都會在轄區巡邏,指揮車輛有序停放。他在執勤期間嚴格把關,遇到騎摩托車不戴頭盔的人一律不給放行。他平時一絲不苟,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顯得不近人情;勸導時又絮絮叨叨,在別人看來這是份“討人嫌”的差事,但他卻甘之如飴。“頭盔就像一道‘安全鎖’”,我們的勸導也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辛亞峰說。

臨近退休,辛亞峰卻不想退居“二線”,繼續在工作崗位上辛勤地耕耘,用堅守書寫崗位上的不平凡。

恩施:臨退休民警堅守一線 站好最後一班崗

陳建軍:36年從警路 忠誠無悔監管情

陳建軍,今年58歲,是咸豐縣看守所巡控崗位的一名普通民警。從警36年,他先後在治安、交警和刑偵等部門工作,今年是他在看守所工作的第10個年頭。他個頭不高,但精神矍鑠,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他也慢慢地從同事口中的“小陳”變成了“老陳”,歲月在變,但是他的初心從未改變。

戰“疫”打響後,咸豐縣看守所於2月7日啟動戰時機制,對監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老陳接到單位通知後,沒有絲毫猶豫,回家收拾好衣物,揣著降壓藥,匆匆與妻子交待了幾句,便一頭扎進監區,開始了特殊時期的執勤工作。

“老驥伏櫪”的陳建軍有著豐富的監所工作經驗,尤其在巡控崗位上,他更是時刻緊盯著監控屏幕,仔細觀察各個監室內的情況,發現異常狀況後及時處理,因此避免了緊急狀況的發生。疫情期間,他更是充當了監所“知心大哥”的身份。為消除疫情期間在押人員的疑慮和恐慌,老陳利用監區對講系統主動給在押人員宣傳防疫知識,同時講政策、分析形勢,打消在押人員的焦慮,讓在押人員慢慢放下恐懼,為創造穩定良好的監區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確保看守所環境安全,老陳主動承擔起監所消毒工作,早晚各一次,對包括供應商送貨車輛和人員在內的一切外來車輛、人員進行無差別消毒管理。在看守所的角角落落,都能看到他認真負責的身影。“老陳就像一頭勤勤懇懇的‘老黃牛’,每天在所裡面看到他我們心裡都特別踏實。”看守所教導員李建文說道。

“我們最初考慮到老陳身體不好,血壓又高,沒有給他安排夜班,老陳知道後非常生氣,主動要求值夜班。”看守所所長張權說道。陳建軍說:“我是一名老黨員,經驗比年輕人豐富,這個時候更應該站出來。”作為監所老大哥,他更是把自己積攢多年的經驗和竅門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年輕民警,而這正是防“疫”一線最需要的。

陳建軍說:“這身警服穿了36年,我還沒有穿夠,疫情不退我就會一直堅守。今天是在看守所堅守的第71天,現在疫情形勢向好,我相信只要我們守好責任田,勝利一定會馬上到來!”

恩施:臨退休民警堅守一線 站好最後一班崗

謝昌林:戎馬半生丹心不改 警徽照亮社區角

“喂,您好!我是謝昌林。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今年57歲的謝昌林是利川市公安局都亭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他1981年參警,1985年參軍進入消防,2004年脫下戎裝換上警服。從外表看來,他幾乎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但他的眼神中透出的幹練和堅毅,我們能夠看到他紮根基層的這股韌勁;從他的言談舉止中,我們能夠品出他身上那種“接地氣”的獨特氣質,能看出他對社區警務工作的執著和堅守。

“每天接打的電話多,手機耗電特別快,一天至少在社區走上幾萬步。”謝昌林管轄的社區是南湖社區,轄區內常流動人口較多,為了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維護安全穩定工作,確保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謝昌林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逐家逐戶走訪,把各種情況牢記在心中。遇到各類緊急情況,矛盾糾紛,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及時進行應對和處置。

4月8日的上午,謝昌林在走訪中成功化解了一起鄰里矛盾糾紛。因為疫情原因,家住南湖社區的周先生的兒子只能在家上網課,但由於樓上的住戶李先生家兩個小孩子經常打鬧,弄出很大的噪聲,嚴重影響樓下小周的學習。為此,兩家人多次發生爭吵糾紛。

“小李呀,你要理解小周的心情,都是為人父母,對於上網課學習的孩子應該多多理解和支持。”謝昌林來到李先生家進行勸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李先生及家人表示理解和支持,並要求愛動的小孩到室外玩耍。

隨後,謝昌林又到樓下找周先生進行溝通,要求雙方互相理解,最後在謝昌林的見證下兩家人握手言和。“謝警官責任心強,他就是我們的安心丸。”居民周先生稱讚道。

在他工作期間這樣的小事不勝枚舉,他總是不厭其煩想辦法去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群眾事無小事,只要還穿著這身警服,為了父老鄉親的平安,我就要守護好這方熱土。”謝昌林說。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像辛亞峰、陳建軍和謝昌林這樣的老民警還有很多,他們把自己最美好得歲月奉獻給了公安事業,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譜寫了一曲曲華麗的人生樂章。縱然斗轉星移幾度秋,他們的初心從未改變,讓我們向他們致敬!(文/胡思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