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理財三象限嗎?

上回說到,投資理財有三個標準,分別為風險,時間,和收益。幾乎任何理財方式都不可能繞開這三個標準,單純追求其中的一項也都不可能做好理財投資。下面,我就分別介紹下這三個標準。

風險,很容易理解,就是投資的風險高低,有貨幣基金的低風險,也有股票投資的高風險,

風險的高低又往往伴隨著收益的高低,但是如果不顧風險,盲目投資,下場慘淡,不願多談,所以風險是投資理財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就拿銀行理財為例,銀行也將風險分為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五個等級,用來表示不同的風險等級,可以看出銀行對於風險的把控。

時間,這個或許可以稱之為靈活性,或者理財時間長度等,因為其包含著很多的內涵和分析角度,解釋起來又要長篇大論,因此本文僅從靈活性的角度進行闡述。靈活性,說的簡單點就是,你投入進去再拿出來的方便程度,越容易取出,靈活性越高,越不容易取出,靈活性越低。貨幣基金以其靈活性出名,基本上可以做到隨用隨取,而銀行理財和近幾年常常雷潮的p2p,他們的靈活性就相對差一些,有的需要幾個月,有的甚至需要幾年,因此不同的理財產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靈活性,但是靈活性和收益率往往是一對負相關關係,不存在靈活性賊好,收益還賊高的理財產品,如果有,你也不用介紹給我,那絕對是騙人的。

收益,這個最好理解,賺不到錢,還理什麼財呢?我相信,關於收益這一塊,你比我懂的都多,所以,這個我也不具體解釋了。

關於這三象限,我想講的就這麼多了,另外提下貨幣基金的三象限,貨幣基金的風險可以說是理財投資裡最低的了,其靈活性特別高,這也是他的優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的收益很低,可以說是所有理財方式裡最低的了。總結起來就是,它是一種風險低的,靈活性高的低收益理財方式。

今天就講到這,下次我將列舉幾種貨幣基金,比較比較上次文說的:“五毛錢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