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難忘的一瞬間——黃海海戰

1894年,日本侵略者在美、英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發動了一場侵略中國的戰爭,這一年是農曆甲午年,這次戰爭就被叫做“甲午戰爭”。黃海海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

歷史難忘的一瞬間——黃海海戰

這年9月,清朝海軍提督丁汝昌奉命率領北洋艦隊十八艘大小艦艇,護送商船到鴨綠江口的大東溝。17日上午,完成任務後正準備啟航,突然發現黃海海面的西南方向,出現了一隊掛著美國國旗的艦隊。

到了中午,這支艦隊的十二艘軍艦接近北洋艦隊時,又突然降下了懸掛著的美國國旗,換上了日本國旗。原來這是一支日本艦隊。

丁汝昌慌忙召集各軍艦的艦長研究對策,“濟遠”號的艦長是個民族敗類,他害怕侵略者的力量主張逃跑。

歷史難忘的一瞬間——黃海海戰

而“致遠”號的艦長鄧世昌是一位英雄的愛國將領,他主張堅決應戰,還具體提出了採用兩路縱隊排陣的作戰方案,他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和擁護,抗戰派佔了上風。丁汝昌也採納了鄧世昌的建議,命令各艦起錨迎戰。

這次參戰的中國艦隊有十艘軍艦,軍艦上大部分是愛國將士,他們精神百倍的投入了戰鬥。但是原來沒有戰鬥準備,彈藥十分少,對戰鬥不利。

日本參戰的有十二艘軍艦,航速快,炮的射程遠。海戰一開始,日本海軍就採取單列縱隊的陣勢,向中國艦隊直衝過來。

中國艦隊排成人字陣勢,把速度慢的弱小軍艦放在後面。戰鬥一開始,就對中國艦隊不利。戰鬥剛打響,“定遠”號就被敵人的密集炮彈擊中,艦上的桅杆、飛橋都被打斷了。

丁汝昌正在“定遠”號的飛橋上指揮戰鬥,這時也身負重傷。他仍然堅持坐在甲板上鼓舞官兵繼續戰鬥,但已不能再指揮戰鬥了。艦隊失掉指揮,各艦隻好各自為戰。

看到北洋艦隊失去了統一指揮,日本侵略者趁機集中兵力攻擊“致遠”號、“經遠”號、“來遠”號艦艇。

這幾艘軍艦陷入了敵人的包圍之中,艦上的愛國官兵毫無懼色,沉著、冷靜地堅守著戰鬥崗位。艦上起火了,他們有的奮不顧身地滅火,有的猛烈向敵人開炮,敵人的主力艦“吉野”被擊中負傷了,官兵們鬥志更加高漲。

歷史難忘的一瞬間——黃海海戰

“致遠”號的艦長鄧世昌,是最英勇的愛國將領,他看到“定遠”號的指揮帥旗被打斷,丁汝昌又受了重傷,不顧自己的艦艇被敵人團團包圍,十分危急,果斷地在自己的艦上升起了帥旗,主動挑起指揮戰鬥的重任。

歷史難忘的一瞬間——黃海海戰

他決定先打沉敵人的指揮艦—“吉野”號來扭轉戰局,這時,“經遠”號也開上來同他並肩作戰,奮勇衝擊。“吉野”艦上的日軍十分驚慌。

為了擺脫攻擊,“吉野”命令五艘巡洋艦集中火力轟擊“經遠”號,妄圖分開“經遠”與“致遠”。但“致遠”號緊緊咬住“吉野”不放,炮手們瞄準目標,猛烈轟擊,“吉野”多次中彈。

這可嚇壞了艦上的日本軍,他們慌忙掉頭逃跑,鄧世昌下令追趕,要堅決把它擊沉。突然,“致遠”號上的炮彈打完了,這一情況被“吉野”發現了,他們又轉回頭來,向“致遠”反撲。

“致遠”受了重傷,廣大士兵仍然堅持戰鬥,用步槍打擊日軍。大家都堅決地表示,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同敵人拼到底。

在士兵們愛國精神的鼓舞下,對敵人滿懷刻骨仇恨的鄧世昌,命令“致遠”號開足馬力,向“吉野”撞去,他要用艦撞沉“吉野”號。

歷史難忘的一瞬間——黃海海戰

“致遠”號已經起火,就像一條燃燒的火龍衝向“吉野”,日軍嚇呆了,過了一會兒就紛紛向水裡跳下去,急忙逃命,就在這時“致遠”號不幸撞上了敵人的魚雷,艦艇爆炸了,鄧世昌和全艦的二百五十多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

歷史難忘的一瞬間——黃海海戰

黃海大戰進行了六個小時,在這場血戰中,中國損失四艘軍艦,傷亡1000多人;日本軍艦也有五艘負傷。日本艦隊先撤退了,中國艦隊也返回了旅順駐地,雙方都沒有取勝。

黃海大戰是中國愛國海軍反抗日本侵略軍的正義戰爭,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他們的英雄事蹟註定將會永垂不朽,永遠被人銘記。他們在我國反侵略鬥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