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從陳夢家的《一朵野花》講起

給農村孩子的60節兒童詩賞析與寫作課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從陳夢家的《一朵野花》講起

兒童詩賞析與寫作教案設計(展示其中兩個課時)

第一節課:從陳夢家《一朵野花》講起,學習兒童詩的賞析與寫作

*教學目標:

1. 開篇,引出“兒童詩”的概念,培養孩子對兒童詩的興趣

2. 讓孩子對兒童詩的賞析與寫作有一個大概認識

3. 嘗試仿寫兒童詩

*重點難點:

1. 如何從簡單的字面意義去理解、欣賞兒童詩的童趣

2. 初步學習仿寫需要注意什麼

*教具準備:

因為這是一門教師自行開設的課程,所以並沒有現成的教材教案,需要教師自己製作。

1. 教學PPT-1

2. 空白A4紙(每個學生一張)--用於教學過程畫出自己的想象

3. 紙上有不同農村形象圖案的A4紙張,每個學生一張。用於教學過程的塗色和選擇寫作意向。圖案需要教師自己設計、打印。留出約1/3的空白處用於孩子嘗試仿寫兒童詩。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01

第一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示例範文,培養語感。

在講課之前,首先請大家跟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陳夢家的《一朵野花》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從陳夢家的《一朵野花》講起

二,從朗讀中感悟對這首詩的初步感覺與印象,提出問題讓孩子去思考並進行自我消化。

1.下面,請兩位同學來講一講,你讀完這首詩,想到了一些什麼樣的情景?或者是心理有什麼感受?(不進行討論,也不點評。下面的講課中孩子將會逐步自己消化和理解我的問題。)

2.分解句段,體會:為什麼需要這樣斷句?

請三位同學上來黑板,給第一句話劃分斷句:

一朵野花/在荒原裡開了/又落了

提問:為什麼要這樣斷句?

(這是語感的發掘過程)

3.分組有感情地朗誦第一句話。

請一位朗誦得比較好的同學來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這句話


三,動手實踐,通過畫畫來產生代入感,描繪自己讀完詩歌的感受。

下面,請組長幫我分發一下空白稿紙:這張稿紙是給大家塗鴉的。請大家畫出你讀完這句話的感受,或者是根據這句話畫你喜歡的情景。

請在稿紙上寫下你的名字,交給組長,組長交上來給我。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從陳夢家的《一朵野花》講起

四,教師講授《一朵野花》的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一朵野花。這是一朵有思想的野花。用的是擬人、象徵的手法。詩人直接化身為這朵野花,用野花的身體去感悟大自然,用野花的思想去體悟生命,用反覆詠歎的方式寫出對生命的禮讚。

第一句話,一朵野花開了又落了,這就是一朵花的整個生命的過程。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寫過一句話:生如夏花燦爛,死如秋葉靜美,這句話歷來被認為是對人生最好的解釋。這朵小小的野花,不起眼,但是同樣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既然是生命,就會有過程。這短暫的過程,同樣精彩,我們看到“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

他為什麼發笑呀?(提問、學生回答)

因為上帝有賜給他聰明,而他也知道自己的聰明。因為他有他的歡喜,他能寫詩,他的詩在風前輕搖。

提問:野花的詩是什麼樣的詩呢?

(開放式的問題,怎麼回答都可以。)

第二小節,重複第一句話,一朵野花在荒原裡開了又落了,這是一種重複的詠歎,意義在於引起更深層次的注意。還是這朵野花,第一節的時候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上,把個體看得比較重,到了第二節的時候呢,就已經進入了另一個更高的層次了。這朵野花關注的不再是個體“小我”而是整個宇宙萬物了,他的眼光更寬更廣了,看見青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了,他在大自然中感受各種的不同情境,風的溫柔和怒號只是一個類比,不是特指。這朵野花不再在意各種或惡劣或溫柔的環境,把自己置於一個非常“佛系”的境界,連做夢這樣潛意識的個體感受都忘記掉了。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說法:你忘記掉的東西一定是你真正所想忘記的。

這朵荒野上的小花,開了落了,也許是一個無人注意到的過程,但花不在意。他忘掉自我,進入了一個更加寬廣的世界,表達了個體生命雖然藐小但仍然勇敢追求生命的永恆這樣一個主題。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從陳夢家的《一朵野花》講起

五,課外知識拓展(過一遍就好,不需要記錄):


陳夢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於南京。曾用筆名陳慢哉,中國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 陳夢家在三十年代的詩名很大,曾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他16歲開始寫詩。其詩先學徐志摩,後學聞一多。1929年10月,在《新月》雜誌發表處女作新詩《那一晚》,引起詩壇矚目。後又以"陳漫哉"為筆名發表大量新詩。1931年1月,編成《夢家詩集》,由新月書店出版。同年9月,又編成《新月詩選》出版。其詩重視表現"自我",注重音韻和諧及整體勻稱,善於吸收格律詩特點寫自由詩,對新月派的形成和發展影響較大。 著有詩集《夢家詩集》、《不開花的春》、《鐵馬集》、《在前線》、《夢家詩存》、及其他學術研究等多種專著,是後期新月派享有盛名的代表詩人和重要成員。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從陳夢家的《一朵野花》講起

六,歸納總結:什麼叫兒童詩?

提問:大家覺得兒童詩跟成人詩有什麼不一樣的東西?(開放式問題)

兒童詩的特點:

以兒童為主體接受對象,適合於兒童聽賞、吟誦、閱讀的詩歌。它應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

我認為,語言充滿童趣是兒童詩區別於成人詩歌最大的特點。

1. 兒童為抒懷而創作的詩。

舉例:

維新小學李嘉敏同學寫的:夜晚雖然黑暗,但你有一顆星。(2019-6-20)

小睿的話:媽媽,為什麼風還不來?是不是它累了?

2. 成人詩人為兒童創作的詩。

舉例:

古詩《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陳夢家的這首《一朵野花》


七,知識拓展:

兒童詩的分類-幾種主要形態:抒情詩、敘事詩、童話詩、寓言詩、諷刺詩、散文詩、荒誕詩、科學詩、朗誦詩。

八,如何賞析一首兒童詩?

1. 讀書是為了忘記。

有感情地朗讀原文,細細品味作者想表達的心情。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是最初級的賞析方式--從詩歌中體悟語感,如《笠翁對韻》-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

2. 庖丁解牛

對詩歌的語句、詞語進行解剖,再組合還原。


02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放教學PPT-2

教師快速講解陳夢家的《雁子》《雨中過十二里鋪》《小廟春景》等三首兒童詩,分別提問。開放式問題。


二,仿寫是最初級的寫作模式

就是選取一個意象,對照原文,按照原文的句式,造出與原文類似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陳夢家寫一朵野花,那你可以寫一顆石頭;陳夢家寫雁子,你可以寫小貓;陳夢家寫雨中過二十里鋪,你可以寫雨中過橋,之類的。

大家先試一試,寫出來。下一次課,我將根據大家的仿寫來發現大家存在的問題。


三,開始仿寫實踐:

請組長幫忙發放稿紙(稿紙上打印有農村題材的兒童畫,例如:屋舍、貓狗、樹木山川、廟宇、廚房等),請大家首先為這些畫塗上顏色。

1. 請你們在自己的稿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住的村子,比如溫海彬住在維新的就寫“溫海彬 維新村”

2.作業,本節課完成,下課前由組長收上來給我批改:

高墩村的仿寫《雨中過二十里鋪》

維新村的仿寫《雁子》

大埔村的仿寫《小廟春景》

大馬村的仿寫《一朵野花》


《完》

如需PPT原稿附件,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