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臨晉漢磚石陶文隨筆

《五鳳刻石》、《李農磚文》、《張達磚文》、《梁奴磚文》、《平陰傳文》、《秦惠文王賜宗邑瓦書》、《西晉元康磚文》、《陳捕釜陶文》、《陳闠釜陶文》進行了大量的意臨和創臨。臨習傳統是吸收其精髓,得其意境,又不泥於其形,造化自我。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低級的臨習碑帖,是摹其形貌,照葫蘆畫瓢,只能得其形象;高級的臨習碑帖,是吸收了其內存的精神,得其意,造化自己。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歷史上留存下來的優秀刻石磚瓦陶文,都是具有當時的時代文化。從實用上講是用來記載當時的事件資料,從書法藝術角度審美觀看,看似人為書寫刻出,卻又好像不是人工所為。皆達到了自然而然。從內容上講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從書法上講具有最高藝術審美價值。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古人崇尚節儉,清淨養民,刻石磚陶瓦文等形制短小,書刻隨意,結體古茂凝練、寬博疏放,是篆是草是隸,雜糅的混沌,形成樸拙渾厚的面貌。字大小不等長短不齊,稚拙有趣且一派天真,保留著生動的靈氣,具有出人意料之美。將其中長豎一貫而下,強化了重心和軸線,氣貫長虹、率性大方,令人印象深刻。兩個“年”字雖比肩相鄰,卻虛實相間、疏密有致,毫無雷同之嫌,足見藝術手法之高妙。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章法布白一如眾星之列河漢,渾然天成。字與字縱向緊密,行間寬闊,形成縱成行橫不成列的佈局。有意識地打破那般勻整的排列,其中的處理頗令人玩味無窮。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用筆沉著剛勁,方圓並用,略帶篆勢草意兼具隸趣。轉折處選擇了方折用筆,卻還未完全去掉圓意;斜鉤則飽含簡書的意境。其波瀾不驚、率真質樸的書法韻味與石雕、畫像石等不拘細節修飾的古樸藝術形態殊途同歸。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給予我們書體演變的線索和美的靈感與啟示,從字與字、行與行間的相輔相生及其呈現出的蒼茫之氣中,感受到古人書法返璞歸真的本質。是研究當時書體演變、書法審美不可或缺的實物依據,歷史和藝術價值彌足珍貴。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高古蒼渾自然天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