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前言

古代印度地區一直都是外族頻繁地入侵之地,並且這些外族人經常在印度河流域、恆河流域建立起政權對古代印度進行統治。

公元前168年,當時還在希臘統治範圍內的印度,在希臘人歐克拉提德宣佈獨立後,建立起了大夏國的統治。但是由於大夏國的統治基礎十分不穩固,並且是外族統治,因此大夏國對印度的統治不到一個世紀就結束了。

大夏國逐漸走向解體之後,印度地區又開始遭遇到新的外族入侵,當時遠在中國西域地區生活的大月氏人由於匈奴的強勢入侵,大月氏的生活地區不斷被壓縮,最終他們選擇向西移動。大月氏人逐漸來到了大夏統治的地區,並且取代了大夏政權,大月氏人的遷入使得印度原有的社會發展形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向處於遊牧部族統治的印度,此刻成為了以農耕為主的大月氏人的勢力範圍。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大夏國遺址

隨後大月氏人在經過長期的征伐戰爭,在完成內部諸部落的統一之後,逐漸在印度地區進行東征西討,建立起了貴霜帝國。雖然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統治時期走向了強大,並且在南亞次大陸上具有非常不俗的影響力,但是由於此時的印度畢竟處於外族的統治之下,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土著貴族和人民心中仍然渴望建立起由自己當家作主的國家。

晚年的迦膩色伽沉醉於大規模征伐戰爭,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迦膩色伽被宮人謀殺之後,貴霜帝國開始走向了衰落,雖然在公元2世紀貴霜帝國仍然保持著統一的局面,其實內部各方勢力已經蠢蠢欲動,尤其的印度本土力量。公元3世紀,貴霜帝國瓦解,印度陷入了多個小國相互混戰的局面,位於恆河地區的一個小國君主室利笈多逐漸強大起來,統一了各邦,建立起笈多王朝的統治。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2世紀初的貴霜帝國

旃陀羅笈多一世與沙摩陀羅笈多時期笈多王朝的建立與擴張

公元3世紀貴霜帝國由於內部矛盾不斷激化,當時的大月氏人已經難以控制整個帝國的維持,因此統治危機最終爆發。此後在帝國統治的南亞次大陸地區逐漸分裂成了多個小國,他們有的是貴霜帝國貴族建立起來的,有的則是印度地區的土著民族建立起來的。其中印度本土的摩羯託人勢力不斷髮展,成為了南亞次大陸地區諸邦實力最強的國家,逐漸完成了統一。

笈多王朝起初的勢力範圍主要是在北印度地區,公元4世紀初期,北印度正處於多個小國相互攻伐的混亂局面。處於恆河上游地區的一個由室利笈多家族統治的小邦憑藉著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開始不斷髮展,並且強盛起來。在室利笈多的帶領下,逐漸消滅了恆河上游地區的分裂小國,並且他自稱為眾王之王,以宣示自己強大的軍政實力。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印度希臘王國

室利笈多去世之後,其孫子旃陀羅笈多一世更是繼承了祖父的遺志,繼續帶領摩揭陀走向強大。旃陀羅笈多一世不僅僅是通過強硬的軍事手段進行征服,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能夠清楚地洞察時局,對於當時混亂的小國紛爭局面有著清醒的認識,並確立了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統一政策,旃陀羅笈多一世認為當時恆河流域的梨車部族是當地有名的部落,因此決定與其聯手。

公元308年,旃陀羅笈多一世憑藉自己當時在北印度已經小有名氣,因此成功迎娶梨車部落的公主鳩摩羅提毗,兩個部落結為了姻親關係,摩揭陀有了梨車部落的支持,勢力愈發壯大,國家政治和軍事影響力不斷擴大。在與梨車部落聯姻不久之後,旃陀羅笈多一世就將都城轉移到了梨車部落的華氏城,並且繼承了梨車部落的全部軍政大權,兩個國家合二為一。

公元320年,旃陀羅笈多一世開始了對於整個恆河流域和北印度地區進行了征服,當時周圍的小君主國基本上都歸附於旃陀羅,隨後遷都至吠舎離,笈多王朝得以建立。旃陀羅之子沙摩陀羅笈多繼位之後,繼續推行對外征服戰略,在他的統治期間,笈多王朝先後進行了大規模的西征、東征以及南下。龐大的對外征服戰爭令笈多王朝的勢力範圍得到了空前擴大,遠超旃陀羅統治時期,這為今後笈多王朝的強盛奠定了重要基礎。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笈多王朝民眾


超日王統治時期笈多王朝對於西、北印度的征服以及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沙摩陀羅笈多統治時期的笈多王朝在統轄範圍上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大,當時笈多王朝基本上已經統一了恆河上游地區的諸國,甚至其勢力已經延伸到了南印度地區和西印度的部分地區,這為沙摩陀羅笈多的繼任者旃陀羅笈多二世的統治奠定了基礎,二世即位之後,在父親的確立的統轄範圍上進一步擴張,並且對笈多王朝各方面的建設都進行了完善。

旃陀羅笈多二世就是我們常說的超日王(以下直接稱超日王),超日王即位之後,還是繼續對外擴張,當時恆河流域地區已經實現統一,並且成為了笈多王朝統治的核心地區。超日王統治初期主要面臨著三大勢力,一是位於印度河西北部地區的卡提阿瓦人和馬拉瓦人所建立的國家,從歷史看來,這兩個民族屬於當初大夏塞種人和貴霜時期大月氏人的繼承者,由於實力較弱,因此不久就向笈多王朝臣服。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對外征伐


另外在西部地區還有一個由塞種人建立的強大國家,由於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靠近沿海地區,因此在國家實力上不容小覷,同時他們也是笈多王朝所面臨的勁敵。位於德干地區的瓦卡塔卡斯王國對於笈多王朝的態度比較友好,因此超日王直接將自己的女兒普拉巴瓦蒂笈多嫁給其國王,雙方取得聯姻關係,德干地區的威脅也消除。通過遠交近攻

的方式,笈多王朝就差西部塞種人的政權沒有徵服了。

隨後在馬拉瓦人、瓦卡塔卡斯王國以及卡提阿瓦人的幫助下,笈多王朝很快就在絕對的軍事壓力下拿下了塞種人政權。隨後超日王又向北印度地區的港口和沿海城市擴張,大大加強了笈多王朝的經濟實力。完成征服戰爭之後,超日王著力在新的統一國家內部建立起以國王為最高統治者的中央統治集團。在王朝各地實行省縣制,各省長官都由國王的兒子或者親屬擔任,均向國王負責。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統一前的印度


東晉僧人法顯的求經過程以及《佛國記》的重要性

超日王統治時期的笈多王朝正處於其發展歷史過程中最為強盛且輝煌燦爛的階段。笈多王朝的勢力範圍已經達到了建國以來的最大,並且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時的笈多王朝雖然還沒有建立起封建體制,但是儼然已經處在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當中。

笈多王朝的統治者因為均是來自印度本地的土著貴族,因此他們對於本土的印度教是最為篤信的。印度教的發展在笈多王朝愈發廣泛,原來的佛教以及其他外來宗教在旃陀羅笈多一世以及沙摩陀羅笈多統治時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但是超日王在位期間,認為國家需要一個寬鬆的文化環境,因為畢竟許多地區剛剛征服不久,如果採用強硬手段逼迫他們改變宗教信仰,必然會引發社會矛盾。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超日王


所以超日王發佈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對於那些沒有信仰印度教的地區和人民,允許他們保持原來的信仰。所以說佛教以及溼婆教這兩大宗教在笈多王朝內部的信仰範圍也是非常廣的,當時王朝中許多高級大臣和貴族也在信仰這兩個宗教。

當時遠在中國東晉的高僧法顯深受當時傳入東土的佛教的影響,希望能夠追根溯源,來到佛教發源地印度,以便更好地學習印度本土佛法。

公元399年,法顯從東晉出發,跋山涉水終於到達了當時超日王統治的笈多王朝,進入印度之後,法顯走遍了當地的佛教寺院,和眾多的佛教名僧討論佛法,並且學習梵文,抄寫經書。在長達15年的求經過程中,法顯還根據自己對於印度多個國家的走訪,寫下了《佛國記》一書,記錄了印度各國的風土人情、地理地貌。這本書成為了認識印度歷史的重要文獻,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古代印度沒有自己史書的空白。

從外族頻繁入侵到本土勢力統一,笈多王朝迎來繁榮都經歷了什麼?

法顯


評價

公元3世紀之後,貴霜帝國在印度地區的統治已經分崩離析,整個南亞次大陸處於一片混亂的征伐戰爭當中,儼然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局面相類似。正是由於恆河流域上游的室利笈多家族的崛起,才逐漸扭轉當時印度充滿戰亂交織的局面,在室利笈多的前兩代君主的征服戰爭下,笈多王朝得以建立並且逐漸穩固了在恆河流域地區的統治。

超日王對於笈多王朝的發展、強大以及印度統一國家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當然這也不能夠全部歸功於超日王本人,如若不是其祖父、父親奠定的國家基礎,超日王也不會在短時間內使得笈多王朝走上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以前的古代印度史當中,尤其是在公元以前,印度地區經常受到外族的入侵,已嚴重的就是亞歷山大東征時期、希臘—大夏國統治時期以及貴霜帝國統治時期。由於他們是外族的原因,因此在統治政策上一般都是非常打壓印度土著民族的,尤其是在宗教信仰的規定上,基本上都排除本地的婆羅門教。

超日王統治時期,不僅僅大力提倡婆羅門教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他不會強行去阻撓其他民族或者地區的宗教信仰,所以說超日王統治時期的笈多王朝正是思想文化不斷繁榮發展的黃金時期。佛教、溼婆教以及婆羅門教在超日王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的進步。這為古代印度的國際化影響以及封建王朝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佛國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