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筆下的《父親》長滿皺紋,滿臉滄桑,卻用真摯情感打動國人的心

他筆下的《父親》長滿皺紋,滿臉滄桑,卻用真摯情感打動國人的心


他筆下的《父親》長滿皺紋,滿臉滄桑,卻用真摯情感打動國人的心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國家,有五千年的歷史自然就有五千年的文化,而文化作為中流砥柱來說,它佔著不少的位置。說起文化來,書畫藝術絕對是首當其衝的,它在文化中的位置是不容小覷的。而說起繪畫歷史,可以用無數個字來表達,說起中國的繪畫名人,也可以舉無數個例子,在這麼多人中有一個人是成功逆襲的典範,他創作的《父親》長滿皺紋,滿臉滄桑,卻用真摯情感打動了國人的心!

他筆下的《父親》長滿皺紋,滿臉滄桑,卻用真摯情感打動國人的心

他是羅中立,出生在山城重慶,爺爺是教私塾的先生,父親是書法愛好者,這樣的知識家庭為羅中立打下了堅韌的基礎。幼年的他非常喜歡畫畫和閱讀,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才使他在16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川美附中,後來又考上了川美。

正是在川美期間,他創作了著名的油畫《父親》,憑藉這一油畫他獲得了全國青年美展一等獎,人民日報金獎,更是參加英、美、法、德等地舉辦的“中國文明五千年”的展覽,正是這一幅畫,使得全世界的人們都記住了中國農民的樣子。

他筆下的《父親》長滿皺紋,滿臉滄桑,卻用真摯情感打動國人的心

《父親》是以大巴山的一名普通農民為例,那時候的農民進城主要就是為了掏糞,因為地裡的莊稼有了糞才會生長的更快,而為了這一肥料,經常有農民在廁所裡住著,甚至在過年的時候都會有農民住在裡面,所以農民的辛苦,羅中立都看在了眼裡,他經過半年的時間才創作了這幅《父親》。

《父親》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皺紋像凜冽的寒風颳過一樣,而黝黑的皮膚又是常年的勞作下產生的,鬢角間發白的頭髮,以及手指上裹著的膠帶,指甲裡的汙垢,都是辛苦勞作的結果。而手裡端著的是一碗茶水,彷彿父親是剛從地裡回來,端起了茶水,眼神望著遠方,彷彿在思考著什麼?這幅畫背後的真摯情感打動了來中國美術館參觀的每一個人,大家在畫中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