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村莊更新發展

村莊更新是一項長期社會實踐工作

德國 循序漸進型模式是將鄉村治理看做一項長期的社會實踐工作,在這過程中,政府通過制度層面的法律法規調整,對農村改革進行規範和引導,逐漸地將鄉村推向發展與繁榮,以德國的村莊更新為典型。

德國的鄉村治理起步於20世紀初期,其中對於村莊更新是政府改善農村社會的主要方式,歷經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德國村莊更新發展不同階段:

1936年,政府通過實施《帝國土地改革法》,由此開始對鄉村的農地建設、生產用地以及荒廢地進行合理規劃。

1954年,村莊更新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在《土地整理法》中政府將鄉村建設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完善作為村莊更新的重要任務。在此之後,德國的巴登威滕堡州、巴伐利亞州都陸續出臺了村莊更新的發展計劃。

1976年,德國在總結原有村莊更新經驗的基礎上,不僅首次將村莊更新寫入到修訂的《土地整理法》,而且試圖保持村莊的地方特色和獨具優勢來對鄉村的社會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行整頓完善。

德國的鄉村治理起步於20世紀初期,其中對於村莊更新是政府改善農村社會的主要方式,歷經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到了20世紀90年代,村莊更新融入了更多的科學生態發展元素,鄉村的文化價值、休閒價值和生態價值被提升到和經濟價值同等的重要地位,實現了村莊的可持續發展。

德國村莊更新的週期雖然漫長,但是所發揮的價值和起到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對於鄉村治理來說,這種對村莊循序漸進的發展步驟更能使農村保持活力和特色。

德國 村莊更新經驗總結

循序漸進型模式是針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政府需要不斷調適現行的鄉村治理目標、方式和手段,以求實現農村社會的整體效益,這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

在循序漸進型的鄉村治理模式下,政府通過宏觀上的規劃制定和綜合管理,依靠制度文本和法律框架促進農村社會的有序發展。

部分文字,如有侵權即刪。聯繫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注三農,服務城鄉”,提供規劃設計、產品定製、園區運營、數據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攬子、接地氣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科技產品和專業服務。溫馨提示:想了解更多案例,請移步中國城鄉規劃網、美麗鄉村規劃網。

德國村莊更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