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劍橋大學的奧格斯・丹頓(Angus Deaton)研究貧富與幸福的議題時說,“世界上的富有者拿出一塊美金,就能夠使全世界的貧困者脫貧。”

這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但卻很難達成!丹頓的看法是,因為這些資源的分配很不容易。

01解決貧窮 知易行難

丹頓研究指出,當國際組織援助貧窮國家,這些貧窮國家的經濟越發無法發展。因為這些補助反而支持了窮國的腐敗政府繼續存在。他們依靠自己老百姓的貧窮而得到個人財富。這些補助,發放不到窮苦的人民手上,貪瀆的政府官員將這些款項放到了自己的私人口袋或是壯大他們屬意的私人機構。

只要他們的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他們就得不到國際援助。這是受援助國家經濟發展繼續遲緩的主因。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約翰・羅斯(John Ralws)提倡「公平正義」,認為是「機會均等」以及「給予最弱者最大的福利」。羅斯的見解極為中肯,但是如果這僅僅是一種政策,而缺乏愛的情操,社會很難實現這樣全面性的公平正義。

在追求公平正義或均富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理解「公平」並不意謂著所有的人都有一樣的收入、薪酬及待遇。

02公平正義 如何達成?

人的才智與際遇本就不平等;平等是機會的平等,以及基本的生活保障。平等是愛與利他精神的養成。富有者有愛,貧者有愛,就是均富,就能均富。

中國古代強調財富不可能齊等,但是道德價值必須人人具備。富者不驕,甚至富而仁者為上。貧者不憂,甚至安貧樂道。這是兼具心靈富有與物質富有。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以證嚴上人的話,說得特別傳神,有「富中之富」,「富中之貧」,「貧中之富」,與「貧中之貧」。

富有,又富有愛心,是「富中之富」;富有但是沉溺於慾望,是「富中之貧」。貧困但具備愛心,能為別人付出,是「貧中之富」;貧困但是心裡苦,是「貧中之貧」。

03富中之富的企業家

印尼的志工企業家郭再源在加入慈濟之前,只要能賺錢,什麼生意都做。進入慈濟之後,聽了證嚴上人的教導,停掉所有對社會有害的生意,其結果,事業越做越大。他的資產十多年下來已經增加了數十倍。

其原因是,他投入慈善,停掉所有不好的事業,讓他在社會上的名聲更好、信譽更佳,反而讓更多的善企業願意來找他,大家對他更信任,許多資源都會主動找上他。

現在他的目標不再是追逐財富,而是以原則面對財富。郭再源說,他對於財富是因緣觀,不該賺的、賺不到的、還沒有因緣的,他都不賺。這種不強求,不以慾望追逐金錢的生命態度,是生財的原則,這原則,反而使得他更為富有。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郭再源先生是印尼慈善家的代表,他曾多次與總統前往災難現場勘災,印尼慈濟通過他的引介,與軍方簽約,共同在災難發生時,一起投入賑災。

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印尼慈濟與印尼軍方合作以專機運送物資與人員快速投入賑災工作。他把善擴大到軍方,擴大到其他宗教團體。郭再源同樣引介慈濟與伊斯蘭最大的團體合作,開展教育,開展慈善,達成宗教間的和諧與合作。他的改變,是證嚴上人心目中富中之富的企業家。

04貧中之富的祖魯族婦女

臺商潘明水在南非經商,投入慈濟後,多次協助對貧困黑人的物資發放,他發現南非的男人不工作,女人沒事做,所以開始想辦法把一些臺商工廠裡的碎布集合起來,到部落裡開設縫紉班。

這些南非祖魯族婦女的愛心被潘明水啟發後,把衣服拿到市場賣,收得一點錢,卻不把錢全花光,而是每個人拿出5%的收入到隔壁村再協助其他貧困婦女開一個縫紉班,就這樣開始自力更生。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十多年後,德本已經有六百多個縫紉班,有二萬五千位祖魯族婦女在這個縫紉班裡面,其中有將近七千人進入慈濟當志工。她們假日穿上慈濟藍天白雲的制服去訪視、去幫助孤獨的老人。

在南非30%的人口是愛滋病患,祖魯族志工會定期探訪、照顧他們的身心。這即是「濟貧教富」,幫助貧窮的人,但是啟發他們富有的心,讓他們能夠去幫助別人。這群祖魯族的婦女其實還是處於清貧的階段,但卻去幫助比他們更需要幫助的人,她們雖然物資貧困,但卻擁有極為富足的心,她們真正是「貧中之富」的典範。

05利他是均富的根本

如果各個層級的人若都能富有愛心,願意去利他,願意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古代社會土地兼併的情況不會發生,今日資本社會的各種巧取豪奪也不會發生。

西方功利主義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其問題在於功利主義會犧牲少數人的幸福,也無法利用物質帶來幸福。

因此「利他」才是更根本達到均富的辦法。

過去利己的思想支配了人類經濟發展幾百年,它一方面締造了人類社會繁榮富裕的景象,另一方面也把半數的人口推向剝削與窮苦的邊緣。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如英國劍橋大學諾貝爾經濟學家奧格斯・丹頓(Angus Deaton)所言,全世界百分之十的富有者,只要每人捐一美元,就能夠讓地球上所有人都脫離貧窮。但問題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如此地佈施。

然而利他,卻是一顆看不見的心,能創造均富祥和的社會。

特別是現代醫學科學家已經找到人類與動物都具備的利他的腦區位–Pos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Cortex (PSTC)。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當動物看到同類受傷、當人類看到貧苦,或捐助的行為,內心的慈悲心會興起,腦部利他的部位會產生變化,PSTC區域會變大。如果我們人類能夠成功地進化,讓利他的心與情懷普遍建立,人類就不用擔心要用什麼方法才能締造一個均富、清淨與祥和的社會。

因為「利他」,是一個看不見的心,能引導社會對財富作最合理的分配;會創造每一個個體富足、安樂的生活;會自然地引領人們尋找需要幫助的對象、集合大眾的智慧,尋求方法幫助弱者、幫助其他物種繼續生存;更能愛護地球,進而尋求人類永續生命的發展。

一塊錢 消弭世界貧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