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韻》:一樣赤誠付深情

《清塘荷韻》:一樣赤誠付深情

米色的背景,幾莖墨荷,再書“清塘荷韻”四字,中間“季羨林著”。單看這樣的封面就可以想象文字的清雅淡遠。若是翻開目錄,再任意讀上一兩段或一輯,那便再也不忍釋卷了。

季老的文字正如他所追求的那樣:“淳樸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內含,形式似散……”全書共分十輯:尋根齊魯、魂斷德國、清華夢憶、燕園春秋、擁抱自然、馨愛市井、感悟人生、品味書香、屐印芳草和收藏落葉。

細品文集,字裡行間無不彰著作者的人格魅力。在“學術泰斗”的光環之外,季老是那樣樸厚,那樣深情。他的謙和平易、質樸清淡、仁厚博愛和氣定神閒,就如封面的水墨畫一樣,清澈、簡潔、渾樸,直透入人的靈魂深處。

感動於那份深深的農民情結

在北大,他有好幾項煊赫的頭銜,可他的居所永遠是最簡陋的,也總是“一身舊中山服,布鞋,如果走在路上,手裡提的經常是個圓筒形上端綴兩條帶的就書包。”他總喜歡說“我是鄉下人。”(《喜鵲窩》)在《聽雨》中,他滿懷深情寫“我血管裡流的是農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民和農村懷著深厚的感情。”

《清塘荷韻》:一樣赤誠付深情

也許正是因為這份根深蒂固的情感才成就了他文字的樸厚吧。對此,他的自嘲也同樣樸實卻又不失幽默風趣:“我是一個呆板保守的人,秉性固執。幾十年養成的習慣,我決不改變。別人認為是老頑固,我則自稱是‘博物館的人物’”。(《九十述懷》)

震撼於那些超越生命的思想

他閱盡人間春色,歷練世事滄桑,似一位得道的高僧,笑對人生,俯瞰人間冷暖。最喜歡《五樣松抒情》中的一段描寫:“我恍惚看到,這個老壽星長著五種不同葉子的枝子,猛然長了起來,長到我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一個枝子直通到本縣的首府臨清,一個枝子直通到本地區的首府聊城,一個枝子直通到山東的省府濟南,一個枝子直通到中國的首都北京,還剩下一個枝子,右邊擔著初升的太陽,左邊擔著初升的月亮,頂與泰山齊高,根與黃河並長。……看到它的人,都會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板,無窮的精力在心裡洶湧,傲然面對一切的挑戰。”

每次讀這段文字時,我總不由得想到他的人生際遇:六歲過繼給二叔,遠離父母十幾年到省城求學。在那個瘋狂的年代,他被抄家,被批鬥。寒冬深夜裡,他、老伴和年邁的嬸母穿著單衣被趕到灌風的過道里,植物人似的看著手足麻利的“小將們”把那些灌注了作者心血的小古董、小擺設“橫掃千軍如卷席”;看著地下車庫的藏書被毀;看著記錄親朋好友的通訊錄被搜出。90年代,又遭受家庭不幸、疾病纏身和成名之累三者夾擊。

這中間的苦痛艱辛非親歷者不可知。可是,他卻從未因此放鬆學習和工作。他在《九十述懷》中寫道:“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決不是為了吃飯。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決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費掉。如果我有一天工作沒有什麼收穫,晚上躺在床上就愧疚難安,認為是慢性自殺。”五樣松,這頑強而美麗的生命,這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歷程的真實寫照嗎?這位世紀老人,閱盡人世冷暖,卻依然滿懷赤子之心,熱愛一草一木,一物一人,至真至誠、頑強樂觀地生活、奮鬥。這是自我的超越,更是生命的超越!

《清塘荷韻》:一樣赤誠付深情

感念於對生命中一切際遇投放的濃濃真情

他總是教人懂得生命,善待情感。

這份深情,是對故鄉的思念。在異域,生活優越,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卻仍然十故鄉葦坑裡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每到月圓之時,他總是滿懷惆悵,遙望故土,唸叨著“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里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月是故鄉明》)

這份深情,是對第二故鄉的不捨。“是我要走的時候了。是我離開德國的時候了。是我離開哥廷根的時候了。我在這座小城裡已經住了整整十年了。”回想二戰期間遭受戰爭的痛苦和艱辛卻充實的求學生涯,他如何不對這方熱土充滿眷念呢?在《別哥廷根》中,他反覆吟詠“然而我必須走了。是我要走的時候了。”“別了,我的第二故鄉哥廷根!別了,德國!什麼時候我能再見到你們呢?”當真是一詠三嘆,纏綿悱惻。

《清塘荷韻》:一樣赤誠付深情

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影

這份深情,是對一花一草的熱愛。季老深愛著滿塘“季荷”,每天數次徜徉於湖畔,默坐靜觀,陶然於玄思冥想之中。看那荷“倒影映入水中,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最後一接觸到水面,合而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裡。”(《清塘荷韻》)他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慢鏡頭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花瓣落水的過程,唯美如畫。沒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如何能感悟這生命的氣息?如此不勝枚舉,如“我在迷離恍惚中,忽然發現二月蘭爬上了樹,有的已經爬上了樹頂,有的正在努力攀登,連喘氣的聲音似乎都能聽到。(《二月蘭》)”“在細弱的枝條上,蜘蛛結著網,間或有一片樹葉兒或蒼蠅蚊子之流的屍體粘在上面。……倘若再走近一點,你又可以看到有許多葉上都怕這長長的綠色的蟲子,在爬過的葉子上留了半圓缺口。”(《枸杞樹》)細緻入微的觀察,生動形象的描寫,堪稱寫景狀物的典範。

《清塘荷韻》:一樣赤誠付深情

這份深情,更是對母親深沉的愛。因為生活的窘迫,他被叔父接到濟南生活、學習。從此,幼小的心靈便盛滿了對母親的思念。這份思念伴隨他度過無盡的長夜,也讓他終生遺憾,心痛難當。因為生存,因為求學,他日思夜想的母親,他一心要早日盡孝的母親,他孤獨飢餓貧病交加的母親早早地離開了人世,再也見不到那令她牽腸掛肚卻又不敢挽留的小兒子!這是季老終身的痛,這份痛,這份對母親的深情在書中隨處可見。

尤其是那些充滿感情的小動物,每每讓作者潸然淚下。“當我看到這剩下的一個小生命孤獨地踱著的時候,在聽簷邊秋天特有的風聲,眼淚又流下來了。——它在找它的母親嗎?找它的兄弟嗎?為什麼連嘆息一聲也不呢?寶石似的眼睛裡也彷彿含著晶瑩的淚珠了。”(《兔子》)這些失去母親的小動物,總能勾起他對母親的回憶,對童年的記憶,便也多了一份悲天憫人的情懷。“每當颳風下雨,我心裡就揪成一團,我很怕它們的窩經受不住風吹雨打。這一切原本都是幻影,然而我卻淚眼模糊 ,再也無法幻想下去了。我從小失去了慈母,失去了母愛。”(《喜鵲窩》)而在回故鄉奔母喪時,那隻陪伴母親度過漫漫長夜的老狗,最終引爆了作者全部的感情。

在全村沒有一點亮光,沒有一點聲音時,籬笆門外蜷伏著的是一條狗,一條老狗,一個母親生前唯一的夥伴!人已逝,狗仍在。睹物思人,這怎能不讓作者肝腸寸斷呢?回想初到二叔家時對母親的刻骨思念,他似乎看到“在長夜中,全村沒有一點聲音,黑暗彷彿凝結成為固體,母親一個人還瞪大了眼睛在玄想,想的是自己的兒子。伴隨她的寂寥的只有一個動物,就是籬笆門外靜臥的那一條老狗。”它每天默默守候,等候著有一天,女主人會突然和它相遇。看到這隻充滿靈性的狗,作者總忍不住淚水漣漣,甚至期望“等到我離開這個世界以後,我會在天上或者地下什麼地方與母親相會 ,趴在她腳下的仍然是這一條老狗。”(《一條老狗》)

《清塘荷韻》:一樣赤誠付深情

結語

有幸讀到如此通透深情卻質樸天真的文字,恰如啜飲香茗,齒頰留香。讀著讀著,便發覺對自然又多了一份敬畏;讀著讀著,便發覺對人情又多了一份理解;讀著讀著便發覺對生命又多了一份尊重;讀著讀著便發覺對人生又多了一份徹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