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4年春節,很多人除了用到傳統的電話、短信拜年外,還會用到微博和微信這樣現代化的拜年方式。尤其是微信,不僅能夠發送傳統的文字和圖片還有語音訊息,甚至可以直接語音通話,因此成了不少年輕人拜年的首選方式。微信,同企鵝的大多數產品一樣,也並不是企鵝最先想到的點子。

大家知道,黑莓平臺上有個叫BlackBerry Messenger。該應用可以非常迅即的與好友進行文字、表情等即時訊息的交流,以及分享圖片、音樂、視頻等文件。但是,BBM的使用需要開通昂貴的BIS或BES服務,因此僅可在BlackBerry平臺上使用,並不支持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平臺。於是,隨著對多樣化即時通許需求的加強,Kik Messenger便應運而生了。

就最初的功能而言,Kik同BBM可以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唯一的不同在於,Kik支持跨平臺。再加上每當一位用戶安裝完之後,Kik變會自動檢索通 訊錄提示哪些聯繫人已經安裝,因此Kik的用戶量有了史無前例的增長——在其發佈15天內,便獲得了百萬用戶。但也正是這一功能,讓Kik飽受爭議。隨 後,RIM更是借這一理由,直接讓Kik從自家App World下架,已安裝用戶的推送也會被加以1小時左右的延時。


幾乎同一時期,準確的說是三個月後,Talkbox,一款以語音錄製和語音傳輸為基礎的,以為用戶提供點對點對話和消息推送為核心服務的移動社交產 品同樣受到了大家的熱捧。簡單的說,Talkbox就可以看成是一款全面語音化的Kik應用。只不過與Kik純粹基於文字的消息傳遞方式不 同,Talkbox是依靠更加迅捷和即時的語音傳遞,從而更能表達用戶的情感。

無論是Kik,還是Talkbox,可以說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用戶使用即時通訊的方式,它們讓即時通訊變得更加迅捷,更能表達出用戶的情感,因而更具社交性。但是就像大多數創業團隊經常被天使投資人問到的那個問題“如果騰訊複製了這個項目,你們打算怎麼辦”所說的那樣,騰訊真的來了。

作為國內即時通訊領域最大的壟斷者,坐擁近8億QQ註冊用戶和近2億QQ同時在線用戶的騰訊,自然不會對這一市場的變化無動於衷。在Talkbox發佈後僅三天,騰訊發佈首款微信客戶端。

當然,其實早在2010年10月,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便開始在團隊經理張小龍的帶領下,開始著手微信的開發。張小龍此前曾經開發過Foxmail和QQ郵箱等頗受業界好評的產品。而這一次,微信成為張小龍又一個得意的產品。


2011年1月21日,微信發佈針對iPhone用戶的1.0測試版。該版本支持通過QQ號來導入現有的聯繫人資料,但由於僅有即時通訊、分享照片和更換頭像等簡單功能,因此並不為外界所看好。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微信1.0測試版截圖(取自騰訊微信官網)

在隨後1.1、1.2和1.3三個測試版中,微信逐漸增加了對手機通訊錄的讀取、與騰訊微博私信的互通以及多人會話功能的支持,截至2011年4月底,騰訊微信獲得了四五百萬註冊用戶。

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佈了2.0版本,該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樣的語音對講功能。該功能的加入,使得微信的用戶群第一次有了顯著增長。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而從2.1和2.2,再到2.5版本中對視頻信息的支持以及“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的加入,再一次引爆了微信用戶的增長點,此時微信用戶已達1500萬。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用戶通過該功能可以輕鬆找到身邊同樣試用微信的用戶,使得微信這樣一個以熟人間通訊為主的軟件兼具了同陌生人進行社交的功能,也就是說,微信自此以後再也不是單純的即時通訊軟件,而更多的開始朝向社交類應用發展。

2011年國慶當日,微信發佈3.0版本,該版本加入了現在廣為大家所知的“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對繁體中文語言界面的支持,並增加港、澳、臺、美、日五個地區的用戶綁定手機號。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搖一搖”功能極具創造性和趣味性,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社交屬性,而漂流瓶則是整合了QQ郵箱的相關功能。新增的繁體中文界面以及對五個地區手機號碼綁定的支持,則意味著微信開始邁出了國際化的步伐。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從微信3.1到3.5,微信先後增加了英文界面,以及支持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短信註冊。這進一步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用戶使用微信這一服務。截至2011年底,微信的用戶數已經達到5000萬。

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4月19日,微信發佈4.0版本。這一版本增加了類似Path和Instagram一樣的相冊功能,並且 可以把相冊分享到朋友圈。微信朋友圈的推出進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用戶粘度。根據微信團隊最新監測的數據顯示,微信朋友圈每天的發帖量已經大大超過了微博最鼎 盛的時刻。同時,為了更加有利於微信的國際化,從4.0版開始,微信的官方英文名稱被定為Wechat。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2年7月19日,微信4.2版本增加了視頻聊天插件,併發佈網頁版微信界面。從此,微信不單單是一款社交化的手機即時通訊客戶端,還把觸角伸 向了桌面領域。而視頻聊天插件的推出,在為用戶提供免費視頻語音通話的同時,更是被認為將會使運營商“顆粒無收”,甚至有人認為微信將使騰訊成為第四大運營商。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2年9月5日,微信4.3版本增加了搖一搖傳圖功能,該功能可以方便的把圖片從電腦傳送到手機上。這一版本還新增了語音搜索功能,並且支持解綁手機號碼和QQ號,進一步增強了用戶對個人信息的把控。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2年9月17日,騰訊微信團隊發佈消息稱微信用戶數突破2億。而僅僅過去不到4個月,2013年1月15日深夜,騰訊微信團隊在微博上宣佈, 微信用戶數突破3億。從2011年1月21日,到2013年1月15日,不到兩年的時間,微信便獲得了超過3億用戶。這一成就的取得毫無疑問值得整個團隊 驕傲。

2013年2月5日,微信發佈4.5版。這一版本支持實時對講和多人實時語音聊天,並進一步豐富了“搖一搖”和二維碼的功能,支持對聊天記錄進行搜 索、保存和遷移。同時,微信4.5還加入了語音提醒和根據對方發來的位置進行導航的功能。從中可以看到微信將進一步整合騰訊內部資源,並可能會模仿 siri,往人工秘書方向發展。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從微信的版本更新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微信每一個重大版本的更新,都精確的把握住了用戶的需求點,這些顯然不可能只靠開發產品前的簡單設計規劃,更多的需要產品負責人對當前用戶需求敏銳而又準確的把握和感知。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騰訊一直面臨著來自雷軍和小米開發的米聊的競爭壓力。米聊最早於2010年12月23日,由小米工作室開發完成,而微信自 2011年1月發佈,比米聊起步要晚了一個月左右。但是半年之後,米聊用戶超過400萬。而微信用了差不多7個月的時間,便使用戶數達到了1500萬。因 此,雖然從時間上看,米聊的開發時間要早於微信,但是從用戶量來看,米聊完全不是微信的對手。

從設計理念上看,微信不僅僅主打熟人社交,也還包括針對陌生人的社交,其“查看周圍的人”功能可以查看周圍1-2KM範圍的微信用戶,而米聊則是主打的熟人圈,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一定位限制了米聊用戶的發展。


從國際化方向看,微信現在已經支持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泰語、印尼語、越南語、葡萄牙語等七種界面;而米聊則剛剛同mface合作,準備專攻東南亞市場。顯然,就國際市場這一塊,微信也要略勝一籌。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米聊熟人圈能顯示消息來源

從產品細節上看,米聊的的確在細節上更加完善。比如說,米聊能夠顯示一條消息的狀態,而微信則不會作出提示;米聊有“大喇叭”和手寫塗鴉功能,並且 其熟人圈能夠顯示每條消息的尾巴,而微信則沒有這些功能;米聊展示附近的人能夠以圖片牆的形式展示,微信則只支持列表模式等等。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米聊附近的人列表支持圖片模式顯示

但是,決定一項產品成敗與否的,並不一定是細節。如果核心功能上無法做到旗鼓相當,無關緊要的細節有和沒有並沒有太大區別。微信從一開始的IM,到 SNS,再到移動電商的入口,以及4.5新增的語音鬧鐘等,每一步都能精準定位到用戶需求。而米聊則在最一開始始終侷限於文本訊息,雖然開發出的手寫塗鴉 功能確實很有新意,但是畢竟忽視了用戶對語音和視頻通話的需求,因此很快便被微信拉開差距。

因此,哪怕微信在某些細節上可能確實不如其他一些產品,但是騰訊通過打通包括QQ、騰訊微博以及QQ郵箱在內的一系列產品,並且藉助自身的開放平 臺,再加上率先推出的同步語音視頻通話等創新功能,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產品功能等核心層面上,都有足夠的競爭力。因此雖然米聊起步更早,但是最終還是毫 無疑問的輸給了微信。

Line:全新的競爭對手

就當微信可以說剛剛壓制住米聊的時候,微信又迎來一個全新的對手——來自具有韓國血統的日本公司Naver Japan所開發的Line。與之前國內所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同,門戶網站起家Naver在韓國和日本都有著較高的人氣,並且和騰訊一樣,擁有包括郵箱、地圖等在內的一系列業務。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Line母公司NHN的所有iOS產品下載量之和在去年12月超過了騰訊所有iOS產品下載量之和

Line本身於2011年6月推向市場,同樣在今年1月,也就是其推出18個月後,Line宣佈其註冊用戶超過1億。Line在其官方博客還說到,目前這款應用已經在231個國家和地區使用,並在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的App Store中排名第一。

一款產品要想成功,抓住年輕女性用戶可以說是一條捷徑。深受日韓文化影響的Line更是不可能放棄這條捷徑。從各種可愛的卡通貼紙表情,到一系列的 相關遊戲,再到拉攏了很多有影響力的明星做公眾帳號,無一不是這條路線的提現。因此Line甫一推出,便受到了廣大女性用戶的熱捧,進而帶動了用戶數量的大增。


用戶量的快速提升只是一方面,Line也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營收模式,也就是依靠收費貼紙表情和系列遊戲內購。Line除了提供免費的貼紙外,還提供 了收費貼紙表情的購買。可別小看了這些收費服務,根據Line官方透露,平均每月Line收費貼紙表情的收入就有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00萬元。而根 據貼紙形象打造的一系列在線遊戲,不僅能進一步增強用戶的粘度,還能通過遊戲內購進一步豐富其營收來源。

相比較而言,微信在抓住女性用戶層面確實相比Line有所不足,不過微信團隊目前沒有KPI考核指標,因此兩者在盈利能力上並無可比性。不過也出於同樣的原因,微信團隊能夠把全部精力放在提升用戶體驗上。而不會像Line一樣冒險作出這樣的舉動:

與360聯手,可以說是一步險棋。的確,360無論是桌面端還是手機端都有著數一數二的裝機量,而現階段Line通過開放新浪微博和人人網登錄以及同360合作進行推廣,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很多潛在用戶。

但是顯然,360在業內的口碑大家也很清楚,雖然說有多少用戶在得知360和Line合作之後選擇註銷賬戶我們不得而知,但合作本身必然會造成一部分擔心個人隱私被侵犯的用戶的流失。並且這部分用戶很多都是早期受眾,對產品的後續推廣必然造成影響。

目前,微信依靠QQ用戶的龐大基數,並開放Facebook賬號登錄以期搶佔國際用戶;而Line則正好相反,依據自身在日韓的廣大受眾,並希望依託360和新浪微博以及人人網來搶佔國內市場。因此,就用戶數來說,微信相比較而言有著絕對優勢。

就市場推廣而言,微信目前沒有KPI考核壓力,因此能夠專注於提升用戶體驗,體驗的提升必然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但是鑑於騰訊一向在國際化方面顯得 很保守,總體經驗相比較Line而言必然有所不足。而Line雖然有著自己的盈利模式,但是由於Google Play並不支持中國市場,再加上和360合作所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必然使得其要重新尋找適合中國市場的盈利模式。因此就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而言, 微信和Line可以說打了一個平手。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其實這種字體還是很好看的

總體來說,Line目前在國際市場上有著更高一籌的知名度,但是國內市場的影響還微不足道。而騰訊只要堅持現在這樣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發展道路,用不了多久,在國際市場超越Line也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一路走來,微信儘管面臨著各種來自外界的挑戰,但總體來說還是一路順風順水。不過,微信面臨的更大威脅,似乎還是來自騰訊內部。

在微信問世以前,手機QQ毫無疑問的是目前國內移動IM領域的龍頭老大。但是自打微信發佈之後,面臨著最大壓力的,不是米聊,也不是Line,而是 騰訊自家的微信。很顯然,微信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勢必會在功能上同手機QQ產生重複。那麼,作為一家複製起家的公司,當手機QQ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有什 麼反應呢?

我們首先看看之前我們提到的,相比米聊,微信對查找附近的人只支持列表模式顯示,不如米聊還支持圖片牆的顯示模式來得直觀。那麼我們看看手機QQ是怎麼做的: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手機QQ查找附近的人支持圖片牆模式

接著我們不妨比較一下手機QQ和微信的發送信息界面: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接著,我們再來看手機QQ2013相比手機QQ2012在界面上的變化: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手機QQ2013和手機QQ2012發送語音信息界面對比

我們可以看到,手機QQ2013擴大了語音輸入區域,似乎是在向用戶強調,語音通話不是微信的專利,手機QQ一樣可以進行語音通話。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手機QQ2013相比手機QQ2012已經支持插件管理

而手機QQ2012雖然已經支持各種應用插件,但是所有插件似乎都是騰訊說了算,用戶無權管理。而在手機QQ2013上,我們看到用戶已經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哪些插件了。這一功能也更接近微信自身的插件管理系統。

從上面這些對比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手機QQ早已意識到微信對自身的威脅,並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開始模仿微信,從界面的設計,到語音功能的突出,無一不提現出模仿的痕跡。

騰訊向來以獨具中國特色的模仿著稱,其總能抓住對手的核心特點,並且依託自身優勢超越之。只

是這次,模仿和被模仿的,都是來自騰訊的產品。究竟鹿死誰手,目前真的還很難說。

微信,相比傳統移動應用,尤其是騰訊應用來說,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這便是其開放性。可以說,微信是自那篇文章問世以來,第一個從一開始就走開放道路 的騰訊應用。微信的開放性提現在兩個層面:其一,是內部插件可以自由刪減。就像現在的桌面版QQ一樣,微信可以讓用戶自己選擇所需的插件,而自己不需要的 插件則可以自行禁用。這也是其他移動端應用身上所罕見的。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當然,程序對用戶開放一定權限不能算是完全的開放,對開發者的開放才有切實的意義。微信的開放,就開發者層面而言,便是其提供了專門的微信開放平 臺。通過微信的開放平臺,一方面,微信可以讓廣大開發者共享自己的數億用戶群,進而推廣自己的應用和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對第三方應用的整合,使得微信自 身成為一個真正的平臺,而不僅僅侷限於一個應用。這樣,微信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於自己的核心功能上,至於一些花裡胡哨的功能,交給第三方去做就好。

舉個栗子。我們知道,銀行一向被認為是保守主義的代表。比如,大多數銀行的網銀仍然只支持IE內核瀏覽器,不少都需要下載一堆不能跨平臺使用的插件 才能正常使用,而事實上這些插件大多隻能充當安慰劑。但微信開放平臺卻能吸引不少銀行的目光。比如,曾經國內最大的髮卡行招商銀行在推出Mac版控件之 後,也開始把目光瞄準了移動平臺,推出了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官方客服微信賬號。

用戶只需把這一獲得微信官方認證的帳號加為自己的微信好友,並通過把自己的卡號或者身份證號碼同自己的微信號綁定,便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如查詢餘額等操作。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根據業內人士介紹,此次招商銀行採取的不單單是開立一個微信機器人,而是把內部系統開放出一部分同微信直接打通,這種開放程度在國內銀行中並不多見。但這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了騰訊微信開放平臺的可靠性。

移動電商:帝國新戰場

我們知道,新浪微博之所以能夠得到迅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推出了微博認證,並引來一大批的明星駐紮,進而獲得了大量粉絲,從而一舉獲得了影響力和用戶數的雙豐收。騰訊微信相比也明瞭這一點,推出了自家的微信公眾平臺。

推出這一平臺的意義在於,大量的明星、企業、媒體賬號以及商家和個人的認證賬號可以直接通過微信這個平臺同數量龐大的粉絲、用戶、受眾以及消費者進 行交流。尤其是企業和商家,藉助這種點對點的溝通和交流方式,能夠實現自身服務的產品化,並進而形成一個移動領域的生態系統。要知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 速發展,電子商務領域的京東、淘寶/天貓、亞馬遜、蘇寧、國美等傳統巨頭都已經開始為移動電商領域的惡戰磨刀霍霍。

去年5月18日,騰訊調整了自身公司的組織架構,併成立了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專注運營電子商務業務。可以看得出來,目前騰訊已經加快了在 電子商務領域的步伐。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微信從開發到現在,騰訊的目標顯然已經不侷限於即時通訊,也不會滿足於社交平臺,而已經至少開始 向移動電子商務領域邁進。

就在ECC成立前三天,微信剛剛開放其API,而ECC成立之後,便針對生活電子商務與O2O業務組建了騰訊微生活團隊。該團隊成立之後所做的第一 件事,便是推出了微信會員卡。根據微信生活團隊的介紹,“傳統商家的會員體系是金字塔型,微信會員卡不是重新建塔,也不打破原來的塔,它希望在塔下方重新 劃分出一個區域。商家通過塔底的人而增大原來金子塔的規模。”

可以看出,微信推出會員卡業務的本意,是想利用微信這一平臺,發揮微信在CRM上對大企業大品牌的吸引力。而事實上,微信會員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比如,漢庭快捷酒店單日最高發卡額達到了45000張。

但是,傳統的優惠券模式畢竟能夠參與的商家有限,更多集中在餐飲、影院和酒店這三類上。可是,移動電子商務是一個有著數萬億預期產值的市場,今年的預期產值便已經達到了千億。顯然,光靠這幾類商戶發發優惠券和會員卡,完全連成本都賺不回來。

目前,消費者對移動電子商務的需求是,利用現有服務和賬戶,直接完成在PC端所能完成的操作。以前文提到的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官方微信帳號為例,目 前客戶真正需要的,除了查詢餘額和知道附近哪裡有招行之外,還需要直接能夠通過微信客服,查看自己的信用卡積分,並完成禮品兌換,或者通過微信客服,完成 原本需要登錄招行網銀才能實現的轉賬匯款、水電媒繳納等操作。

再或者說,消費者在天貓、一號店、易訊上購物完成之後,分別要登錄相應的客戶端查詢快遞情況,而假設這三家都有微信官方客服賬號,並且支持直接通過官方客服帳號進行訂單狀況和快遞情況的查詢的話,豈不是方便很多?

換句話說,微信在移動電商領域要嘗試的,不是提供某一項具體的自己並不熟悉的服務,而是應該從自身現有資源和在移動領域的經驗優勢出發,整合現有各家電商和企業、商戶的服務,從而形成一個移動電商的入口和平臺,各商家只需維護好各自在微信上的賬戶即可

目前,整個騰訊所有業務的營收大概在四百億左右,而移動電商的今年的預期規模便已達千億。因此假如騰訊能夠藉助微信把握好這一歷史機遇,那麼,微信的盈利,又豈是Line之流能夠超越的?

儘管截至目前為止,騰訊微信整體發展一路順風順水,並沒有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但是作為一款產品,其本身必然蘊含這一些不足。

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那樣,微信在一些產品的細節上,相比競爭對手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雖然這些小瑕疵可能即便被外在競爭對手利用自己也可以毫髮無傷,但是一旦被手機QQ盯上,影響不會那麼之小。

此外,目前國內市場上米聊等競品仍佔有一席之地。米聊依靠其強大的營銷推廣能力仍維護著一個不小的小米社區,而陌陌則專注於陌生人交友這一細分市 場,同時還面臨著同360聯手進軍國內市場的Line的夾擊;而縱然印度市場已經成為微信第二大市場,但是米聊已經進軍東南亞,而且Line在海外有著廣 泛的用戶群和很高的受歡迎度。因此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市場,微信均不能掉以輕心。

除了產品本身的不足和市場上其他產品的競爭以外,騰訊微信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開發出的產品,必然面臨著來自公司內部的競爭和利益糾葛。

經歷過去年年中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騰訊,前段時間又迎來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確認退休。有消息稱,劉成敏之所以辭職,是因為劉成敏一直不看好微信業務,不但拒絕開發,並且還曾“明裡暗裡”諷刺過微信。

而據說在和微信非常類似的手機QQ2013發佈之後,曾任職於騰訊無線部門,現任騰訊移動電商產品總監的蔣寧,在騰訊內部論壇發表了一篇名為《微信向左,手Q向右》的文章。

其中提到:“微信的核心價值和演進步驟是什麼?幾乎完美的快速完成了:通訊,社交,平臺化;且每個階段都超越了QQ本身”。可以看得出,微信發展到現在這一步,無論是公司外的業界,還是公司內部,都已經獲得了高度的認可。但是,下面這段話似乎更為重要:

“微信會取代手機QQ嗎?不會,我覺得手機QQ只是打了一下盹, 在歷史的重要節點上,有一些本來應該快速轉身自我變革的事情,沒及時做好,而微信替它做了,並做的很出色。在手機QQ快速解決好這些基本問題之後,將迎來 新的發展機遇,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與微信並駕齊驅;而且非常高興的看到,新版本的手機QQ已經走在正確和光明的路上了。”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感知手機QQ團隊已經開始針對微信迎頭趕上,並試圖重新超越。要知道,QQ是騰訊發家之本,公司所有業務幾乎都是圍繞 QQ運作的。也因為這樣,才造成了此前手機QQ團隊盲目複製PC端的發展模式,差一點錯過了時代發展的潮流。而微信恰好在這一關鍵時刻主動站出來,擔當起 了重任。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但不管怎麼說,張小龍所帶領的廣研團隊並非騰訊的嫡系團隊,張小龍目前也並未在騰訊六大事業群中擔任任一領導職位。因此,相比手機QQ團隊來講,其對資源的調控能力必然限制更大。

當然,這種內部競爭,只要維持在良性層面,還是馬化騰所樂於見到的。君不見此前李彥宏還特意給全員發出公開信,稱要找回狼性,淘汰小資。李彥宏所說的狼性,怕就是目前張小龍在騰訊內部所喚醒的罷。

總結

根據易觀國際的統計,2012年Q1中國移動IM註冊用戶市場份額,排在微信之前的就只剩下手機QQ和飛信。而隨著這一年來微信的迅猛發展,微信的 勢頭已經越來越猛。此前相關預測曾認為,微信在2012年將達到2億用戶,並將於2015年超越手機QQ,成為中國移動IM領域的老大。從目前的發展態勢 來看,這一估計顯然是有些保守了。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儘管目前微信在騰訊內外都獲得了高度認同,馬化騰本人對微信也非常重視,微信仍然面臨著公司內外不少的麻煩。同時,雖然微信用戶 已經突破3億,並且微信理應在移動電商時代承擔更多,但是顯然微信仍沒有能夠對自身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是成為一個以社交通訊工具為主導,兼具移動電商入口 的應用,還是像目前這樣,不管內外在環境如何變化,仍堅定自己節奏,並繼續試水一些全新的業務形式,也是時候該決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