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見真心,還錢見人品

借錢見真心,還錢見人品

文 | 流觴陣地 · 主播 | 韓丹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電影《飛馳人生》中,有一句非常扎心的話: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不管是你向別人借錢,還是別人向你借錢,最終結果可能都會讓你覺得“崩潰”。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都是因借錢而走到盡頭的:

借錢不成,不僅失了尊嚴還可能被寒透了心;別人借錢遲遲不還,不僅失了錢財還可能徹底丟了一段關係。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遇到困難時,願意伸手幫你一把的人寥寥可數,平時看起來關係還不錯的親朋好友,卻“談錢色變”,恨不能躲你躲得遠遠的。

甚至有些以前你幫助過的人,在你落難時,都變了一副嘴臉。

幾年前的一天,突然接到媽媽的電話,說二姨打電話幫表哥借錢,我當時還在工作,二話沒說直接要過賬號就把錢轉了過去。

因為作為成年人,我深知在社會打拼的不容易,如果別人遇到困難,肯定是能幫則幫,何況還是自己的親人。

可是幾年後,我們家突然遭遇變故,想辦法籌錢應急時,二姨一家人卻連個電話都不肯接。

從來都不認為你幫了別人,別人就必須幫你,因為別人願意幫你是情分,不願意幫你是本分。可對方那冷漠又逃避的態度,卻是真正傷透人心的利器。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這讓我想起《紅樓夢》中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的賈芸,為了買些昂貴香料討好王熙鳳謀得一份差事,窮苦的他只能硬著頭皮去舅舅家借錢。

舅舅不僅不借,還挖苦嘲諷了他一通,而舅媽生怕賈芸留下來吃飯,喋喋不休地哭訴家裡窮得揭不開鍋,讓女兒去鄰居家借,賈芸只能灰頭土臉地趕緊逃走。

郭德綱在他的書裡曾說過:“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鉤不著親人骨肉;有錢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

只有在真正遭遇過一番困境之後,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心酸之處。

你有錢時,日日賓朋滿座;你窮困時,一夕之間就可能變成“孤家寡人”。

就如羅洪先的《醒世歌》中所寫:

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間無;

時來易得金千兩,運去難佘酒一壺;

堪嘆眼前親族友,誰人肯濟急時無?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珍惜願意借錢給你的人

正因為雪中送炭的人少之又少,才愈加顯得願意幫你之人的珍貴。

而當你陷入困境願意幫你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平日裡“甜言蜜語”“往來頻繁”的人。

就像《紅樓夢》中的賈芸,最終仗義幫他一把的人,不是至親家人亦不是酒肉朋友,而是平日裡相交不深的鄰居倪二。

在我家最難的那一年,眼見著以往關係甚好的親朋好友們逐漸疏離,就連路上偶然碰見有些人都會假裝看不見你。

而最終願意幫我們的,卻是那幾個平日聯繫不多,但始終真心相待的朋友知己。

媽媽甚至接到了以前老鄰居家女兒的電話,她跟我媽媽年紀相仿,當年倆人關係很好,她家已經搬走了近十年,平時聯繫不多,只有過年過節時才會發信息彼此問候。

她偶然間聽說我家的困境,主動打來電話問是否能夠幫得上忙,掛斷電話之後,立刻給我媽媽轉了一筆錢。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就像亦舒在《流金歲月》中所寫:“存心幫人,原是不待人開口的。”

尤其是在經歷了各種親友的躲避和冷漠之後,遇到這種願意主動幫你的人,已經不能簡單地用感動和感激來表達那刻的心情了。

人只有深處困境,才能體會到人情冷暖,只有借一次錢,才會看見真心。而願意借給你錢的人,是值得你一輩子珍惜的。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站著借錢,跪著討債

別人願意借錢給你,是對你的信任,而很多人卻任意揮霍這種信任。

借錢的時候好話說盡,還錢的時候卻不守信用,甚至直接翻臉不認賬。

前幾天跟公司同事一起吃飯的時候,無意中聊到現在創業公司的艱難。她突然嘆氣說,朋友當年開餐廳跟她借了幾十萬,本來說好一年期限連本帶息還完,誰知一晃五年快過去了這筆錢還是沒有收回來。

同事一直不好意思開口要錢,但總能在朋友圈看見她的這位朋友去國外旅行的各種照片,而且都是住的五星級甚至奢侈品牌的酒店。

同事終於在去年春節前找機會跟朋友提了還錢的事,誰知朋友卻發起了脾氣,說她又不缺錢急什麼急,現在自己的餐廳盈利不好還不能還錢。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同事被氣到說不出話,又不知道拿朋友怎麼辦,當初借錢給朋友的時候,甚至連個借條都沒要。

真是應了那句俗話:站著借錢,跪著討債。欠錢的人反而理直氣壯了。

我曾經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大概有四年都沒聯繫過的高中同學,突然打電話跟我借錢,念在老同學的情分上,我借了。

那還是發生在2011年的事情,如今都2020年了我還未收到這筆欠款,而這位同學早已跟我斷了聯繫。

借錢見真心,還錢見人品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人的一生中,誰都難免會遇到缺錢的時候,若是跟別人借了錢,就應該努力盡早歸還。因為別人借給你的不僅僅是金錢,更是信任和情誼。

而這種信任和情誼一旦被破壞,就再難修復了。

借钱见真心,还钱见人品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論語》中有句話說的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從一個人還錢的態度上,我們能看透一個人的品性,不守信用的人,終歸不值得深交。

而在你困難時,願意對你傾囊相助的人,都是值得信任和珍惜的。

但我們要記住,千萬不能把別人的幫助當作“理所應當”,哪怕欠別人一分錢也應該遵守承諾,按時歸還。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人情往來,最講究的莫過於重情守信,這也是我們為人處事應該時刻謹記的原則和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