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小时候看《足球小将》,我们始终坚信:

只要有梦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足球小将。

长大以后,残酷的社会告诉我,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梦。

然而我不解的是,

为何同样的梦,在日本、在国外,每天都在实现。


1


前几天,一位来自乌鲁木齐的足球少年爆红网络。

在媒体人董路发布在社交媒体的一条视频中,

这位年仅6岁的小朋友,熟练地使出了世界足坛多名巨星的招牌绝技。

梅西的蝴蝶穿花,C罗的脚后跟磕球过人,小白的油炸丸子,小罗的牛尾巴过人……

或许这些小技巧,不能与球员在实战中的水平和成长值完全划上等号。

比如当年打破颠球世界纪录的王楚,就倒在了伤病之中。

但我们起码可以聊以自慰:

在邻国青少年足球水平突飞猛进、小梅西小C罗遍地走的时候,我们还有这么些个希望之星。

这一道道微光聚集起来,总不至于让我们感到绝望。


2


董路创办的中国足球小将队,也是近年来中国足坛不可多得的亮点。

在与欧洲同年龄段球队的比拼中,这群小朋友毫不逊色。

在这其中,来自广东的邝兆镭更是出类拔萃。

出生在2009年的邝兆镭,4岁就开始踢球,年纪轻轻便加入著名的广州东山体校踢球。

即便年纪要比其他队友小3岁,但小邝依旧坐稳球队主力位置,在比赛中也每每有所斩获。

在加入董路的中国足球小将队以后,邝兆镭开启了他的闪耀世界之旅。

2018年德国的广域星空杯U10邀请赛,邝兆镭在与多特等知名俱乐部梯队比赛中,共打入11球荣获金靴。

之后,邝兆镭又在西班牙曼努埃尔卢克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大放异彩,得到了皇马、巴萨等俱乐部的高度评价。来自皇马的球探更是用“amazing”来形容小邝。

去年,邝兆镭获得了前往拉玛西亚的机会,成为首位试训巴萨的中国球员。

在汇聚了全世界诸多U10天才的训练营中,邝兆镭毫不怯场,更与号称“小梅西”的祖安打得有来有往。

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只是在试训后,邝兆镭并没有选择留在拉玛西亚,而是决定回国发展。

首先,留洋的基础是强大的经济能力。当年为了支持张玉宁留洋,家中卖掉了8套在上海的房子。这样的负担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担。

其次,作为一位只有10岁的小朋友便要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所面临的困难也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更为现实的是,邝兆镭虽然十分出色,但他也并没有出色到足以让俱乐部、家人以及自己都孤注一掷,迫不及待进行留洋的程度。

在中国这个年龄段的小球员当中,肯定还会有实力与邝兆镭相近的。但这个现实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他们。

最终结果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小球员而言,留在国内青训是他们暂时唯一能走的路。

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3


在中国,技术能力逊色于小邝们,但同样痴迷足球的小朋友基数更为巨大。而他们面临的窘况更甚。

一位名叫陈昱帛的14岁贵州男孩,这几天也因为足球红了。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从五年级第一次接触足球开始,就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一样!”

在湖南卫视某综艺上,渴望成为职业球员的小陈,面对不支持自己的母亲、大伯以及满操场的同学,勇敢地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这一幕戳中了多少成年人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地方。

如今迷失于钢筋混凝土森林的我们,年少时谁没有梦想。

而陈昱帛,这个14岁的男孩,却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梦想,并为此抗争。

眼前的陈昱帛,已经和少林足球里面的星爷融为一体。他们心中,同样有着一团火。

就算被吹灭了,也能马上又点着的那种。

可惜的是,小陈的这团火再一次被家长浇灭,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在孩子的动情表白后,陈昱帛母亲十动然拒,表态会支持孩子踢球强身健体,但不会同意孩子向职业足球的道路发展。

从现实角度讲,小陈接触足球的时间的确有点晚,更何况还中断了一年的训练。

如果非得投入到职业的道路当中,要想成材脱颖而出的难度会相当高。

而且这其中还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国外,小陈还有机会像瓦尔迪、藤本宪明那样,即便未能马上踏入职业门槛,仍可以一边打工一边坚持足球梦想,博取一个大器晚成的机会。

甚至真的不幸被刷下来,依旧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但在当今中国以光鲜论成败的社会风气下,15年后一事无成的小陈很可能成为大家眼中的LOSER。

即便真的进入了职业队,实现了梦想,却也不见得就能养活自己。

最近这几天,河北容大还不是一边欠薪,一边要球员签字表达对俱乐部的感谢么。

梦想,谁都有。但在中国,追逐梦想的成本太高,成功几率太低。

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4


最近几年,中国的青训环境确实是有所改善。

除了鲁能、绿城等老牌青训强队外,不少中超新军也加入到了其中。

在广东,无论是恒大还是富力,都在背后企业的支持下投入大笔资金到青训当中,足校、梯队都正在逐步完善。

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的青训,都开始严格要求小球员学体同修,尽量保证小球员踢球学习两不误。

除了可以保障小球员不至于一条道走到黑,还能锻炼动脑能力。毕竟现代足球,不会思考的球员已经玩不动了。

只是想要看到成效,恐怕还需要等待几年。在此前恒大举办的U17国际邀请赛,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差距。

怕就怕,这股青训热潮不知能坚持多久。

目前国内俱乐部的运营基本都是依靠背后企业输血的单一模式,所谓的市场化永远都只是一句口号。

好不容易卖出的天价版权费,却又是一波三折,到俱乐部手中也没剩下多少。

悲哀的是,有的人却对这个显浅的道理视而不见。

他们一边乐于坐享企业大笔投钱所带来的联赛红利,一边却抱紧手中的蛋糕不肯撒手。

宁愿压制整个联赛的市场化发展,也不愿意分出部分话语权,结果只能让联赛在违背市场规律的路上越走越远。

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比起日本、欧美等国家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的校园足球发展实在惨不忍睹。

因此可以说目前中国的青训顶多只是一条腿走路,完全依赖于俱乐部背后的企业支持。

万一哪天,俱乐部背后的企业退场,恐怕此前在青训所做的努力又将全部白费。

所以,如今中国青训是看着繁荣,但却犹如在半空中走钢丝。

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5


前文所说,中国青训环境在近年有所改善。

但这种改善,更多只是因为起点太低:更早之前,中国整个青训已经烂到骨子里。

从近几年各级国家队梯队的表现看,中国足球想要迎头赶上,怕是要寄望00后甚至05后的崛起。

这其中涉及的问题相当复杂繁琐,远远不是几块球场,几位基层教练,几份红头文件就能解决。

虽千头万绪,但不踏出实干的第一步,永远都只能是空谈。

在推进的过程中,更是要勇于作出牺牲和承担责任。

此前不幸感染新冠的日本足协主席田岛幸三,刚刚痊愈不久,日前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并马上宣布了几项疫情期间的减负措施。

其中就包括从财务上支持俱乐部,并帮助那些因为收入减少而交不起注册费的小球员。

在田岛幸三宣布措施差不多10天后,媒体爆料中超职业联盟组建已陷入停滞。

此后有跟进报道称,职业联盟成立方案未获批准。

哪有什么足球小将梦,只不过是我们不愿意醒而已。

中国青训难抵基层!“大空翼”们该去哪儿踢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