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至吃餃子是紀念他?

各位看官姥爺好,本期本喵帶來關於餃子的趣史

各位看官知道嗎?餃子原本是一種驅寒藥。

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為什麼冬至吃餃子是紀念他?

故事由來

東漢末年傷寒名蔓延流行不到十年時間,將仲景家族200多口人便死了134人,行醫一生的張忠傑毅然辭官返回故里,發現寒冬臘月,不少江邊的窮人耳朵被凍壞,於是在冬至那天第一次搭棚架鍋,把驅寒藥發給百姓。取名為虛寒嬌耳湯。做法是以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在鍋裡熬好切碎,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煮熟。病人氣下去後渾身發熱,兩耳生暖,不久凍耳朵就好了。張仲景在冬至這天開始施藥,然而巧合的是他也是冬至這天去世的。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就在東至這天做嬌耳,也就是現在的餃子。

然而張仲景還有一個偉大的傳世著作《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

就是在這部著作當中體現出來的“辨證論治”的重要醫學思想,可以說,它的出現對後世中醫學發展起到了主宰作用。使用寒涼藥物醫治熱性病,是中醫的“正治法”;而使用溫熱的藥醫療,屬於“反治法”。

簡單點來說,就是說火鍋吃的辣的不行了,就來一杯冰鎮啤酒,立即見效!

歷代有關注釋、闡發此書的著作很多。特別是註釋、闡發《傷寒論》的著作,竟達三四百種之多。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國界,對亞洲各國,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等國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日本,歷史上曾有專宗張仲景的古方派,直至現在,日本中醫界還喜歡用張仲景方。日本一些有名中藥製藥工廠如小太郎、內田、盛劑堂等製藥公司出品的中成藥(浸出劑)中,傷寒方一般也佔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顯是傷寒方的演化方)。可見《傷寒雜病論》在日本中醫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整個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為什麼冬至吃餃子是紀念他?

而餃子發展到當今,南方餛飩北方餃子,冬至吃羊肉湯, 也成為一種傳承。

端午吃粽子紀念屈原,冬至吃餃子紀念張仲景。

當然啦 本喵是南方人,南方人不光吃餛飩也要吃餃子的。

如果家人在冬季不小心生病了,記得食補好於藥補喲

謝謝各位看官姥爺支持

我們下次再見~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