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產業快速發展,推動中藥製藥裝備行業朝著兩大趨勢升級

  【製藥網 市場分析】中醫藥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能。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佈局,以及中醫藥利好政策的出臺,中藥產業迎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與行業息息相關的中藥製藥裝備行業,也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通過升級中藥製藥裝備將助力提高我國中藥產品的質量,保證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一些大型的製藥企業在積極改進裝備,增加研發投入。與此同時,中藥製藥裝備企業也正面臨著新的挑戰。“中藥製藥裝備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加快轉型升級,朝著綠色製造與智能製造的方向發展。”業內如是表示。


中藥產業快速發展,推動中藥製藥裝備行業朝著兩大趨勢升級


  趨勢一:“綠色製造”

  俗話說:藥材好,藥才好。中醫藥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綠色發展理念,這也是提升中藥材的質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業內普遍認為,只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中醫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岐黃之術才會發揚光大;另外,在“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下,也在引領道地藥材出口和中醫藥產業走上國際綠色發展之路。

  中藥製藥裝備與中藥行業綠色發展息息相關。中藥製藥裝備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綠色製造技術、綠色生產工藝水平,打造綠色環保、無汙染的中藥製藥設備,才能助力中醫藥產業進一步實現綠色發展。

  有從事中藥產業30餘年的從業者表示,傳統的中藥製藥方法講究火候,如要用文火炒至藥材表面微黃,用武火炒至藥材表面焦褐色且內部顏色加深等,如今考慮到環保因素,車間購置了相應的自動化設備,結果發現空氣有明顯好轉,操作也非常簡便,總體成本綜合算下來與之前幾乎持平,而且環保效益逐漸凸顯。


  趨勢二:“智能製造”

  傳統的中藥生產方式存在存在質量不均一、質控不到位、成本居高不下、監管困難等問題。業內認為,推進中藥產業提質增效需要搭乘高科技快車,“智能製造”已經成為中藥邁向現代產業的必由之路。藉助於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優勢,在現代中藥智能製造的平臺上,能夠更大地發揮中醫藥資源的原創價值。

  實際上,政策方面也指明瞭方向。2016年,我國頒佈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提到,“推動中藥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加強系統生物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前沿技術與中醫藥的深度交叉融合。形成中醫藥大數據資源庫與中醫藥知識庫,建立中醫藥數字信息的標準與規範,研發中醫藥大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的人工智能技術;另外,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提出,綠色與智能化也正在成為醫藥工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藥智能製造的核心是質量數字化。推進中藥智能製造,一方面可以實現中藥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另一方面,藉助積累的數據,可以加強對關鍵參數的理解和控制,逐步提高中藥質量一致性。

  目前,已經有藥企在中藥智能製造方面實現一些突破。例如,天士力在提升智能製造基礎上,搭建了完備的數字化研究平臺體系,通過數據系統和信息系統,研發高速微滴丸工藝與成套智能裝備,實現現代中藥智能製造的裝備創新。2019年8月,“複方丹參滴丸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成功驗收,該應用項目解決了中藥滴丸劑生產的技術瓶頸問題,對推動我國中藥行業智能製造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在此背景下,對於中藥製藥裝備企業來說,技術的創新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據悉,為推進中藥製藥裝備行業升級,有藥機企業通過鑽研技術創新,並積極與業內尋求合作共贏,目前該企業研發出了智能離心振動乾燥機、智能低溫固體滅菌機、智能中藥精油提取機、智能固體乾燥機等產品,並且部分產品具有顯著的創新性、可行性,進一步推動中藥智能製造裝備行業的技術革新和發展。


  結語

  總的來看,中藥產業正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中藥製藥裝備發揮著重大的作用。當前背景下,中藥製藥設備行業需要朝著綠色製造、智能製造的方向不斷努力,持續創新升級技術,加強研發投入,才能滿足藥企發展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