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之名翠》匠心琢玉

玉雕是一種精美的玉石工藝品,是我國獨有的技藝,它展現了中華博大的文化,閃爍著璀璨的光芒。人們通過植物、動物、人物、山水及各種圖案,通過嫁接、比喻、象徵等各類藝術手法去表情達意,賦予這些玉雕圖案以美好願類題材在玉景、寄託和嚮往。植物雕創作中是很常見的,不同種類的植物在玉雕作品中,也蘊含著深厚的含義。



唐詩稱讚它:“落盡燦鴻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宋詞《愛蓮說》寫有:“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流傳至今。牡丹是中國的傳統名花,它雍容華貴、花香怡人,兼有色、香、韻三者之美,讓人為之傾倒,自宋以來,牡丹就被視為“富貴花”。冬枯春榮,週而復始,花在人類生活佔據著越來越重要,對花的讚美,化作圖騰。


玉雕師範秀龍認為:不論是進行哪一種類的玉雕創作,都需要掌握藝術精髓,追求極致的工藝。在進行該創作時,不僅顯示了玉的本質美感和自然靈性,既融入了當代藝術審美的氣息,表達出牡丹花的香色可貴。不同於一般花卉,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徵。

範秀龍力求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發展,加強創新的意識和推陳出新的活力,作品的內涵和藝術手法也要跟著時代的發展,認為藝術為時代服務,創造新的民族風和作風。不浮誇,不張揚,如玉石般純淨溫潤,這就是範秀龍堅持匠心琢玉的緣由。把傳統的玉雕工藝做到極致就是與古代文明對話,與現代文化相融。



作品介紹


《東之名翠》匠心琢玉


《富貴常在》

本作品中浮雕工藝,線條刻畫流暢,通過花瓣、花蕾、小鳥的翅膀等細節刻畫入微,小鳥的雀躍,牡丹的優雅,整體動靜相宜,彷彿能嗅到陣陣撲鼻的幽香。充分利用了翡翠本身的色彩對比,結合材料晶瑩透潤,頗具特色,讓人眼前一亮。牡丹與玉石的結合,成為美與祝福的化身。



《東之名翠》匠心琢玉


《國色天香》

在作品中巧妙運用天然色澤,依形構思;雕刻細膩婉約,深淺有致,花瓣舒展自然,靈動鮮活,將金黃俏麗的皮色雕刻出牡丹雍容華貴之姿,牡丹層層綻放,花香襲人,蝴蝶聞香而至,翩然起舞,立體感強烈,將黃色施於牡丹之上,更顯得華麗高貴,古樸典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