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你會吃人造肉嗎?

這裡說的是用高科技製造的人造肉,主要有用植物蛋白做成的素肉,和用動物幹細胞培育而成的“實驗室肉”兩種。

這不是什麼新聞。2013年,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馬克·波斯特(Mark Post)第一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研發的實驗室肉:先從活牛身上提取幹細胞,然後把幹細胞放進營養液中培育出肌肉組織,最後形成肌肉纖維。

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馬克·波斯特的實驗室肉,看起來像一坨碎肉|David Parry/Pool/Reuters

這樣培育出來的“肉”類似漢堡肉餅那樣的碎肉,而不像市場裡能買到的新鮮肉片。這種肉吃起來也很像漢堡肉,但是沒有鮮嫩多汁的感覺,甚至有試吃者形容這像“動物蛋白質蛋糕”。

聽起來有些倒胃口。但是先別急著評價,我們暫時還沒有這個“口福”,因為這種肉目前還處於研發的初期,許多技術難關還未突破。市面上已經能買到的是以植物蛋白為基底的人造肉,比如說美國“不可能食品”(Impossible Food)公司的“不可能漢堡”(Impossible burger)。

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會滴血的“不可能漢堡”(Impossible burger)| Impossible Foods

“不可能食品”的研發人員用植物蛋白和血紅素模擬滴血的牛肉,乍一看與普通漢堡無異,據說口感也已經無限接近真的牛肉。

“但是,我還是想吃肉。”

是的,大多數人還是無法抵抗肉的誘惑,畢竟,吃肉多香啊。那如果吃人造肉能夠滿足你的口腹之慾,順便拯救一下地球,你願不願意嘗試一下呢?

吃肉是一件不太環保的事,產生的溫室氣體不可小覷

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你可能想不到,光是“食”這一件事就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吃肉。如果你是一個環保主義者,說不定會對人造肉有興趣,因為吃人造肉要比吃真肉環保。

肉類中,牛肉榮登最不環保榜的榜首。地球一半的土地被用於畜牧業,跟養雞或者養豬比起來,養牛需要佔用的土地面積多了近30倍,消耗的水資源也多了10倍。每產出1公斤雞肉只要1.6公斤的飼料,而1公斤牛肉需要8公斤的飼料。

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牛肉(紅色)與禽類、豬肉、雞蛋、乳品相比,佔地、用水、產生的溫室氣體以及所需的氮肥都要多得多

而且牛是一種反芻動物,吃下去的食物會在瘤胃中發酵產生甲烷(CH4),通過打嗝和放屁排出體外。甲烷是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對環境的殺傷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養牛貢獻了所有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的四分之一。

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主要是腸道發酵、糞便管理、飼料生產以及能源消耗四個環節

相比之下,人造肉就環保多了,幾乎不需要佔用土地資源,比傳統肉類少用82-96%的水,還減少了78-98%的溫室氣體排放。

人口太多肉不夠吃了,不如換換口味?

頓頓吃肉在我們看來習以為常,但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正在經歷著饑荒。而隨著人口的增長,食物短缺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從1961到2007年,人均食肉量已經翻了一倍。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00億,我們吃肉也會吃得越來越多。聯合國農糧組織預計,到時候的人均肉類的食用量比現在還要多75%。

如何餵飽這麼多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擔心自己的下一代吃不上肉,也許你也想要嘗試一下人造肉。

除了被吃就是被吃,拯救一下可憐的動物吧

如果你喜歡動物,不是嘴上說說的喜歡而是真正在意動物的權益,那你可能也會是人造肉的支持者。

在動物保護者眼裡,現代家畜家禽過的是慘無人道的日子:擁擠的籠子,單一的飲食,人為縮短的壽命。人要想吃肉,是不可能不傷害動物的——但人造肉似乎能改變這一點。

植物蛋白做的人造肉不用說,不會用到一點兒與動物相關的原料,而實驗室肉在整個幹細胞培育過程中對動物也是沒有傷害的。

想一想被注水後疼得哭泣的牛,人造肉如果能夠減少這些悲劇,你願不願意試一下呢?

拯救地球?還是先拯救一下自己吧

紅肉吃太多對身體的影響想必你略有耳聞。《柳葉刀》最近發佈的一篇報告建議每個人,尤其是發達國家的人,應該減少一半的食肉量,蔬菜水果等則應該加倍。按照這個標準,每個人每天只能吃半盎司的肉。

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按照《柳葉刀》的標準,我們每天只能吃如圖大小的一片牛肉|imgcop.com

哈佛大學營養學和流行病學教授沃爾特•威利特(Walter Willett)表示,用植物蛋白代替紅肉,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麼說來,植物蛋白做成的人造肉是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滿足吃肉的慾望還對身體有益。

其實從理論上來說,人造肉比真肉更安全,因為吃人造肉不用擔心寄生蟲和微生物的威脅,可以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幾率。而且人造肉的成分可以被人為控制,比如說用更健康的Omega-3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

可是“不天然”的東西我不愛吃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接受人造肉,因為人造肉“不天然”。

在針對北美和歐洲顧客的調查中,很多人對人造肉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噁心、不天然(Unnaturalness),甚至會聯想到瑪麗·雪萊的經典科幻小說《科學怪人》,把人造肉稱為“弗蘭肯斯坦之肉”。這也正常,因為人們通常會把不熟悉的事物與熟知的聯繫在一起,大多數人對新的科學技術知之甚少,畢竟科幻電影才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嘛。

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Jasper Rietman

但是什麼是“天然”?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人們總是理所當然的把“天然的”與“人造的”對立——天然的總是好的,人造的總是壞的。可是放眼望去,日常生活中真的有所謂的純天然食物嗎?

現代養殖業培育出的肉雞,生長速度是自然生長的七倍,靠注射抗生素防止傳染病,從外形到骨骼化學到基因與它的野生祖先大相徑庭,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物種,那它還是天然的嗎?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天然”似乎只存在於想象中。純天然的食品系統幾乎在我們的生活中絕跡了,我們享受的是現代科學的成果。

我只想知道,到底好不好吃?

你可能既不是環保主義者,也不在意動物權益,不介意是否健康,也不追求所謂 “天然”。你最關心只有一點:人造肉好吃嗎?

這個問題,比爾·蓋茨已經替我們回答了:好吃(原話:It’s pretty good tasting)。

能讓愛吃漢堡的蓋茨拍手稱讚的正是前面提到的用植物蛋白做成的“不可能漢堡”。蓋茨熱衷於環保事業,近幾年投資了幾家人造肉公司,有以素肉為主的“超越肉類公司”(Beyond Meat),也有致力研發動物幹細胞培養的 “孟菲斯肉業公司”(Memphis Meats)。他認為人造肉是有趣的科學。

人造肉能拯救地球嗎?Hmmmmm

造成溫室氣體的原因千千萬萬,用電、取暖、運輸,饑荒的問題也不是一塊牛肉能解決的。但正是因為吃肉這件事對很多人來說太過理所當然,我們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給環境、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人造肉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多一種選擇,一種額外的蛋白質來源,一種未來食物的趨勢。蓋茨在排隊買漢堡的時候也許也會糾結,是選擇吃肉還是選擇環保。有了人造肉這個選項,是不是可以不那麼糾結了呢?

你吃的什麼肉?人造肉,一種比爾·蓋茨都覺得好吃的肉

上個月比爾·蓋茨被拍到在西雅圖某快餐店門口排隊買漢堡|Mike Galos


分享到:


相關文章: